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08期107
艺术纵横
宫崎骏的手冢治虫“情结”——宫崎骏对手冢治虫的热爱与背离
黄薇晓  朱琳
浙大城市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手冢治虫(1928-1989)在日本被誉为“漫画之神”,一生创作漫画共计15万张,超过 700 个漫画系列。他的作品奠定了日本漫画的叙述方式,创立了日本漫画意识形态,极大的扩张了新漫画的表现力。他的作品,给一代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许多优秀漫画家进入行业的理由。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就是其中之一。出于对漫画以及对手冢治虫本人的热爱,宫崎骏甚至进入手冢治虫成立的“虫制作公司”的动画部门工作过3年。但很多日漫迷们也都听闻过宫崎骏曾对手冢治虫进行过评论这一事实。
手冢治虫和宫崎骏,一位是“漫画之神”,一位是动漫大师,两位都是为日本的漫画、动漫产业的发展做出过里程碑式贡献的人物。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对宫崎骏复杂的手冢治虫“情结”进行梳理,探讨手冢治虫的影响对宫崎骏的意义。
一、童年期的热爱
宫崎骏作品集宫崎骏在童年时期曾被手冢治虫的漫画深深吸引。“小学时候的我,在漫画中最喜欢他的作品”。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小学时期推测为40年代到50年代之间。彼时的手冢治虫已经发表了被誉为日本“故事性漫画”起点的《新宝岛》(1946年)、深受儿童及家长们喜爱的《铁臂阿童木》(1952)等大热的漫画作品。后来宫崎骏曾经用“极具冲击性”“受到强烈影响”等词形容对《新宝岛》和《铁臂阿童木》等作品的感受,可以推测宫崎骏在漫画领域开创性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不仅给童年时期的宫崎骏带来了愉快新鲜的阅读体验,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他建立自己动画王国的最初动力。
二、青年期的负担
1959年宫崎骏进入大学,开始创作漫画并向出版社投稿,但他的漫画却被认为有“有手冢的影子”。这种指责让想要成为漫画家的宫崎骏感到挫折。这种“类似”虽然也许是曾受到手冢治虫“强烈影响”的漫画青年的一条必经之路,但却让当时的宫崎骏感到“屈辱”。
在宫崎骏看来明明是自己独立构思出来的,却因为前人的巨大影响,被描述成模仿的作品,这令他难以接受。为了摆脱手冢的影响,他最终选择放弃漫画转而进入动画行业。1963年22岁的宫崎骏大学毕业后进入东映动画公司,从事动画师的工作。在东映,宫崎骏初露头角,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动画之路。
对宫崎骏来讲,手冢治虫曾经是他的起点,为他打开一扇通往漫画之国的大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他必须突破和超越的的转折点。
三、从业期的竞争意识
手冢治虫和宫崎骏动画行业上存在着巨大的理念差异。宫崎骏虽然十分认同手冢治虫的漫画作品,却对他的动画理念不以为然。二人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动画制作的理念方面。
手冢治虫在1961年成立“虫Production 动画部”,翌年以“虫制作株式会社”的名义开始活动,日本第一部多集TV 动画《铁臂阿童木》,成为了日本动画史上的里程碑。他敏锐地觉察到时代的改变,看到电视对于推动动画产业走进大众的决定性意
义,不顾一切代价地投入到这种低成本的动画制作中。虽然他本人向往着迪士尼动画那样高质量的动画,但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在电视上看到动画作品,手冢采取了“有限动画”的制作方式,将每秒24张画卡的制作数量降到每秒8张,虽然能够表现剧情,但画面难免显得僵硬粗糙。手冢的动画制作方式积极的影响却是使动画真正走入了大众。让大众能够在家中轻松看到动画作品,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而他但这种做法的弊端也是存在的,因为低廉的制作费用,长时间导致日本的动画从业者待遇不佳,动画质量平庸,也可以说日本动画发展至今,开始走向下坡路,也有部分有限动画的因素在其中。
与之不同的是,宫崎骏对动画的质量要求极高。他希望通过投入大量的成本与时间去制作每个细节都精良的动画作品。这与手冢治虫有限动画的理念完全不同。当这种低成本动画走入每个家庭,被人们习惯了之后,高成本的动画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宫崎骏在动画方面是不可否认的匠人,面对动画行业泡
沫般虚无的繁荣,他自然无法认可这种现象,认为这种泡沫迟早会破灭。不过他也并不认为这完全是手冢的责任,他认为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手冢无非是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即便没有他,这种现象最多也是推迟个两三年而已,因此手冢为了有限动画形式所受到的赞美与批评都是过了的。所以可以看出,他对手冢的批评不仅仅是对于手冢个人,更是对于整个日本动漫行业的。
从上述内容来看,手冢治虫对宫崎骏的影响是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宫崎骏的启发,也有对他造成的压力。但是从后续二人在动画行业的发展和言论来看,表现得最为激烈的一点仍旧是同为动画行业泰斗在风格与理念上的差异与竞争。
但要是将二人的关系总结为手冢治虫对宫崎骏单方面的影响也有失偏颇。虽然宫崎骏的动画生涯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手冢治虫的影子,但手冢治虫也非常在意这位对手。当手冢治虫的优秀作品在宫崎骏的漫画中留下烙印的同时,一个对自己来说非常强大的竞争者也出现了。而正是由于这些优秀从业者对动画行业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进行着不停息的探索,日本的动画才能发展到如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宮崎駿.『折り返し点 1997ー2008』[M].岩波書店,2008.[2]宮崎駿.『出発点 1979—1996』[M].徳間書店,1996.
作者简介:
黄薇晓(1999—),浙江杭州人,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朱琳(1977—),河北唐山人,浙大城市学院讲师,本文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浙大城市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XZ202005122),宫崎骏与手冢治虫——宫崎骏对“漫画之神”的模仿与超越。
摘  要:以时间为顺序探讨了宫崎骏对手冢治虫的“情结”变化,从儿童时期的热爱到青年时期的负担感、甚至于从业期的竞争意识,可以看到手冢治虫对他产生的正负双方面的影响。突破和超越手冢治虫的强烈意识成为宫崎骏建立自己动画王国的不可忽视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