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13期
[摘 要] 当下的年轻人已成为“圈一代”,朋友圈是他们互动交流的主要方式,也逐渐衍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新媒体背景下,运用朋友圈对青年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客观分析朋友圈的影响因素,探寻朋友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基础,从话语表达引导、媒介素养提升、教育模块开发与建设、丰富传播内容与形式、建立多元互动机制等方面,为优化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时代方向和路径选择。
[关 键 词] 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朋友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001-03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新媒体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9年版)》显示,2019年是移动新媒体元年,移动互联凭借其虚拟与现实交融、历史与当下互动、
朋友圈如何只发文字思维与情感共振,成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大挑战。朋友圈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引发了社会极大反响,不仅拓展了社交工具,同时还逐渐衍变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新媒体原住民的青年一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守正与创新应因时因势,借助朋友圈这一新媒体平台,结合青年学生特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有温度、情怀和感召力,帮助青年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这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一、朋友圈对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重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在满足青年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中提升传播能力
青年是朋友圈最活跃的用户,他们个性张扬、情感强烈、渴望自由、思维活跃,因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在朋友圈获得了充分的尊重、充足的空间和充沛的素材。无论是真实身份表征,还是理想化的“表演”,再或是维护关系的互助,朋友圈都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满足他们强烈的认可意愿,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我、呈现自我、
获得自我。在自我传播和印象管理中,青年学生完成了信息的传递、情感的倾诉、价值观念的表达,又在认知趋同中寻“志同道合者”,进而形成心理、思想和行为上的共鸣。教育工作者通过调整朋友圈的表达控制,在碎片化的呈现中拉近与青年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能力。
2.在拓展青年学生人际“网”交能力中增强传播效果
作为社交媒体时代最主要的即时通讯平台,以其简洁、快速、半私密、多元等特点赢得了广大用户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喜爱。与好友“点对点”和“点对线”社交方式不同的是,朋友圈的社交方式是“点对面”的,社交对象是“看不见”的朋友或陌生人。通过朋友圈的内容创作、信息转发等,青年朋友得以传递观点、表达态度、分享体验、自我反思。这种“点对面”的人际“网”交方式,打破了公众表达的公私界限,实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信息传播,使其具备较强的渗透力和作用力。教育工作者运用文本符号、视觉符号等,与青年学生在朋友圈交流情感、有效沟通、及时疏导,在促进身份认同、消解圈隔离中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3.在激发青年学生创新性表达中丰富传播形态
朋友圈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既有文字、图片、视频等传统呈现方式,又有符号和表情包等情感性表达。尤其是符号和表情包,作为青年亚文化的表征具象,展现了青年学生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形态,创造了青年的精神空间,丰富了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形态。如2019年国庆期间,青年学生通过国旗头像在朋友圈的集体传递,进行爱国主义的个性化表白。这些新型的表达方式,不仅传递了信息和情感,还具有“仪式”的价值。教育工作者在参与创新性表达的处理和创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融入其中,在日常化和生活化中提高了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二)消极影响
1.“空心化”导致娱乐化倾向明显
朋友圈的信息是以“印象管理”为核心内容的自我呈现,不论是精雕细琢,还是原汁原味,每一个用户都期待在朋友圈获得认知赞同,进而强化行为趋同。因此,传播主体往往有意识地对呈现内容进行滤化选择,以迎合朋友圈好友的价值偏好和审美情趣。一个独特的现象是,朋友圈中晒美景、美食、旅行、心情的信息获得的点赞数普遍较高,甚至一些无厘头的生活牢骚也不乏互动与交流,而那些稍“正”的信息却往往“无人问津”。利用朋友圈放
松消遣、消磨时间、围观好友生活,俨然已经成为不少青年学生的生活常态。
2.“异化”强化了社交焦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朋友圈给青年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逐渐削弱着他们的主体特征与批判意识。有的青年学生长时间沉浸于朋友圈,对朋友圈动态变化异常敏感,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刷圈;有的一味追逐“点赞”,在迎合与伪装中逐渐失去自我;有的沉溺在虚拟的人际交往中,抵制甚至拒绝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互动,“线上”侃侃而谈,“对坐”面面相觑;有的对朋友圈信息进行精心加工,信息与现实严重背离,圈里圈外“两个人”。在这些频繁刷圈、追逐点赞、宅家交际、字斟句酌背后的,是日益严重的紧张、不安、忧虑甚至回避,是虚拟社交反射出的现实生活的焦虑。
3.信息“泛化”混淆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
全民发布时代,每个人都是“麦克风”,都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朋友圈信息来源多元、内容多维、形式多样,励志与颓废并存,高雅与低俗同在,在日常化、碎片化的信息中不乏消极思想、庸俗文化等负面信息,如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言论,甚至
一些不良社会思潮也蜂拥而至,如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这些形形的价值观念、文化意识、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二、青年学生朋友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基础
