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节假⽇天数是怎样规定的
1、新年,放假1天(1⽉1⽇)。
国庆法定假日几天?2、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正⽉初1、初⼆)。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
4、劳动节,放假1天(5⽉1⽇)。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
7、国庆节,放假3天(10⽉1⽇、2⽇、3⽇)。
⼀、国家天数是怎样规定的
1、第⼀类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放假办法》第⼆条中规定
(⼀)元旦,放假1天(每年1⽉1⽇)
(⼆)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初⼀、初⼆、初三)
(三),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 )
(四)劳动节,放假1天
(五),放假1天
(六)中秋节,放假1天
(七),放假3天(10⽉1⽇、2⽇、3⽇)
2、第⼆类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外,还有第⼆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及纪念⽇,包括:妇⼥节(3⽉8⽇妇⼥放假半天)、青年节(5⽉4⽇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童节(6⽉1⽇14周岁以下的少年⼉童放假1天)、中国⼈民解放军建军纪念⽇(8⽉1⽇现役军⼈放假半天)。
⼆、法定节假⽇的定义
法定节假⽇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规定的⽤以进⾏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涉及⼴⼤⼈民众的切⾝利益。法定节假⽇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法定节假⽇的历史
1995年5⽉,中国开始实⾏每周5天⼯作制。
1999年9⽉18⽇,中国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春节、“五⼀”和 “⼗⼀”
法定休假3天,再加上调整的前后两个双休⽇,就形成了每年3个连续7天的长假,使中国⼈每年的法定休息⽇达到了114天。
⽽每个长假掀起的旅游消费热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活的新亮点,被⼈们称为黄⾦周。 2004 年,国家旅游局表⽰,短期内不改变黄⾦周长假制度。
2004 年2⽉27⽇,中国⼈民⼤学校长建议增加传统节⽇为法定假⽇,取消黄⾦周,强化春节长假。
2005年6⽉,中央部门发布⽂件详细说明增设除⼣、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的重要性。
2007年1⽉22⽇,国家发改委到⼈民⼤学听取增加中国传统节⽇为法定假⽇的意见。
2007年2⽉,调整国家法定节假⽇,进⼊征求意见阶段,法定节假⽇调整呼之欲出,新华社发表长⽂深度分析黄⾦周调整的政策背景。
2007年11⽉9⽇,国家法定节假⽇调整研究⼩组的⽅案在⼈民⽹、新华⽹、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1、国家法定节假⽇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10天增加到11天。
2、对国家法定节假⽇时间安排进⾏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初⼀调整为除⼣;“五⼀”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各放假1天(农历节⽇如遇闰⽉,以第⼀个⽉为休假⽇)。
3、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形成连休。
2007年国家法定节假⽇制度调整⽅案体现了以下原则:⼀是法定休假⽇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是法定节假⽇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化;三是节假⽇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影响和冲击;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五是法定节假⽇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2013年11⽉27⽇全国假⽇办今⽇在⼈民⽹等⽹站公布三套法定节假⽇调休安排⽅案,并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在这三套⽅案中,并没有⼀些⽹友期待恢复的“五⼀”劳动节7天长假。
2013年12⽉国务院决定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放假办法》作如下修改:将第⼆条第⼆项修改为:“(⼆)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初⼀、初⼆、初三)”。本决定⾃2014年1⽉1⽇起施⾏。
国家法定节假⽇的历史并不久远以及复杂,但注意了,国家法定节假⽇的种类,不仅仅是平时都放假的节⽇哦,还有部分公民的假期。看完以上内容,是否有发现,存在多年对“国家法定节假⽇天数”有误解,如果说有,相信您已经对此有了⼀定的正确了解了,更多相关问题您可以咨询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