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承载着东北地区社会发展的脉络。遗产旅游的方式有助于工
业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对促进东北地区的文脉传承和区域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遗产旅游的视角出发,以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梳理其历史成因与价值,针对其现状特征,从遗产地旅游框架构建、提升旅游者游憩体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角度,提出遗产旅游视角下的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期为今后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参考。
工业遗产,遗产旅游,东北地区,保护与利用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reveals the context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Heritage tourism contributes to the protection and active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itage tourism,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n northeast China as research object, telling its historical causes and values. Considering its current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uilding a heritage tourism frame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ay
to enhance tourists’ recreational experience, and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erms of tourism, this paper proposes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trategies in northeast China,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e future.
industrial heritage, heritage tourism, northeast China,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2049/j.urp.202006006■ 文章编号:2096-3025(2020)  06-0046-08
作者信息
赵志庆安庆龙王清恋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赵志庆  安庆龙  王清恋
ZHAO Zhiqing ;AN Qinglong ;WANG Qinglia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itage Tourism
遗产旅游视角下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
工业遗产是一类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因此对其进行保护与活化利用,对于传承人类先进文化、彰显城市的底蕴和特、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调研时强调,城市历史文化遗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无人机遥感与AI 深度学习的中东铁路城镇风貌特规划范式研究”(项目编号:5187080326)资助
*
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的重要标志,要将“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长期以来,政府与学界一直积极支持与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遗产旅游发展工作(表1),从唤起公众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开始,到逐步明确工业遗产的内涵价值与认定方法,并鼓励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等活化利用新形式,试图通过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公众参与等方式,推动工业遗产成长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其工业遗产反映了东北地区工业化及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保存与利用价值。在存量规划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区面
临着全面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保护并利用现存工业遗产的问题。本文将基于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历史成因、价值以及现状特征,从遗产旅游的角度探讨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1    遗产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
1.1  遗产旅游的定义
遗产旅游的早期定义主要是从供需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从供给方面即遗产地的角度看,一般认为,遗产旅游是“关注我们所继承的一切能够反映这种继承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艺术工艺、优美的风景等的一种旅游活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文件资料整理
表1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文件
Tab.1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heritage
《无锡建议》2006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  1. 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工作
2. 将重要的工业遗产及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3. 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4. 区别对待、合理利用工业废弃设施的历史价值
《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
2006国家文物局
1. 充分认识工业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意义
2. 各级政府的支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东北旅游
3. 有序开展工业遗产的调查、评估、认定、保护与利用等各项工作
4. 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建立科学、系统的界定确认机制和专家咨询体系
5. 开展保护工业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识
《北京倡议》2010
中国首届工业建筑
遗产学术研讨会
呼吁全社会抢救工业遗产,具体包括:
1. 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业遗产保护的责任与立场
2. 采用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整体设计的方法,确定科学的工作程序与行动目标《武汉建议》2010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
用研讨会
1. 尽快统一对城市工业遗产的内涵界定,摸清工业遗产现状
2. 进一步明确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思想,确立基本原则
3. 积极探索对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模式,实现多元化利用
4. 逐步探索对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实施路径,加强规划指导
5. 建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保障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6. 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理念和先进技术,科学利用工业遗产《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计划(2013—2022) 》2013
