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特别是“⼗⼆五”期间,我国⾼等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等⾮学历继续教育显著升温,成⼈⾼等学校办学条件喜忧并存。“⼗三五”时期,⾯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来⾃内外部的严峻挑战,我国⾼等继续教育需要树⽴并贯彻“五⼤发展理念”、重外延扩张更重内涵发展、促进⾼等继续教育内外衔接沟通、推动⾼等继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2016年3⽉发布的《中华⼈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则强调“⼤⼒发展继续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今,特别是“⼗⼆五”期间,我国继续教育尤其是作为其主体部分的⾼等继续教育发展情况怎样?今后的发展路径如何?这不仅直接关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落实,更决定着我国⾼等继续教育能否在“⼗三五”期间健康持续地发展。
⼀、⾼等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
从教育功能⾓度,⾼等继续教育分为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两⼤部分。不少⼈认为,随着⾼等教育⼤众化的推进,⼴⼤社会成员在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趋于萎缩,学历继续教育规模也必然缩减,甚⾄有⼈据此断⾔学历继续教育亦即很多⼈观念中的学历补偿性的成⼈教育已⾯临终结或消亡。事实是否真
的如此?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以来,我国⾼等学历继续教育总体呈现稳步发展之势,只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发展存在着⼀定差别。
(⼀)成⼈本专科教育平稳发展,但在机构和层次上有所差异
此处所指的成⼈本专科教育包括普通⾼等学校和独⽴设置的成⼈⾼等学校开展的函授、业余、脱产等本专科教育,是我国⾼等学历继续教育基本⽽传统的组成部分。如图1所⽰,2010年,我国成⼈本专科共招⽣208.43万⼈,在校⽣536.04万⼈,毕业⽣197.29万⼈。之后的⼏年,除个别年份和个别数据外,成⼈本专科教育总体持续平稳发展。2015年,成⼈本专科招⽣数、在校⽣数和毕业⽣数分别为236.75万⼈、635.94万⼈、236.26万⼈,都⽐2010年明显增加。当
然,2015年成⼈本专科招⽣数和在校⽣数较2014年略有下滑,这是⼀种偶然现象还是将成为发展的新常态?有待进⼀步关注和思考。
细⽽⾔之,近年来,我国成⼈本专科教育在机构、层次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就机构⽽⾔,普通⾼等学校取代成⼈⾼等学校成为成⼈本专科教育的绝对主⼒。从层次⾓度,成⼈本专科教育近年来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
图1 2010-2015年成⼈本专科招⽣数、在校⽣数和毕业⽣数(万⼈)
成人高等教育是什么意思1.普通⾼等学校成为开展成⼈本专科教育的主要⼒量
我国举办成⼈本专科教育的机构有普通⾼等学校和独⽴设置的成⼈⾼等学校。近⼏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普通⾼等学校是⽬前我国开展成⼈本专科教育的主要⼒量。2011年,普通⾼等学校共招收成⼈本专科⽣201.05万⼈,占成⼈本专科招⽣总数的92.01%。2014年,普通⾼等学校招收成⼈本专科⽣246.99万⼈,占成⼈本专科招⽣总数的92.99%。⽽且,教育部于2007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成⼈⾼等教育招⽣和办学秩序管理的通知》规定,成⼈⾼等教育要积极适应在职⼈员的需求,继续坚持以业余学习为主的办学形式,从2008年起,普通⾼等学校停⽌招收成⼈脱产班。按照这⼀规定,近年来,普通⾼等学校的成⼈本专科教育以函授和业余教育为主,脱产教育规模很⼩。2014年,普通⾼等学校共招收成⼈本专科246.99万⼈,其中,函授⽣149.84万⼈,占普通⾼等学校成⼈本专科招⽣总数的
