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第二十届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赤 壁 赋》 教 案
未接来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苏轼及作品,了解“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学习和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2、过程与方法 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学习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 法;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 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 进行背诵。
2、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
三、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课时安排: 3 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赋这种特殊的文体 学习和积累第一段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段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并分析 第一段所表现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先来猜猜这位古人是谁?有这一位古人,他才华横溢,精通诗、词、散文,
擅长书 法、绘画;同样也是这位古人,他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一生中经历了:一次入狱,两次流 放,三次贬官。他是谁呢?他就是苏轼。
1、请学生回忆苏轼的有关常识,并补充介绍本文的背景。
苏轼( 1037—— 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眉州眉山人 ,与其父、弟同列“唐 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苏轼生存的年代适逢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 斗争之时。 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先后贬至黄州、惠州、
儋州,最后病死于常州。    他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
山画像》)。
1080 年,苏轼被贬黄州。黄州城外有一块红的岩壁,相传是三时期赤壁大战的战场。 苏轼在此期间经常与朋友夜游赤壁,月下泛舟。写下了光耀千古的《赤壁赋》
2、文体介绍——赋
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 赋的传统表现形式一一“主客问答,抑客扬主”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字音 ,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作者的情感有无变化。
壬戌(r cn
x u)    桂棹(zh co)
余音袅袅(ni ao )
幽壑(h e)
嫠(l i)妇
愀然(qi ao)
山川相缪(
li    do)    舳胪千里(
zh ul u)
旌旗(j mg)
酾酒(sh i)
横槊(shu
o)
渔樵(qi co)
扁(p ian)舟
匏樽(p co
z u)
蜉蝣(f u    y cu)
尽藏 ( z mg)
狼藉(j i)
枕藉(j
i e)
2、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赤壁赋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喜而笑
(乐)一一(悲)一一(乐)
三、自主?合作?解疑
(一)    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    认真阅读第1段,完成1到3题。
1、在书上标出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
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徐:缓慢。 兴:起。    属:通“嘱”,劝人饮酒 。
横:笼罩。    纵:听凭、任凭。
纵一苇之所如.:至U、往。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凭虚御风:像。    凭:乘。    虚:太空 。    御风:驾御着风。
窈窕:(古义)指《诗经》之诗;    (今义)指女子文静美好。
徘徊:(古义)指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斗牛:(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白露:(古义)白茫茫的雾气;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
茫然:(古义)辽阔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2、指出这段中的特殊句式。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定语后置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思考下列问题:
1)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为几层? 提示: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第二层: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 提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思考下列问题:(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体悟作者的情感,感受文章的意蕴美) 1)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为几层?
提示: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第二层: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第三层: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    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 提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    这样的景致使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提示: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 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 假如让你来画一幅《赤壁游景图》你准备怎样画    ? 提示:景物的内容有月、水、风、舟、人;景物的调要淡雅朦胧。
5)    下列哪幅图片比较符合你想象中的赤壁景象?(展示幻灯片)
6)本段的感情彩如何?“乐”在何处?
提示:乐。
夜游之乐---
夜游之乐---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感觉: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而不知其所止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四:拓展探究
1、请结合写景的句子把第一段想像成一个画面,用你的语言描述出来。 写景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提示:将第一段的人、景、事联系起来讲,想像一下这个画面有哪些人,哪些景,再描述 出来。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 ,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乘船游览。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 波平静,泛不起一丝涟漪,于是举杯邀请客人一同饮酒,咏诵诗经的“窈窕”一章。一会儿, 月亮从东山上冉冉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含情脉脉不愿离去。远处那茫茫的雾 气、那茫茫的江水、那茫茫的夜空,经过月亮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天光水浑然一 片。我们驾听任苇叶一般的小船,在茫茫的江面上,自由漂动,像是要凌空驾风而去,不知 将停留在何处。这样的美景使人多么飘然,随风飘荡,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了城市,飞向 星空。)
2、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⑴作者写自己在辽阔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翔,进入仙界,越是长 江的大气,饮酒作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越使下文浓重悲凉。
⑵沉醉于山水之间,更能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境。
五:课堂小结: 作者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 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
景之中,作 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本段。    2 .预习课文第二、三 段。
板书设计:
第一段:夜游之乐---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1.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感觉: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二课时
学习和积累第二、 三、四段有关的文学常识, 掌握本段的实词、 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思考讨论:第二、三、四段中作者的情感如何?悲从何来?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 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第三课时 理解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思想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并作出评价。
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 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 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
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 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 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