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艺术论丛
龙门石窟先寺石刻的本土化与民俗化特征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尹雁华
云南艺术学院
摘要: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是唐代佛教艺术,唐代洞窟在构造形式上反映了石刻建筑的世俗化情调。吸收融合了印度与中亚佛教艺术特点,形成了独具中国民族的艺术特。本文阐述了龙门石刻奉先寺石刻的历史渊源,论述了奉先寺石刻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艺术特征奉先寺位于洛阳市龙门石窟西山南部,原名大卢舍那像窟。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露天佛龛。刻画传神的造像显示了盛唐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展现了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的独特艺术风格。
一、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的形成
石窟建造原本用于宗教信徒佛教供养的殿堂,其雕塑造型艺术为世人欣赏朝拜。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以印度为源,随着本土化逐渐显示出其中国化艺术特。其首先传入我国新疆库车一代的龟兹古国,具有浓厚的地方艺术特。其人物造型是头颅浑圆,两颐丰满,脸型几成方形,高鼻纤口。身体采用几何造型,脐腹细窄,两肩宽厚。女性形象丰乳肥臀。
佛教石窟造型艺术传入凉州,窟形造像艺术多继承龟兹传统[1]
。造像佛大眼方唇,颇具龟兹庄严肃穆的佛像风范。菩萨等雕塑无过多仪规限制,其形全身比例具有汉族人造型传统。此时众多造像艺术表现逐渐渗透汉族艺术精神。
经北朝时期,佛教石窟佛像造型艺术开始大力,形成南北朝文化结合与中原传统彩的中原模式。龙门北魏石窟均采用佛殿窟制,方形平面穹庐顶。窟顶内部装饰不再以方格纹样的平棋式,而是窟顶统一构图,周绕飞天伎乐,中心硕莲,香花流云,形如汉族帝王华盖。宾阳洞窟石窟门券面装饰如汉式建筑。窟门装饰颇具汉文化彩。
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艺术含较多政治彩,造像神态具庄重典雅的传统精神。主尊与肋侍等级分明。艺术风格发扬了中国雕塑的传统。石刻刀法尽显中国绘画的特点。使古代佛教石窟艺术逐渐本土化为汉民族风格。
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造像多为皇室权贵发愿祈福所做。开凿距今已有1500余年,故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具有中原王朝皇家风范与民族特,其艺术风格独具魅力。西山宾阳洞为最具北魏皇家风范石窟,浮雕力士额蹙眉张,气势威猛。洞窟顶倒悬硕莲,整洞顶如硕大华盖。地面参道刻龟锦纹,饰以蔓草、莲瓣等,如水波荡漾莲池。入洞窟如华丽壮阔之佛国天堂。后壁正中坐佛,眉如弯弓,眼似皓月,鼻翼丰满,嘴角上扬,装严中凸显和蔼慈祥之态。为美化孝文帝之象。侧壁为立佛。造像整体构成三世佛。
二、奉先寺石刻的艺术特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据史料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洞中佛像形态圆满,神态安详,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的特征。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像为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造型丰满,仪表堂皇,具有高度的艺术魅力。卢舍那在佛经中的意思为光明遍照。此佛像神态祥和,宛若慈祥的中年妇女。佛像两边侍立两位弟子伽叶与阿难,其形态温顺虔诚。天王手托宝塔,体态魁梧。力士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尽显威武雄壮之势。
奉先寺石刻在雕刻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民俗化。随着佛教在唐朝的传入,佛教艺术逐渐中国化。早期的佛像表现的浓厚的印度风格逐渐被去除。演化为雍容华贵的形态,反映了南北朝士大夫的审美标准。唐朝佛教艺术摆脱了魏晋时期的宗
教神秘特,展现出民俗化的趋势。造像丰满健壮。卢舍那大佛集中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审美观念与美学思想。
佛像刻画了男性的雄伟庄严,与略带女性的慈祥温和相融合。匠师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尽力烘托。成为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的代表。
奉先寺石刻大卢舍那佛龛为龙门石窟规模最宏大的造像,卢舍那大像龛为11尊巨型像。主尊像高17米,侧侍像高10米,二菩萨像高13米,主从分明,气势磅礴。大佛塑像为女性形象,其因为政治背景影
响。佛教教义中,女性不能成佛,主像卢舍那一反常规,以女性形象出世,面态祥和,头部略俯视,与信徒仰视目光交汇,令人可敬可亲。时政为武则天把控,武则天与其女额头宽大,面胖体丰。卢舍那佛像以此为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武则天的形象。
龙门释家
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独具特。用巧妙的艺术构思处理了主次关系。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像总体采取金字塔式构图方式,以主像卢舍那为中心,向左右辐射扩散,两边供养人像神态各异,互相呼应,浑然一体。主像高出体,身披袈裟,头长4米,耳高2米。刻画了卢舍那大佛庄严慈祥之态。造像艺术手段与雕塑艺术对比,对主像头部精细雕刻。佛像饱满丰富,栩栩如生。弟子伽叶头像为持重的老僧形象,阿难造像显示出虔诚小和尚形象。文殊、普贤二菩萨造像着盛装艳服,呈雍容华贵妇人之象[2]。神王造像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之看去膀大腰圆,下身缩短,上身雄伟,使人产生视错觉,保持完整的艺术形象。
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造像艺术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佛教艺术其特点力求本土化,洛阳中原模式石窟造像艺术,吸收融合了南北佛教艺术造型的特点。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主佛、菩萨等造像,引入清秀纤丽的艺术特征,符合当时民众的审美要求。创造了秀骨清像,令人懔懔尊敬。[3]。
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唐代的造像,逐渐本土化、民俗化,贴近生活。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主佛像,面型圆润,端丽秀美,令人亲切,为佛光普照宗教精神之外化。一尊观世音菩萨主像位于万佛洞南部狮子浮雕上,造像面胖丰满圆润,体态丰腴健美。身材比例适度,动态变化微妙,头颅略倾,构成优美的外轮
廓曲线。神态含蓄端庄,呈温顺文静少妇之像。洞中南北二壁两伎乐装饰带,一边为吹笙舞伎,一边为吹笛舞女,反映出唐初宫廷坐部伎乐之形。
其他洞窟飞天多头挽花髻,肩饰玉珠,腰肢纤细,当风而舞,裙带舒展优美,或遒劲有力,飘逸洒脱,充分发挥中国绘画线条造型风格。此石像结构生动,精神庄重典雅,造型丰腴圆润,体现中国不即不离宗教造像审美理想。
结语:
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完美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是中国唐代高度发达的文化水平与社会形态的缩影。显示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本土化、民俗化特征。是美轮美奂的石刻艺术品,默默的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教化人们向善,共建和谐魅力世界。
参考文献:
[1]龙红.北魏龙门石窟造像和书迹艺术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5):110-113,120.DO21.
[2]朱唯践.中国古代佛教窟龛造像的本土化演变及与民族造型艺术传统的结合[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7-100.
[3]周玲.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造像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3,(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