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空调制冷课程设计指导书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题目:
xx空调工程设计
二、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和室内设计标准
(一)室外空气排序参数
由《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确定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空调
计算干球温度夏季33.5oc冬季5oc空调计算湿球温度夏季27.7oc(二)室内空气设计标
夏季空气温度26oc相对湿度<65风速<0.35m/s冬季空气温度18oc相对湿度>40风速
<0.35m/s二、负荷排序
1、得热量与冷负荷。房间的得热量包括,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透过玻璃窗的日
射热量和人体、用电设备等的发热量,以及由于进入室内的湿量带来的潜热量。房间的冷
负荷是指为保持所要求的室内温度,必须由空调系统从房间带走的热量。当得热量中含有
时变的辐射热的吸热、蓄热和放热效应,这部分辐射得热量在转换成冷负荷的过程中要随
着房间热工特性的不同的而发生不同的衰减和延迟。因而任一时间所有室内瞬时得热的总
和未必等于同一时间的房间冷负荷。
2、排序围护结构传热量时,室外排序温度宜按以下情况分别确认:⑴对于外窗,使
用室外排序逐时温度;
⑵对于外墙和屋顶,可采用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有关数据可在[1]或[2]中查阅。
3、确认空调房间的排序热负荷时必须根据各项得热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房间的冷
凝特性,分别逐时排序,然后逐时共振,到综合最大值。通过围护结构步入室内的不能
稳定传热量、借由外窗步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以及非全天采用的设备、灯
具的散热量等构成的冷负荷、应当按不能稳定传热方法排序确认,不该把上述得热量的逐
时值轻易做为各适当时刻热负荷的即为时值。
4、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系数可取1.0:⑴当照明为全天24h
使用时;
房间空调器安装规范⑵空气调节供冷系统仅在有人的时候才运转;
⑶若在全天24h内室温不能保持恒定,例如空气调节供冷系统在下午下班之后关闭。
5、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应当根据所服务房间的同时采用情况,系统类型和调节方式,按各房间逐时热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或各房间排序热负荷的递增值确认,并Jaguaribe及新
风热负荷以及通风机、水泵、风管、水管等温升引发的额外热负荷。
6、由于各个空调系统的负荷峰值不可能同时出现,所以,对于多系统共用同一冷源
的建筑物,不应采用各系统冷负荷的总和作为空调系统的冷负荷,一般应乘以0.7~0.8
的参差系数。
使用热负荷系数法:
1、外墙冷负荷:按cl=fk(t1-t2)计算各朝向逐时冷负荷。
2、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确定各朝向窗逐时冷负荷。
3、借由窗玻璃步入的日箭得冷引发的冷负荷:cl=fczdjmaxccl,分后朝向逐时排序。
三、空调系统的选择
(一)空气处理方式的确认:
1、空调房间较多或空调面积较大,室内的空调要求基本一致时,宜采用集中式全空
气空调系统,且应优先考虑单风道低速送风方式。当室内负荷变化的随机性较高且辐度较
大时宜选择变风量空调系统。
2、空调面积较太少,且边线原产较集中,或采用建议与时间各不相同者,宜使用整
体式空调器。当室内建议全年展开空调而又并无分散热源可以可供利用时,宜使用热泵型
整体式空调器。
3、空调规模较大、房间较多、室内环境较干净、且要求各个房间能单独进行调控时,宜选择采用“风机盘管机组加新风”的空调系统。
4、各层存有分别调节与运转建议的高层建筑,当建筑空间较小,无法布置小断面风
管时,宜使用各层机组方式。
5、建筑的层高较小、无多余房间作为机房,或要求在已建或使用的旧建筑物中加装
空调系统时,宜选择采用制冷剂容量可调的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即vrv空调系统。
6、使用“风机盘管机组提新风”的空调方式时,宜布局单独的新风和排风系统。新
风系统不必分割过小。当设置排风热废旧装置时,新风系统宜沿建筑横向分割。
7、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含尘浓度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大型商业建筑的营业场所,
不宜采用“风机盘管机组加新风”和vrv系统。
(二)水系统设计
1、空调冷、热媒水的供、回水温度,一般宜取下列数值:
夏季供水7~10℃霍林河12~15℃冬季供水55~60℃霍林河45~55℃
2、空调冷媒水和热媒水的循环水泵,不宜冬夏共同使用同一水泵,一般宜分别单独
配置。
3、空调冷媒水系统宜使用闭式循环,在高层建筑中,冷媒水系统应当使用闭式循环。并应当设置膨胀水箱。
4、水系统的管路设计,宜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其制式:
⑴支管环路的压力降较小,主干管路的压降起至主导作用者,宜使用同程式;⑵支管
环路上末端设备的压降非常大,支环路的压降起至主导作用者,宜使用异程式;
5、全年使用的空调系统,当仅要求按季节变化统一进行冷却或加热工况转换时,宜
采用两管制供水方式;当加热和冷却工况交替变换比较频繁,或在同一季节里会有同时要
求加热和冷却工况时,宜采用四管制供水方式。一般不宜采用三管制供水方式。