(一)基于“亚文化”的身份建构
青年学生的文化是一种“亚文化”,首先体现出对主流文化的强烈反抗,“它所反映的是成人世界与青春世界,父辈一代与子辈一代之间那种永恒的矛盾和张力关系。”他们热衷于标新立异,对任何新鲜、新奇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兴趣却不能持久,对主流文化抱着不以为然却莫名敬畏的微妙态度,恶搞、碎片化、娱乐化,是他们对待主流文化常用的解读方式。在一定的背景之下,他们也会以自己的方式,融入主流文化的构建之中,展现出青年一代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精神面貌。如青年学生国旗头像在朋友圈的集体狂欢以及《我和我的祖国》在朋友圈的热议,则传递了青年人爱国的情怀、奋斗的力量。青年学生通过这种亚文化的形式表现主流文化的内容,寻和确认彼此间共享的观念和价值,开展分享与互动,建立起具有共同取向和行为特征的圈。
(二)基于“自我呈现”的人际关系建构
朋友圈是人们在网络虚拟世界展现自我的重要舞台。由于青年学生的角限定,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独特性在朋友圈进行自我呈现,塑造形象,寻认同与归属,满足自我期待。大多数青年学生朋友圈的信息推送,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表演”彩,或精雕细琢词句用语,或反复处理图像、视频。内容多集中于生活展示、阅读、点赞和评论转发,如美景、美食、自拍、吐槽、音乐等,形式涵盖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图文链接或Html5轻应用等。他们还会熟练使用各类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用夸张的、极具个性的符号渲染和彰显自己。同时,由于青年学生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烈,“知识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会有意地在朋友圈中进行知识化的“包装”,如学习打卡、分享读书体会、发表时事评论等,不断生成和强化自我满足,引发好友“围观”。无论哪种方法和思路,青年学生都会通过朋友圈这个“T型台”的展示,促进人际关系由弱联系转化为强联系,实现“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从而为自己赢得人际关系的先机。
(三)基于“心理解压”的话语体系建构
大学之前,青年学生忙于学习,大多处于一种“被领导”“被管理”“被代表”的地位,个性被
压制。进入象牙塔后,不少人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开始用张扬代替谨慎,用放松代替焦虑,用对话代替服从。腾讯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用户是朋友圈的高粘性使用者,61.4%的用户每次打开必刷朋友圈,而朋友圈发布的原创内容,“95后”占比达73%。他们在朋友圈宣泄情感、释放压力、寻“同类”,也通过朋友圈的个性表达来宣示话语主动权。他们通过“准入”原则,接纳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好友,朋友圈里的点赞、评论等互动,只有彼此以及共同好友才能看到,以此搭建一个自由分享观点、表达情绪的“安全空间”。通过好友分组,他们有意隐藏或屏蔽一些不想示人的朋友圈信息,或者有选择地将某些信息呈现给特定个人。他们大多数人将朋友圈视为个人领域,用来记录个人生活,发表评论观点,发状态“晒”心情,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双向交流互动中表达主体意志和利益诉求。
三、运用朋友圈优化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抢占朋友圈教育高地,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进行话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朋友圈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
教育工作者应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脉搏,敏锐洞察青年学生的思想发展特点,积极抢占朋友圈,将其作为运用新媒体引导和服务新青年的有效手段。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新時代媒体平台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借助朋友圈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便捷性以及互动性,结合青年学生的年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媒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元素,开展典型案例推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认真总结青年学生在朋友圈中的信息阅览情况,深入分析他们的阅读习惯、情感趋向、行为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送内容的选择、呈现的方式、时间的设定等进行合理设置与安排,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引导青年学生利用朋友圈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提升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辨识和判断能力
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给人们的交往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推动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进入一个充满生机、彰显个性、自由表达的时代,朋友圈日益成为青年学生生活的新空间、信息的新渠道、文化的新平台。多元冗杂的信息影响着青年学生对信息的选择、质疑、理解和评估能力,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一个不容忽视的
现象是,青少年极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普遍存在娱乐化取向明显、法律意识淡薄、媒介理性参与不足等认知偏差、行为失范等问题。因此,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应齐抓共管,构建“四位一体”的媒介素养共育体系,提升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政府应加强网络监管,健全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空间;社会应积极传播正确的网络知识,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及实践活动,提供多样化实践渠道;学校应从课堂、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入手,让课堂生动,让案例鲜活,让实践精彩,让形式喜闻乐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接收、处理、整合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冷静思考、正确辨识,增强他们获取和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批判与反思、解构与参与、创造与实现的能力;父母应以身作则,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