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作文教学研究开始于2000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把作文教学和学科学习结合起来,实施跨学科探索;2002四级作文多少分年9月尝试进行“作文与整合”实验;2006年9月开展“小学学科作文研究”实验;2012年9月实施“写中学”优化教与学方式探索。2014年小学学科作文教学研究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学科作文教学立足学习生活,着力解决作文写什么和为什么写的问题,倡导围绕学习而作文,为了作文而学习,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主体多元化
作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一定的语言训练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学生阶段特有的行为,是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作文素质包括:知识(日常生活知识、自然和社会知识、写作知识);能力(观察事物能力、表象操作能力、思维加工能力、以及包括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语词表达能力);情操(情绪、情感以及包括道德、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思想观念)三个方面。知识主要决定“写什么”,能力决定“如何写”(写作知识也与如何写有关),情操决定“为什么写:从知识、能力到情操到作文三维素质模型,真正属于语文教师职责的只有言
语表达能力、写作知识这两方面内容。因此,作文教学需要各科老师的共同努力,立足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和想象力,链接生活,创设情景,丰富知识和体验,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多样的素材和基本的能力。
学科作文教学主体的多元化,要求进一步理顺学科教师和语文教师的关系及职责。我们依据学科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不同作用和学科作文教学的不同课型把教师分成语文教师和非语文教师。语文教师是学科作文教学的主导者,要对学科作文教学进行整体有效把握,从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形成学科作文理念、学会挖掘学科作文素材、掌握各类学科作文的写作方法等,全面有效地训练学生,确保学科作文教学落到实处。要关心学科学习,训练积累素材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念、快速成文的习惯、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多阅读、多思考的习惯。语文教师也是学科作文教学的组织者,要了解学生的作文心态和作文能力,制定恰当的作文训练计划,选择恰当的作文训练策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作文训练活动。同时,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科作文教学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
非语文教师参与学科作文教学,首先要明确学科写作能促进学生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科学习效率。从而自觉运用学科写作来整理学习知识,复习学习内容,迁移学校成果,并在学科
教学中强化训练观察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包括:表演、游戏、比赛、辩论,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训练内容学科化
学科作文始终围绕学科生活,学什么写什么,用写作整理学习内容,借助写作提高学习效率,充分体现作文教学内容的学科化。
数学作文就是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内容,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疑惑、感受、理解、评价和意见,记载数学课堂发生的趣闻轶事以及和数学学习相关的背景、故事。数学作文不仅能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厘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数学情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数学学习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数学训练为作文提供了各种能力准备。数学作文是学生通过对自己数学学习过程的回忆、梳理、反思,和对已学数学知识进行理解、领悟、内化,进而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作文让数学学习变得更有效。
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的内容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科学课程的学习主要以
探究为核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记录探究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数据、问题、思考、困惑,以及对策和感受,因此写作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科学探究让学生有写不完的素材,科学作文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梳理学习知识,优化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率。
运动在孩子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体育课是孩子喜欢和关注的课程之一。体育课上的动作学习、游戏活动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体验,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参与运动,提高动作训练的效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走进学生的体育课,我们发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活动情景精彩,活动空间广阔,只要有心,我们可以挖掘更多丰富的作文素材。
美术和写作都是要表现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点、看法、感受,都是需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且有灵敏的心灵、善于观察的眼睛。两者的区别是表现的方式不同:一个用线条、彩,一个用文字。美术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如美术课对形状、颜的观察、描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习作的描写能力,让文章形兼备。
音乐让作文有了声音,让学生能更好地想象,让学生情感丰富。音乐丰富的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了多样的写作素材。而作文能够强化音乐感受,丰富音乐形象。音乐知识的传达、对音
乐感受的扑捉、音乐形象的流传、音乐理论的学习都离不开写作,只有通过文字,才能清晰传达音乐经验、思想,才能更好地促进音乐的传播,而音乐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深邃的思想、起伏的感情、铿锵的音韵,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性情,引起学生联想,促进学生更好地作文。
三、训练形式流程化
学科作文教学是从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角度出发,从学习内容、学习情景、学习体验方面入手,让学生把作文作为学习的工具,倡导学科教师都参与到作文教学中,其基本训练流程为:第一,整合学科内容,确定共同目标。语文老师结合各学科学习内容和习作训练要求,联合学科教师,组成合作教学的团队,共同设计教学。确定共同教学目标和学科训练目标、作文教学目标。如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习数学:时分秒的认识。数学老师会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识时分秒,并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必要的素材和准备。语文老师可以联合数学老师,确定本课教学的共同目标:包括学科和作文的共同目标:学会观察钟面,感受时分秒的长度,和同学分享一分钟能做的事情;学科目标:学会看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它们的等量关系,学会安排时间;习作目标:编写有关时钟的童话,做到想象合理,情节完整。编写
童话也正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单元训练内容。三个目标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学数学的理念,同时也为童话写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而写作又加深了时分秒的认识,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第二,创设情景,丰富体验,训练技能。学科教学围绕着某一个知识点展开,联结着日常生活,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讨论、探究、思考等,师生广泛而多层次地互动交流,一起经历知识的发生、思考、提炼、总结、运用的过程。课堂上,观察在发生,认识在提高,情感在升华,体验在丰富,表达能力也得到有效训练,表达的欲望也初步唤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