60.67%;业余学⽣96.84万⼈,占普通⾼等学校成⼈本专科招⽣总数的39.21%;脱产班招⽣0.31万⼈,只占当年普通⾼等学校成⼈本专科招⽣总数的0.13%。
⾃1949年起,我国陆续创办了多所职⼯⼤学、农民⼤学、⼴播电视⼤学等独⽴设置的成⼈⾼等学校[1],并发展为我国成⼈本专科教育的主⼒军。1985年,我国共有独⽴设置的成⼈⾼等学校1216所,本专科在校⽣123.20万⼈,占当年成⼈本专科在校⽣总数的71.42%[2]。但⾃20世纪90年代末期尤其是进⼊21世纪以后,独⽴设置的成⼈⾼等学校和普通⾼等学校在成⼈本专科教育上呈现此消彼长之势。因受到普通⾼校扩招以及⾃⾝办学定位不明、师资⼒量薄弱、办学投⼊不⾜等内外冲击,⼀些独⽴设置的成⼈⾼等学校⾛向转制重组之路,独⽴设置的成⼈⾼等学校总量不断减少。2010年,我国共有独⽴设置的成⼈⾼等学校365所,2012年减为348所,2015年再减⾄292所。与之相⼀致,独⽴设置的成⼈⾼等学校招⽣数、在校⽣数和毕业⽣数也呈下降趋势。2010年,独⽴设置的成⼈⾼等学校本专科在校⽣为46.64万⼈,占成⼈本专科在校⽣总数的8.70%[3]。2014年,独⽴设置的成⼈⾼等学校本专科在校⽣为45.22万⼈,只占成⼈本专科在校⽣总数的6.92%[4]。
2.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且本专科⽐例相对稳定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成⼈本科和专科层次教育都在稳步发展。从整体规模和所占⽐例审视,成⼈本专科教育⽬前仍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且本专科教育所占⽐例相对稳定。2010年⾄2014年间,成⼈专科在校⽣数占总在校⽣的⽐例⼀直在58%左右,成⼈本科在校⽣数占总在校⽣的⽐例则在42%上下浮动。近⼏年,成⼈专科和本科毕业⽣所占⽐例基本保持在60%和40%上下。
(⼆)⽹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势头强劲,但布局不够均衡
⽹络本专科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1999年,教育部批准68所⾼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络教育)试点⼯作,试点⾼校可以开展⽹络⾼等学历教育,所培养的学⽣达到本、专科毕业要求,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等教育学历证书。2010年,我国⽹络本专科共招⽣166.37万⼈,⽐200
2年的43.42万⼈增加近三倍。⽹络本专科在校⽣规模从2002年的108.22万⼈增加到2010年的453.14万⼈,是2002年的四倍多[5]。如图2所⽰,2010-2014年间,⽹络本专科招⽣数、在校⽣数和毕业⽣数都在不同程度地增加,⽹络本专科教育规模持续扩⼤。2014年,68所试点⾼校的⽹络本专科在校⽣规模达631.45万⼈,已逼近成⼈本专科在校⽣规模。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国务院取消了⾼校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点)审批,赋予了试点⾼校更多办学⾃主权,这对于我国⽹络本专科教育发展⽆疑是⼀个良好契机。只是,⽹络本专科教育也由此⾯临着如何避免校外学习中⼼(点)⼀拥⽽上、⽂凭注⽔、质量良莠不齐等现实挑战。
图2 2010-2014年⽹络本专科招⽣数、在校⽣数和毕业⽣数(万⼈)
近⼏年,我国⽹络本专科教育中,专科层次规模较⼤,这⼀点与成⼈本专科教育相同。2010年,⽹络教育专科在校⽣为289.10万⼈,占当年总在校⽣的63.80%;本科在校⽣164.04万⼈,占当年总在校⽣的36.20%。2014年,⽹络教育专科在校⽣有402.75万⼈,本科在校⽣有228.70万⼈,分别占当年在校⽣总数的63.78%和36.22%。总体⽽⾔,⽹络本专科⽣教育规模都在同步增长。
从开展⽹络教育试点的⾼校布局剖析,如图3所⽰,68所试点⾼校所在区域以京津地区最多,有21所;其次为华东地区,有15所;⽽华南地区只有3所,西北地区只有5所。也就是说,⽹络教育试点⾼校多集中于京津和华东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校占全国试点⾼校的⼀半以上,⽽华南和西北地区⾼校偏少,总体布局不够均衡。因此,如何进⼀步优化、均衡⾼校布局,是我国⽹络教育⾯临的发展重任。