国家发改委
城区老工业区改造要注重保护具有地域特的工业遗产、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风貌。做好工业遗产普查工作,确定需要重点保护的工业遗产名录,将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产列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博物馆、遗址公园、影视拍摄基地、创意产业园等,研究建立工业遗产维护利用的长效机制
《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2018工信部
规定了国家工业遗产的认定程序(包括申请国家工业遗产所需条件)、保护管理职责与流程、利用发展方式以及监督检查机制
《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2020
国家发改委、工信
部、国务院国资委、
国家文物局、国家
开发银行等五部门
提出了开展资源认定管理、推进重点保护展示、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繁荣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文化生活新
空间、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这六项任务,努力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
的“生活秀带”,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其中包括:完善配套商业
服务功能,发展以工业遗产为载体的体验式旅游、研学旅行、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生产、旅游、教育、
休闲一体化的工业文化旅游新模式
动”[2]。例如世界旅游组织将遗产旅游定义为:“深度接触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方面的旅游。”但这种根据旅游地历史特性进行旅游类型划分的方法,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提出,遗产旅游是一种基于旅游者动机与认知的旅游类型,而非基于旅游景区景点的具体特征[3]。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看,遗产旅游是基于怀旧情绪和希望体验多样化的文化景观和形式的需求[4]。然而,这种定义因过于依赖旅游者的认知,同样受到一定的质疑[5]。近年来,一些学者试图兼顾供给与需求,将旅游地特性与旅游者需求相结合,提出遗产旅游是“以遗产资源为旅游吸引物,到遗产所在地去
欣赏遗产景观,体验遗产文化氛围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旅游活动,使旅游者获得一种文化上的体验”;认为遗产旅游既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遗产及遗产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6]。
1.2  遗产旅游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
基于遗产旅游的含义,我们认为,遗产旅游对于工业遗产保护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从经济角度看,工业遗产得以保存是因其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遗产旅游的方式,遗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形成了消费资本,能够让工业遗产的价值在游客进行遗产地游览观光的过程中转化为经济效益。所得收入不仅可用于工业遗产的日常维护与运营管理,实现工业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二是从科教角度看,工业遗产记录了工业与地区发展的历史,向人们传达着历史文化价值。通过遗产旅游地的展示与解说功能,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遗产地真实的历史事件以及文化与技术发展过程。工业历史文脉以及过往的重大经验教训在人们游览的过程中得以传承。三是从社会角度看,工业遗产承载着当地居民对特定时期的集体记忆,人们在游览工业遗产过程中产生对个人和集体的认同感。游览遗产有助于人们发掘个人与集体价值,通过遗产形成地域依恋感与本地自豪感,提升社会凝聚力并促进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关注。1.3  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现状
工业遗产旅游作为遗产旅游中的重要分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工业考古学,其通过博物馆的形式保护了大量的工业文物,满足并吸引了部分具有特殊兴趣的人们前来旅行和观光,从而使工业遗
产旅游得到最初的发展[7]。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英国第一个世界工业遗产地—铁桥峡谷改造完成,工业遗产旅游作为区域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被很多国家借鉴,以铁路废弃工厂为典型代表的工业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目前,工业遗产旅游已经形成“区域—城市—遗产”的发展体系。从区域层面看,以德国鲁尔区为代表的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通过线路构建、区域联动的方式,打造绿、便捷的交通网络;通过设置完备的休闲配套服务设施等方式,将全区不同主题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整合为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从而实现区域一体化的综合整治与复兴。
从城市层面看,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既能提升城市特,打造城市的“新名片”,同时也能起到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联通城市内部主要工业遗产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在《上海市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指导下,上海市通过颁布地方法律法规、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等方式,集中推出290处工业遗产改造项目,逐步打造“工业遗存体验之旅”,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同时,也利用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门户城市的优势,推动周边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从遗产本身看,工业遗产旅游除了要保持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外,还要结合不同游客的深度体验需求,对游憩设施功能空间的布局以及旅游活动主题和产品策划进行充分的考量。例如位于日本京都的铁道博物馆,除了对建筑遗产进行保存与利用外,还引入各时期机车53辆用于展示,并保留一段铁路用于
蒸汽机车观光运营。同时,博物馆还会定期邀请机车库退休工人和现任JR西日本公司员工在博物馆内进行口述历史、技术操作演示与讲解。此外,为了让各年龄段的游客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游憩体验,博物
馆内设有铁路历程回顾、产业技术革新介绍、驾驶体验等多个主题分区,通过“看一看、摸一摸、体验一番”的设置,建设人人都能体验乐趣的“学习场所”,潜移默化地向人们传递铁路事业的社会意义。
2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现状与特征
根据发改委在《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计划(2013—2022)》中的统计数据,东北地区拥有地级老工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老工业市辖区28个,占全国老工业城市总数的23.3%[8]。这些老工业基地的城市特鲜明,拥有丰富的、记录了各时期东北地区工业遗产发展的遗产要素,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1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历史成因与价值
自1861年英国在营口投资设厂以来,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依次经历了清末民初、民国奉系军阀统治、民国日伪