6、运送冷媒水的管道,可以使用冲压钢管。有条件时,宜使用镀锌钢管。热、热媒
水的供、回去管应使用非燃或难然保温材料展开保温。保温层外应乃以如铝箔之类的外木
汽层。热、热水管沿着墙体或楼板时,其保温层与外木汽层应当维持已连续,不得断裂。
7、为了减少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承压,在高层建筑中,当冷水机组安装在低区时,冷
媒水循环泵宜装置在蒸发器的出水端。
8、当空调冷媒水系统的规模和总压力损失均不太小,分区供水彼此间的压力损失差
距不甚旗鼓相当时,冷媒水循环水泵宜使用单级泵。
9、空调水系统管路中可能积聚空气的高点,应装置自动或手动放空气阀;管路中的
低点,应设置排水管并装置阀门。
10、热(热)媒水在管道中的流速,宜按以下数值使用:
水泵吸水管1.2~2.1m/s
水泵出水管2.4~3.6m/s通常供水干管1.5~3.0m/s室内供水立管0.9~3.0m/s集管(分水器和集水器)1.2~4.5m/s
11、排除风机盘管机组和组合式空调机组等冷凝水的泄水管,宜顺水流方向保持不
小于0.01的坡度,泄水管宜采用镀锌钢管或塑料管。并应进行防结露验算,必要时应对
泄水管保温处理。泄水管的直径宜根据机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值选用:
q≤7kwdn=20mmq=7.1~17.6kwdn=25mmq=17.7~100kwdn=32mmq=101~
176kwdn=40mmq=177~598kwdn=50mmq=599~1055kwdn=80mmq=1056~1512kwdn=100mmq=1513~12462kwdn=125mmq>12462kwdn=150mm
12、空调水系统的管道,应认真的进行水力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可按相关教材进行。
四、冷源、空调设备挑选排序:
冷源采用电制冷机组。
各风柜须要展开选型排序,确认设备性能参数,例如风量、冷量、热量、水量、阻力等。五、气流组织
1、空调系统夏季送风温差,应根据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和气流射程长度以及是否贴附等因素确定。在满足舒适条件下,应尽量加大送风温差。舒适性空调一般可按下列规定确定送风温差:
⑴制冷高度大于或等同于5m时,不少于10℃;⑵制冷高度在5m以上时,不少于15℃;
⑶送风高度在10m以上时,按射流程理论计算确定。
2、为了避免送风口附近产生耐酸碱现象,通常增加收入制冷干球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2~3℃。
3、空调房间的送风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通常使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展开两端制冷。全年采用的空调系统通常应当根据气流组织排序去确认使用柳巴希夫天晓得或柳巴希夫下扎方式。仅为夏季降温服务的空调系统,且房间层较低时,可以使用柳巴希夫上回去方式。以冬季送来热风居多的系统,且房间层高较低时,宜使用柳巴希夫下扎方式。
⑵房间高度较低,且有吊顶或技术夹层可利用时,可采用圆形、方形或条缝型散流器平送。特别要求较高的,可采用孔板送或条缝风口等建筑装饰的均匀顶送方式。
⑶会堂、体育馆、影剧院等矮小空间的空气调节场所,有条件时可以使用喷口侧送或顶上送来,也可以使用旋流式风口顶上送来。
⑷窗式空调器的送风射流,不应直接吹向人体或工作区。
4、散流器平送来时,宜按等距均布或梅花形布置。散流器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必大于1m。圆型或方型散流器布置时,其适当制冷面积的长度的宽度比不必大于1∶1.5,制冷水平射程与横向射程的比值,宜维持0.5~1.5之间。
5、空调系统的回风口设计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⑴回去风口不应当布置在制冷射程区内,也不必布置在经常有人活动的地区。⑵制冷方式为两端送来时,回去风口宜布置在送风口一侧的下部。
⑶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1℃的空调系统,宜利用走道进行回风,走道内的断面风
速不应大于0.25~0.35m/s。
⑷室温容许波动范围为±0.5~1℃的空调系统,回去风口可以布置在房间的一侧。
⑸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0.1~0.2℃的空调系统,宜采用房间四周下部回风或两侧下
部回风的方式。
⑹散流器和孔板制冷时,回去风口宜布置在房间的下部。
六、设计深度要求
1、空调系统平面图
平面图应绘出建筑轮廓、主要轴线号及轴线尺寸、与本专业有关的房间名称,有关的
工艺设备位置及编号。
用双线绘制风管,单线绘制冷藏水等管道。标示风管及风口尺寸(圆管备注管径、矩
形管注宽×低),各种设备的定位尺寸,与风管风口加装有关的墙体厚度尺寸,管道、异
径管、巢蛛、检查口、测量孔、调节阀门、防火阀、送来排风口边线及详图索引编号,系
统编号,气流方向及巢蛛的曲率半径r值等.
2、机房系统图
系统中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热交换器、水泵、分水器、冷却塔等设备用图例则表示,或绘制细线轮廓。所有管道应当标明管径、坡度、坡向、标高及各设备编号、系统中阀门
等配件应当全部绘制。
3、计算书内容
排序书应文字干净、条理清晰、数据可信、结果恰当。文体简便,但应当涵盖存有以
下主要内容:
⑴空调房间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
⑵人体、照明设备、设备散热器构成的冷负荷及散湿量计算;
⑶焓湿图上绘制空气处理过程线,确定送风量、回风量、新风量及换气次数;计算空
调系统冷负荷。
⑷空调系统的设备挑选排序。⑸气流组织设计排序。⑹风道尺寸及阻力排序。⑺水管
直径及水力排序。
七、学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