图3 全国68所⽹络教育试点⾼校分布图[6]
(三)⾼等教育⾃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数连续下滑,层次结构发⽣变化
⾃1981年创⽴⾄今,我国的⾼等教育⾃学考试获得了快速发展,从1983年到1999年上半年,⾼等教育⾃学考试累计报考9048万⼈次,其中报考本科888万⼈次,专科7731万⼈次[7]。2000年,我国⾼等教育⾃学考试报考⼈数达到⾼峰,报考⼈数达到1369.13万⼈次[8]。之后,随着⾼校扩招以及⾼等教育形式多样化,⾼等教育⾃学考试规模开始缩减。如图4所⽰,2010年,全国⾼等教育⾃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965.01万⼈次,取得毕业证书68.73万⼈。2014年,全国⾼等教育⾃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703.37万⼈次,取得毕业证书77.38万⼈。但与总体报考⼈数下滑不同的是,取得⾼等教育⾃学考试毕业证书的总⼈数却有所上升。
图4 2010-2014年⾼等教育⾃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和取得毕业证书⼈数(万⼈次,万⼈)
我国⾼等教育⾃学考试学历教育有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在很长时间⾥,⾼等教育⾃学考试学历教育⼀直以专科为主。如前所述,1983年⾄1999年上半年,专科报考⼈数占⾃学考试总报考⼈数的85.44%。进⼊21世纪以后,专科层次的⾃学考试报考⼈数趋于减少,⽽本科层次的需求有所上升,本科报考⼈数也随之增加。2004年,本科报考⼈数超过专科报考⼈数。如图5所⽰,2010年,⾼等教育⾃学考试本科报考⼈数610.94万⼈次,占总报考⼈数的63.31%;专科报考⼈
考⼈数。如图5所⽰,2010年,⾼等教育⾃学考试本科报考⼈数610.94万⼈次,占总报考⼈数的63.31%;专科报考⼈数为354.06万⼈次,占总报考⼈数的36.69%。2014年,本科报考⼈数为537.57万⼈次,占总报考⼈数的76.43%;专科报考⼈数为165.80万⼈次,占总报考⼈数的23.57%。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等教育⾃学考试层次结构发⽣了较⼤变化,本科报考⼈数已远超专科报考⼈数,成为⾼
等教育⾃学考试的主体。这⼀点与成⼈本专科教育和⽹络本专科教育明显不同。
图5 2010-2014年⾼等教育⾃学考试本专科报考⼈数(万⼈次)
(四)在职⼈员攻读(博)硕⼠学位规模逐步扩⼤,总量仍相对较⼩
在职攻读(博)硕⼠学位是我国⾼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个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在职攻读(博)硕⼠学位的总体规模逐步扩⼤,招⽣数从2010年的12.49万⼈增加到2014年的16.24万⼈,在校⽣数从2010年的42.03万⼈增加到2013年的59.61万⼈(见图6)。这表明,随着整体受教育⽔平的提⾼,更⾼层次的硕⼠、博⼠学位教育受到更多⼈的青睐。不过,与成⼈本专科、⽹络本专科以及⾼等教育⾃学考试学历教育相⽐,在职攻读(博)硕⼠学位的总量仍相对较⼩。
图6 2010-2014年在职攻读(博)硕⼠学位招⽣数和在校⽣数(万⼈)
⼆、⾼等⾮学历继续教育显著升温
在完善终⾝教育体系、建设终⾝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历史新时期,终⽣不断地学习成为越来越多⼈的⾃觉选择,个体的学习需求也变得丰富多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等⾮学历继续教育于近年来显著升温,获得了快速发展。
(⼀)⾼等⾮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幅提升
2010年以来,我国⾼等⾮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幅提升。如图7所⽰,除2012年⽐2011年、2015年⽐2014年稍有缩减外,2010-2015年间,我国⾼等⾮学历继续教育注册⼈数节节攀升,其中⼜以2012-201
