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60分)
1《礼记》中记载: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在西周,只有武王才有祭祀文王的特权,周公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之下,才能参加文王的祭典。材料说明()
A. 周公贤能不及武王            B. 武王位于大宗地位
C. 武王权力高度集中            D. 周公对武王定期朝贡
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3、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只知效忠于,而不知效忠于材料表明,分封制(  )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          B. 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
C. 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          D. 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
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至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 秦汉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东方神起解散了吗        C. 商周时期          D. 隋唐时期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 推行分封制      B. 废除行省制    C. 废除郡县制        D. 建立郡县制
6、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7、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A. 宰相有职无权
B. 皇权至高无上
C. 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 尚书省地位下降
8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
A.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神话皇帝的权威
C. 暴露皇帝的过失            D. 挽回不良的影响
9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10、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中,与此想法直接相关的是()
A.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B. 在地方设节度使
C. 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D.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11、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 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 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 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 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12、明代中后期,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C. 宋明理学的思想束缚      D. 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 反对中央集权    B. 主张建立内阁    C. 主张加强相权  D. 反对三省六部制
14、伯里克利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A. 直接民主制      B. 抽签选举    C. 代议制民主    D. 轮番而治
15、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 颁布“解负令”            B.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 确立财产登记制度          D. 鼓励发展工商业
16、《世界史·古代史编》写道:“在体制上,雅典民主政治也留有一个‘漏洞’,以便于这些上层分子掌握实权”,这个“漏洞”是()
A. 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 民众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17、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
A. 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 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C. 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
D. 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的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18、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说: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 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 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20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体现人人平等    B. 保留习惯旧俗    C. 强调法官至上    D. 重视法律程序
21《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 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 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C. 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 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22、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A. 议会      B. 法院      C. 内阁        D. 总统
23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规定首相必须来自下院,后来英国《上院贵族法》又规定,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参加大选成为下议员。可见英国()
A.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缓和            B. 下院成为权力中枢
C. 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D. 法律保障贵族政治特权
24、“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他们不能进行贸易,没有统一的货币,无法制定外交政策,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上述材料描述的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A.1787年的美国    B.1789年的美国    C.1891年的美国      D.1688年的英国
25、美国的先贤们认为: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以下各项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B. 国会复议被总统否决的法案,若以2/3的多数通过此法,即为有效
C. 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D. 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
26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
271877年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辞职,并任命保王党人组阁,此举遭到众议院的抵制。他又下令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结果共和派仍占上风,他只好统一共和派人组阁。1878年初共和派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他被迫辞职。这表明()
A. 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            B. 保王党人已经完全失败
C. 共和派人实际占据了优势        D. 法国政局始终动荡不安
28、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A.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29、“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材料表明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
A.选举权方面        B.立法权方面
C.行政权方面        D.司法权方面
30、下表内容分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史实的推论。其中表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