《窃读记》知识讲解
责编:王军霞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台湾苗栗人,生于日本大阪,在北京长大。作家。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有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等,另外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本文选自《英子的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略有改动。林海音的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小说中或深或浅地带有自传的痕迹。她关心社会,擅长描写形形的社会众生,她小说里的人物大都是市民阶层。我们可以把林海音看作是老一辈女作家的灵魂人物,她们的作品较少具有反叛性,她们的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她的小说经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作品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意义。
知识积累
1.涔(cén)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2.尴尬(gān gà) :形容神、态度不自然。
3.众目睽(kuí)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形容注视的样子。
4.煞shà)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煞,极、很。介,这。
5.贪婪(1án):文中的意思是渴求知识而不知道满足。
6.饥肠辘(lù)辘:形容非常饥饿。辘辘,形容肚子饿时发出的声音。
7.难堪(kān):难以忍受。难为情。
8.惯技:经常使用的手段,含贬义。文中带有自我调侃的意味。
9.贪懒:图省力,图安逸。
10.踉(liàng)踉跄(qiàng)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11.惨淡:悲惨凄凉。
12.威风凛凛:形容气势威严,令人生畏。
13.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勤奋。
考题例析
1.(2016•广东广州中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 ,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 。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 ,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变幻莫测 别具一格 义正词严 B.变幻莫测 别有用心 义愤填膺
B.变化多端 别有用心 义正词严 D.变化多端 别具一格 义愤填膺
2.(2016•河北中考)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固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 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 _ __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项中成语的含义,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选择。答案:D。 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别有用心: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含贬义)义正词严: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2.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病句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字,凭借语感感知句字有无毛病,再利用所学的病句类型进行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去判断。(1)属于搭配不当;(2)属于语序不当。
答案:(1)把“搭建”改成“提供”(把“搭建”改成“提供”,在“一个平台”前加“搭建了”。)(意思对即得分) (2)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意思对即得分)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间,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理清结构
写作特
1读窃读记有感.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写出了自己又能挤进书店的喜悦。“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赶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异。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这其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2.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恰当的比喻。
如“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对自己那种渴望读书的状态和心理
刻画得淋漓尽致。
3.运用对比突出中心。
本文运用对比的地方很多,并且在整体的对比中套着局部的对比。如:前面老板的无情和后面店员的好心是整体的对比。而因被老板发现看不成书引发的仇恨和后面的爱心又是局部对比。本文就是通过这样一组组的对比才使中心鲜明地突出来的。
4.语言平实自然柔美。
品读课文,我们会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的小女孩,体会到读书时腿酸脚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
把握重点
1.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的“窃读”的?
有些书店里的老板对“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买一本的”人并不欢迎,所以“我”不能光明
正大地在书店里“白读”,只能偷偷地读,文中称之为“窃读”。但“我”是一个真正爱读书、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学生,会有“窃读”这种行为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读书的全部快乐。通过“窃读”,“我”感受着书籍带来的智慧与乐趣;也因为“窃读”。“我”看书的同时,内心也充满着害怕被训斥和驱赶的恐惧。可以说,窃读是苦乐交织、忧喜并存的,但乐大于苦,喜大于惧,知识和智慧的丰收弥补了身体的劳累和心中的恐惧。
2.结合文中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作者明明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她从书中一定收获了许多知识和智慧,心里非常高兴。我觉得这就是她感到快乐的源泉。
“急急赶”“跨进书店门”“踮起脚”“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到底挤到里边来了”“急忙地寻”“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从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心里非常高兴,特别想读书。
“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
者女儿。”想要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我再在这家书店站下去的话,我便要知趣地放下书,若无其事地走出去,然后再走入另一家。”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他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我也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个白日梦……”作者读书,常常忍饥挨饿。
“我的腿真够酸了,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持另一条,有时忘形地撅着屁股依赖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从这些动作中可以看出,作者读书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
3.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
“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这一笔很有力,可以说就是古代文论中所说的“豹尾”,很有思想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把窃读曾经引起的对人类的“仇恨”转化为“爱”;其次是用“爱”来
消解仇恨,作为长大的表现;最后,这一笔和前面在书店中“窃读”时看似闲笔的吃花生米这一细节构成有机整体,使结构显得完整,没有任何游离的、可有可无的笔墨。
4.《窃读记》给予我们哪些启发?
