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读《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
人文学院05教育硕士 杨丽平
我们遭遇陌生的东西,第一个反应是什么?“这个是什么啊?”是的,如果连“是什么”都不清楚,那么这个世界是你无法深入体验的世界。当然,我们还会问“怎么会这样的”,也就是,“为什么”。“是什么”可以说是一个人最本初的反应,而“为什么”则可以说是一个有一定理性素养的人会做的反应了。改革开放已经开放了好多年,中学课程改革也实施了好多年,做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处于改革的大流中,不想“激流勇退”的话,就要及时学习、吸收和总结、反思。
《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是由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语文教材,至2005年11月,已经是它的第四次印刷。何以如此畅销?
一、这个是什么啊?
(一)解读序言
由《序言——另一种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文字:
1、“美国多数中学在语文教育方面会选择三部教程:一部《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写》,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还有一部《文学》,介绍各种题材的美国文学读本。本书就是较权威的一个《文学》版本的中文节选译本。”
2、“该书原版内容繁多,考虑到阅读习惯及篇幅,我们删去了原文中的诗歌和剧本部分,本书课文编排顺序沿袭了原版教材,并且在中文译文后附有英文原文,以便有兴趣的读者能够参考。”“我们诚挚建议家长和教师不要把本书仅仅作为学习英语的工具,那样无异于买椟还珠。”
莫雷事件是什么内容 3、“本书内容庞大,几乎涵盖了文学的所有形式,包括日记、神话、小说、散文、诗歌、游记、戏剧等,而且其课文的设置与编排顺序非常有特,它以美国历史的发展为线索,将美国200余年的历程分为六个不同的主题时代,而相对应的课文则取材于同时代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文章。每个主题时代都配以时代故事来讲解此时代中发生的大事件以及本时代文学的变迁与发展特征。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生平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分析、要点聚焦,整个内容布局一目了然,简洁明快。学生通过文学的学习,即可了解到美国历史的演进、文明的传承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过程。”
4、“全书最精彩的莫过于每篇课文后的问题设置;……课后问题的提出并不限于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而是更侧重置学生于时代事件、背景以及作者所处之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注重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收集、整理素材以及解决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充满趣味性、现实性的习题无疑是触动学生学习乐趣的有效方法,这让学生体会到的是学习的快乐,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这样的教材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不仅仅是语文教程,更是历史人文教程、思想实践教程。”[①]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上述文字,可以做出如下解读:
1、这套教材在美国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是什么性质的语文教程。
2、告诉各式的读者,不要看到中英文结合的书籍,就又以为是什么推广普及的英文读物而已。它应该是美国语文教育课程中一个系统的载体的比较完善的选译,虽然它也是中英结合在一起的,它应该承负着更多的思考的意义。
3、这套书籍可以说是美国历史和文学发展的一个回顾式版本。
4、课后习题充分体现出教程的人文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二)解读目录:
整套书为美国12~18岁的中学生语文文学教程,一共六个部分。具体目录如下:
第一部分 文明的交会 时代故事 开始~1750
共五课: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乌龟背上的土地;“有趣的故事”;弗吉尼亚通史;罪人在愤怒的上帝手中
第二部分 国家的诞生 时代故事 1750—1800
共五课:富兰克林自传;独立宣言;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穷里查德的年鉴;从新白宫里写给女儿的信
第三部分 国家的发展 时代故事 1800—1870
共六课:《日晷》的通告;魔鬼和汤姆·沃克;穿越大裂谷;阿舍大厦的倒塌;自然;瓦尔登
第四部分 分裂、和解与扩展 时代故事 1850—1914
共七课:战争插曲;葛底斯堡演说;内战中的声音;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生火;一小时的故事;一场瓦格纳音乐会
第五部分 不满、觉醒与反抗 时代故事 1914—1946
共五课:乌龟;在另一个国家;四月沐浴;威瑟萝奶奶的遗弃;幽灵进来的那一夜
第六部分 繁荣与保护 时代故事 1946至今
共六课:前七年;棕的大箱子;女勇士;作了抵押的心;稻草变黄金:日常生活中的蜕变;家里的作家
从以上的目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套书有一条主线:文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强调了国家的意义和人的力量的伟大,也表明文学的发展和人的思想、经验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部分,有“时代故事”来分别阐述“历史背景”、“本时期的文学”,有具体的课文——文
学作品来分别设置“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聚焦”、“问题指南”、“作品累积”。从上面的目录里看,每个部分至少是五篇课文。这样,也就保证了学生对文学与自然、社会和人类之间的理解,也比较彻底地实现了对于国家和历史的理解。
二、解剖一篇“麻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仔细地解剖一篇课文或许比空洞的歌颂或批判的广播更有说服力。凡事总是从“一”开始,从“一”更能看出其特征。且解剖《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
(一)课文前头自学材料层层铺垫与深入