3年间的增长最为显著。2010年,全国接受各种⾼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有332.89万⼈次,2015年增⾄725.84万⼈次,是2010年的两倍多。
与此同时,我国⾼等⾮学历继续教育结业⼈数也快速增长。2010年,全国⾼等⾮学历继续教育结业712.56万⼈次。2015年,结业⼈数增⾄907.54万⼈次,⽐2010年增长27.36%。⽽且,近年来,⾼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结业⼈数明显⾼于注册⼈数,也远超各年度⾼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总⼈数。
图7 2010-2015年⾼等⾮学历继续教育注册⼈数和结业⼈数(万⼈次)
(⼆)进修及培训在⾼等⾮学历继续教育中独占鳌头
⾼等⾮学历继续教育共有研究⽣课程进修班、⾃考助学班、进修及培训等⼏⼤部分,从近⼏年的发展情况看,包括资格证书培训、岗位证书培训在内的各种进修及培训在我国⾼等⾮学历继续教育中独占鳌头,
规模上占据绝对优势。《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中的数据显⽰,2010年,全国进修及培训注册⼈数为263.69万⼈次,占当年⾼等⾮学历继续教育注册⽣总数的79.21%。2014年,全国进修及培训注册⼈数为688.95万⼈次,占当年⾼等⾮学历继续教育注册⽣总数的93.52%。进修及培训结业⼈数在总结业⼈数中也是优势尽显。2010年,全国进修及培训结业688.24万⼈次,占当年总结业⼈数的96.59%。2014年,全国进修及培训结业901.87万⼈次,占当年总结业⼈数的98.00%。
从三次产业的分布看,进修及培训中以第三产业类培训居多。如图8所⽰,2011-2014年培训注册⼈数中,第三产业类培训注册⼈数都超过第⼀产业、第⼆产业类培训注册⼈数。其中,2014年第三产业类培训注册⼈数为488.62万⼈次,占总注册培训⼈数的79.33%。
图8 2011-2014年三次产业类培训注册⼈数(万⼈次)
(三)教育机构相对多元,但办学规模差别较⼤
在我国,开展⾼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机构主要有普通⾼等学校、独⽴设置的成⼈⾼等学校、民办的其他⾼等教育机构以及科研机构。与⾼等学历继续教育机构相⽐,⾼等⾮学历继续教育机构更为多元,但不同机构的办学规模差别较⼤。⽆论是从办学类型还是办学规模看,普通⾼等学校都是开展⾼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2014年,普通⾼等学校的⾼等⾮学历继续教育包含进修及培训、⾃考助学班和研究⽣课程进修班,结业⼈数为516.92万⼈次,占当年总结业⼈数的56.17%;其次为成⼈⾼等学校,进修及培训、⾃考助学班总结业⼈数为325.01万⼈次,占当年总结业⼈数的35.32%;民办的其他⾼等教育机构开展的进修及培训、⾃考助学,结业⼈数为78.32万⼈次,占当年结业总⼈数的8.51%[9]。
三、成⼈⾼等学校办学条件喜忧并存
由于相关统计材料中未单列普通⾼等学校、民办的其他⾼等教育机构等有关⾼等继续教育经费、师资和资产⽅⾯的数据,此处仅就独⽴设置的成⼈⾼等学校的相关情况进⾏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成⼈⾼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可谓喜忧并存。其中,经费投⼊与⽀出逐渐增加,师资队伍和资产却持续缩减。
(⼀)经费投⼊和⽀出逐渐增加
经费是⾼等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等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尺。我国⾼等继续教育经费
来源主要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学杂费等事业收⼊、社会捐赠、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等。2010年,我国成⼈⾼等学校经费收⼊131.21亿元。2013年,成⼈⾼等学校经费收⼊增长为202.85亿元。如图9所⽰,成⼈⾼等学校的经费收⼊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