①凡是读过这篇课文的人,恐怕没有谁不会被作者忍受着腰疼腿酸、饥肠辘辘的痛苦,冒着被侮辱的恐慌和惧怕,贪婪“窃读”的情景所感动,也没有谁不会被她酷爱读书,渴望知识的精神所震撼。因为书籍就像一枚长生果,滋养了作者,使她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成为广大读者热爱的作家和编辑。热爱书吧,书会给你带来智慧和快乐,这应该是她给予读者的启发之一。
②其次,“窃读”生涯让林海音在如花的年龄里就品尝到人世间的凄苦与悲凉,多少次遭遇冷眼,多少次冒着被驱赶的风险,多少次忍受饥肠辘辘的煎熬,多少次累得“腿酸脚麻”。但她坚持下来了,并以顽强的意志去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和困苦。贫穷和困苦是人生的巨大财富,只要执着于理想,努力奋斗,成功就会向你招手!这也是作者给予读者的启发。
③虽然,“窃读”曾让“我”悲愤不已,但“我”享受过“读”的乐趣,感受过爱的目光。虽然,“因贫
苦而引起的自卑感”曾让“我”“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但是,一个普通店员的关爱,化解了“我”心中的怨恨,让“我”懂得了生活中充满了爱。为此,作者送给读者的第三份礼物是:“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人生感悟。
拓展阅读
电影《城南旧事》赏析
何梅
根据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那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缓缓而逝的岁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整部影片可分为三部分:“疯女人”;“小偷”;“爸爸的死和宋妈的离开”。用串珠式的联接方式承上启下,每一部分的开头都是宋妈的男人来要钱,每一部分的结尾又都是不同的主人公离开小英子死去。本课节选了第二部分中的大部。
朱天纬在谈《城南旧事》的音乐时说:
一双充满纯真童稚之情的眼睛,在观察着世界,思索着人生。
整部影片可分为三部分:“疯女人”;“小偷”;“爸爸的死和宋妈的离开”。用串珠式的联接方式承上启下,每一部分的开头都是宋妈的男人来要钱,每一部分的结尾又都是不同的主人公离开小英子死去。本课节选了第二部分中的大部。
朱天纬在谈《城南旧事》的音乐时说:
一双充满纯真童稚之情的眼睛,在观察着世界,思索着人生。
一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尽在不言中。 这两句话可以作为我们鉴赏这部电影文学剧本思想内容的钥匙。
第一,儿童视角,童真的心。
生命中总有些东西让我们梦牵魂绕。冰心到人生的晚年总是做梦回到她童年生活的帽子胡同,因为那里有她最纯真的童年时代,有她和父母度过的最无忧无虑的时代,走遍了世界,她嚷着要回家,回童年的家。为什么?因为那里是童真所在,是心灵的故乡。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也同样如此,始终不忘她在那里度过童年的第二故乡——北京。
现实世界人与人是隔膜的,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我们看到的《故乡》中成年的“我”与闰土的隔膜。而童真则反之。童真是童年时代的纯真无邪的感情,“纯”在有一颗“童心”,一颗真的善的美的“童心”!与人交往没有隔膜,不受任何世俗的干扰,用人的本真和天性看世界。
影片选择了英子这一特殊的观察角度,用小女孩幼稚的心来感受身边的一切,用非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成人社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旁观,思考成人社会的各种问题。尽管它很不成熟,但对人生、对社会却作了真实的实录。
英子在胡同玩耍时,总会看到会馆门前痴立的“疯女人”秀贞,渐渐地,她们熟识了,秀贞非
第一,儿童视角,童真的心。
生命中总有些东西让我们梦牵魂绕。冰心到人生的晚年总是做梦回到她童年生活的帽子胡同,因为那里有她最纯真的童年时代,有她和父母度过的最无忧无虑的时代,走遍了世界,她嚷着要回家,回童年的家。为什么?因为那里是童真所在,是心灵的故乡。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也同样如此,始终不忘她在那里度过童年的第二故乡——北京。
现实世界人与人是隔膜的,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我们看到的《故乡》中成年的“我”与闰土的隔膜。而童真则反之。童真是童年时代的纯真无邪的感情,“纯”在有一颗“童心”,一颗真的善的美的“童心”!与人交往没有隔膜,不受任何世俗的干扰,用人的本真和天性看世界。
影片选择了英子这一特殊的观察角度,用小女孩幼稚的心来感受身边的一切,用非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成人社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旁观,思考成人社会的各种问题。尽管它很不成熟,但对人生、对社会却作了真实的实录。
英子在胡同玩耍时,总会看到会馆门前痴立的“疯女人”秀贞,渐渐地,她们熟识了,秀贞非
常喜欢英子,英子也很喜欢她。从秀贞口里,小英子知道她的情人是一个北大学生,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反动军警抓走了,下落不明。而他们的女儿“小桂子”也被人扔到齐化门城根底下,至今生死未卜。于是秀贞就成了现在这种疯疯癫癫的模样。小英子很同情秀贞,答应帮她寻小桂子。而在世人眼中,秀贞的悲惨遭遇非但得不到丝毫同情,还被视为伤风败俗。在成人的社会里,秀贞不过是个疯女人,人人避而远之。可是英子不懂得世俗的这一套,她以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来理解了秀贞反常举止下的真实内心,理解她对爱人的期盼,对骨肉的思念,同情她的遭遇。后来,英子发现她那个时常被养父虐待的伙伴就是小桂子,终于帮她们母女相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