统治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时期[9](表2)。早期的工业起步,来源于帝国主义国家对东北地区资源掠夺的需求,英、俄、日、美、德等国家纷纷在铁路、工矿等行业投资,一方面导致东北地区林木、矿产等
资源的大量外流;另一方面也为后来东北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交通运输设施、开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进入民国时期以后,由奉军控制的东北地区在张学良提出的“东北新建设”政策的推动下,大力发展重工业、轻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成为当时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大地,建立了所谓的“关东州”与“伪满洲国”。这一时期已有的与新建的工业企业均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掠夺经济资源的工具,也是日本侵略历史的罪证。随着1948年底东北地区的全面解放,东北地区工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出“一穷二白”困境的重要引擎。以过往几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设施为基础,在苏联“156”援建计划支持下新建的56项重要工业项目中,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以及振奋全国的“铁人精神”,让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了“新中国工业摇篮”的美誉。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发展转型、产业升级调整以及能源与材料技术的进步,这些工业企业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衰败,一些企业在破产倒闭或搬迁后,留下包括厂房、矿场、铁路以及相关附属设施在内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时期里,记录了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程中的科技进步、时代特征与地域文化特,保障了民族历史的完整性,同时也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精神寄托,具有重要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2.2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特征
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工业发展的复杂历史背景,使得其工业遗产具有不同于其他老工业基地的空间分布与数量类型特征。
2.2.1空间分布特征
(1)宏观层面的点轴分布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拥有大面积的平原、天然河道、资料来源:根据韩福文、佟玉权《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整理表2  东北工业遗产历史时期、成因与价值
T ab.2    The origin and value of northeast China industrial heritag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清末民初
半殖民半
封建时期
英、俄、日、美、
德等帝国主义国
家;洋务派政府
官员、部分军阀
以及民族资本家
帝国主义列强瓜
分东北地区资源;
“实业兴国”思想
下的民族工业兴
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与发展,引进了当时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东北
地区产生了第一批近代工
业企业
民国奉系
军阀统治
时期
奉系集团
“东北新建设"
推动下的近代民
族工业发展
军阀统治下的军事化发展
带动了东北地区工业,尤
其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
民族资本兴建的工业企业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民国日伪
统治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侵
略者
日本侵略者对东
北地区的经济资
源掠夺
这一时期形成了大量以日
资为主的殖民工业,一方
面促进了东北工业的体系
化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侵
略的罪证
新中国社
会主义建
设时期
中共中央政府
1948年东北全境
解放;“一五”期
间苏联“156”援
建计划
纪念工人历史贡献以及艰
苦创业的精神力量;当地
居民的精神情感寄托与文
化认同感
图1  东北地区主要工业城镇与工业区的空间分布
海岸线等各类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早期的工业布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铁路建设以前,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主要依靠水路运输,工业及相关附属设施主要围绕营口港和周边沿海带以及辽河沿岸布局。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后,“T ”形结构的铁路网连接了内陆与海滨港口,并覆盖东北大部分区域,东北工业发展进入铁路运输时代。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城镇与工业企业转向沿铁路布局,诞生了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大连等大型工业城市,形成了哈大齐、长吉、辽中、辽南等区域性工业集聚区,同时在区域层面形成了沿海、沿河、沿铁路的三条工业发展轴线(图1)。
(2)微观层面的层次分布
工业遗产在城市中的分布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生
产活动密切相关的主要工业设施,一般分布在铁路、港口以及矿井附近,通常是按照生产活动流程较为
紧凑地排布;另一类则是与工人社会生活相关的工业配套设施,如医院、学校、影剧院等,一般分散于城市社区当中。2.2.2数量类型特征
(1)数量众多
虽然近百年时间里东北地区的政权更迭较为频繁,但
是由于工业发展受到各个时期执政者的重视,其整体发展过程较为连续。因此,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不断有工业企业诞生,围绕这些工业企业又配套建设了一批住宅、学校、医疗等辅助项目,总体而言,潜在的工业遗产数量众多[10]。
(2)类型多样
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促进了东北工业的多元发展,现有的工业遗产囊括了军工、船舶、石化、交通运输、电影、食品加工等多种产业类型。同时,近代工业发展的百年积淀也产生了多种遗产形式,包括工业建筑、工业构筑物、工业设备与设施、矿山等物质遗产,以及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早期的殖民者与苏联援建者在将工业技术引入东北的同时,也赋予了工业遗产多元的文化特征,包括俄罗斯建筑风格、田园建筑风格,日本建筑师创作的古典主义风格、帝冠式建筑风格,以及苏式园林建筑风格等。这些多元化的建筑特征使得东北地区的工业遗产在全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2.3  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现状
在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推动下,东北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普查与划定工作已经陆续开展。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各城市在调研过程中逐步梳理出国家、省、市级工业遗产,并将其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与此同时,沈阳等城市颁布了地方性文保法规,从制度层面对工业遗产加以保护[11]。随着工业遗产保护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自2017年起,工信部每年开展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工作,目
Fig.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in industrial towns and districts in
northeast China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齐齐哈尔
白城
大庆
伊春
佳木斯
鸡西
吉林
四平
赤峰
阜新
锦州盘锦
营口
葫芦岛
铁岭
辽源牡丹江
抚顺
白山
通化本溪
鞍山
辽阳
朝阳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大连
辽南工业区辽中工业区长吉工业区
哈大齐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