1、阅读指导:这里简要介绍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生平事迹、他当时航海“事业”中的“有利条件”与“大航海”。简要的介绍,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们从莫雷的相关文章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论:篇章阅读理解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当前所读信息与文章先前的信息相整合,以形成局部与整体都联贯的心理表征。先行信息与当前信息关系如何影响先行信息的激活水平呢?合适的先行信息比不合适的先行信息通达速度更快,这说明读者在对先前文章中不同特征信息进行建构时,会使不同信息处于不同的地
位,那些处于相对较活跃地位的先行信息会首先接受到来自当前信息所发送的信号,从而也更快地得以通达。[②]
可以这样理解:对文章相关信息的简介,使学生在后期的整体阅读信息的过程中,激活先行信息,从而更快地得以通达,使形成局部和整体都联贯的心理表征。
2、背景知识:这里除了“历史:探险时代”的文字介绍外,还有哥伦布航海路线图一幅。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可以知道:人的认知的发展是有阶性的,各个阶段的出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既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图式,这些相对稳定图式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一般特征。认知图式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建构的过程。每—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前一阶段的图式是后一阶段图式的先决条件。并被后者所取代。
形式运算阶段(12——10岁):处于这个阶段的少年,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其思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假设性、可逆性和抽象性,从而保证他们对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等比较抽象的学科也能学习,但这个阶段的少年的思维还是属于经验型的抽象思维,与成年人的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还有—定的差别。正因
为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还是经验型的,所以,许多生理成熟度不够或认知图式发展比较缓慢的学生学习数理化会感到困难。[③]
因而,给予图片的直观认知是建立儿童前些阶段上是以具体形象感知上,更利于于对文字抽象的感知。
3、文学与生活:
先有“联系你的经历”和“日志写作”。这两个内容,前者提出了有“梦想”和梦想实现需要的条件,依然围绕着哥伦布的航海话题;后者却要求学生参与到争取实现资助的条件的写作中来。从这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合适的先行信息对后期的整体阅读将起到的作用,话题围绕着梦想和实现的条件。由思维的认识——哥伦布“梦想”的达成需要“现实”的有利条件转向“你”(学生个体)的参与争取资助的表达的训练。
然后,编者又提出了“专题聚焦:文化的交汇”——“在最初欧洲人对北美洲进行的探索中,北美的土著居民遇见了奇怪的外来者。当这两种文化第一次相遇时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④]显然,话题已经由个人的梦想的实现转入体文化的交汇当中去。前者如果说是为
了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后者的讨论就转入了关于体和社会大的背景的考虑。而且,这个转入站的角度很耐人寻味:北美的土著居民遇见了奇怪的外来者。我们注意到外来者的修饰词是“奇怪的”,由此可以感觉到编著者的立场是在北美的土著居民上,是在弱的一方,那么我们想的可能也就更多,在探索与被探索,在弱与强,在朴初和功利中,文化的交汇会是怎么样的呢?在这个话题的转化上,我们明显看到了学习者从事情的个体表层化转入事情的整体深层了。
4、文学聚焦:这里编者对日志这种写作形式,做了辨证全面的简要的分析。结合了探险来说明什么是日志,又特别提醒,日志具有的个性化主观化。并提出“你在阅读哥伦布日志的过程中,试着寻他在为某些读者写作的证据”的阅读问题。
下面开始正式推出《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节选)》课文。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综观我们的语文教材,往往四五篇课文归于某一个单元,也有单元说明,大抵也算得上“时代说明”或“阅读指导”,但往往是以整个单元的文学或课文本身的内涵为主要介绍对象。然后就直入课“门”,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
我们有没有关于课文的背景知识呢?有,正文下简要几条注释;但通常是没有的,怎么知道
它的背景呢?在教学参考里!或者老师愿意不愿意、能不能说出来的头脑里!
有没有关于课文的图片?有,但往往是应景的人物画,苏教版高中教科书稍好些,会在课后添些人、物的图片;没有却是常常的,中国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惯用的图片设置方法是在目录前,并且较少图文并茂。比如文天祥的那篇《〈指南录〉后序》里面涉及逃亡的经过,可你就是不到逃亡路线的图,当然教师参考用书里是有的。比如《六国论》《烛之武退秦师》等涉及战国时期的各国分布,这样的示意图,做为学生的你,是无法从课文中到的,更不用说对整个言论的现实性的理解了。我们的中学生整体的智力就是对文字的高度抽象还原成形象的理解能力吗?
那么有没有从文学到生活呢?有,那就是课后习题里点点“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但通常也是没有的,因为教师急着赶进度赶考试实效,最擅长用的就是强化理论中的训练法,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人”,联系要讨论,要意见碰撞,为了老师的头脑始终理性清晰一贯,他不会允许学生来什么“头脑风暴”。
最后的比较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会在课文前把看待问题的思维、对某种文体的辨证看法、对某种文体没学习前就先操作以及对个人的肯定和对体的历史文化的思考,都
做书面的呈现吗?在很多种教科书里,你看不到这样的呈现。你怎样获得这些内容呢?希望你能遇上一个知识渊博、思维明锐又有人性关照的老师吧。比如《药》,王栋生老师可以让你永远记住鲁迅高超的写作技巧——通过茶馆里的众生麻木相中的一个20来岁的青年的细节描述,领悟到体的麻木的巨大力量;深深领悟到深刻的思想内涵——所有的英雄和先驱都是孤独的,思想的麻木使得年龄失去了限制,思想的激进使得人孤独,可正是这样孤独的人的坚持,才使得麻木者慢慢苏醒,顺应起来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麻木者可以自居为革命者,而真正的革命者恰如《宽容》中的先驱,当人们开始苏醒时,他们的尸骨已经被野狗叼走。[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