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
摘要: 在《阿Q正传》中鲁迅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不知觉悟的落后农民形象,鲁迅通过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暴露了农民的思想弱点,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的人物。本文将从阿Q谜一样的身世背景,独特的性格特征及其形象意义等多方面来解读鲁迅塑造的这一个被喻为“国人灵魂”的人物形象。
内容:
一、阿Q的身世背景之谜
(一)阿Q“三无”的身世:无姓、无名、无籍贯
阿Q是一个孤独者,他犹如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一样,从石头中蹦出,横空出世,没有任何来由。先说阿Q的“姓氏”,我们知道在过去地位低下的妇女是无法与男子分享平等的社会权利,但好歹她们也有个姓氏,可被人称呼为王氏、李氏的。可我们可怜的阿Q却沦落得连个姓氏都保不住。鲁迅在他的《阿Q正传》中说:“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因为阿Q得知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很是高兴,便喝了酒“手舞足蹈”地炫耀是本家。要知道赵太爷与阿Q在未庄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的。赵太爷哪里容得阿Q胡言乱语,第二日便重重地赏了他好几巴掌,连未庄的人们都说阿Q是自打,于是阿Q沉默了,此后也再没人提起他的姓氏,阿Q的姓氏就这样被活生生地剥夺掉了,所以我们也终究无法得知阿Q究竟姓什么。再说说阿Q的“姓名”,从前人们是很讲究“名、字、号”这一套的,不过这都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象征。但阿Q身份低贱,无法讲究那么多,但他终归是个人也总该像个普通人一样有个名字吧!可是阿Q似乎还是令我们失望了。鲁迅说在平日里未庄的人们都呼阿Q为:“阿Quei!”那到底是阿桂呢还是阿贵?鲁迅思来想去也未能得出结论,他说他最终只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可这阿Q听起来像是个人名吗,怎么就像是平日里我们在称呼那些阿猫阿狗的,可鲁迅他已经尽力了!所幸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我们也就只能这么将就地用吧!还有“籍贯”的问题,阿Q的籍贯
也是一片模糊啊,用我们时下的时髦话讲:他,就一黑户!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若姓赵,就可说是“陇西天水人也”,可惜这姓不可靠,他虽住未庄但也常宿他处,因此也不能笼统地说是“未庄人也”。
阿Q就是这般的可怜,在那个宗法制度盛行的时代,他却一无所有!姓氏、名字、籍贯这些可谓是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可他被通通剥夺掉了,所以他只能是一个动物意义上的人了!
(二)阿Q 孙悟空的性格特征“三无“的背景:无家庭、无固定的居所、无固定的职业
“阿Q是贫民阶层中的贫民,是旧时代一个地地道道的弱者。”阿Q,他没有家,在未庄的时候他就居住在那一个四面透风,冬冷夏热,鼠虫乱窜,臭味扑鼻的土谷祠中,但这样一个地方予他而言却像是个宝贝,至少它能够收容他,总比去露宿街头的强吧!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打工,干点体力活,体力活历来流汗多而挣钱少。当然,阿Q除了能干些体力活,没有其他别的本事了,只能靠出卖体力混口饭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阿Q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曾想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女人能够陪伴他,正是这种炽烈的想法促使他鼓气勇气向赵家的吴妈表白。
可是这一场恋爱终究演变成一场悲剧:阿Q不仅为此挨了骂挨了打,甚至连维持生计的饭碗都给砸了,还落得个“臭流氓”的坏名声。
阿Q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在毫无保障的生计来源中挣扎,他不但在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也忍受着惨重的剥削,这必然注定他的一生是孤独而又贫苦的!
二、阿Q的独特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一)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产生的原因
“精神胜利法”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失败主义思潮的集中表现,是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产物,主要是没落阶级的思想意识。阿Q“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极深印记,在帝国主义扩张浪潮不断冲击和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的情形下,现实环境促使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病态心理。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原因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种因素的统一体。首先,它是处于奴隶地位的阿Q在受到社会凌辱但又缺乏现实抗争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时,而在精神上产生的一种以自我安慰和麻醉为特征的愚昧思想。阿Q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在物质上,他失掉了
土地,也无固定的职业,住在土祠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在精神上,他常常受到欺侮和嘲笑。这种生活遭遇,必然激起他对给他带来屈辱和不幸的社会力量的不满。但是,由于愚昧,他既弄不清楚造成这种境况的根本原因,更缺乏取得现实斗争胜利的正确方法和力量,因而,他走上了一条追求病态的幻想的胜利道路。同时,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是他在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下,虽不能在实际上成为有权势者,但在精神上却幻想成为有资格和力量去支配别人的一种落后思想。
(二)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
精神胜利法是在“物质关系”上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们,在精神上克敌制胜的思想与方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大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欺欺人。通常阿Q一旦被别人扯住辫子磕了响头后就会自欺欺人地认为是“儿子打老子”当别人识破了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又改口承认自己是虫子。事后他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他说:“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可见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达到极度夸张的顶点。
2、欺软怕硬。阿Q有一套处世哲学是“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
对强者不敢反抗,便在弱者身上进行报复。于是乎,他对王胡、小D蔑视,对老尼姑、小尼姑“视如草芥”,这些都是阿Q欺软怕硬的典型表现。
3、讳疾忌医。阿Q非常忌讳自己的缺点,那就是他满头长着的“癞头疮”,因此他讳说“癞”和一切近于“癞”的声音,后来则连“光”、“亮”、“灯”、“烛”都忌讳了。就连王癞胡,阿Q也只叫作王胡,可见其忌讳之深。
4、麻木健忘。当阿Q遭受到赵太爷的毒打,挨了秀才的大竹杠及洋鬼子的“哭丧棒”,他很快的就能忘却,“似乎完结了一件事”。这种对于被侮辱、迫害的麻木、健忘,使得阿Q永远陷于精神的胜利之中,不能自拔。
以上几方面,就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这种精神状态的愚昧、麻木、自欺欺人,也即如恩格师所说的是农民式的“冷漠”,这种“冷漠”是“专制主义的强有力的支柱。”
三、阿Q的革命畅想曲
阿Q具有革命的要求,这是由他的阶级地位决定的。阿Q十分贫苦,他没有家,就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地,除了一双手,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或劳动工具;更没有固定职业,到处流浪,
帮人打短工,完全自食其力。他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经济上却受着惨重的剥削,赵太爷为了剥削他的劳动,一改往日晚上不点灯的作风。他因为“恋爱悲剧”被到只剩下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在政治上,他更是没有任何地位,人们可以随意奚落他。当革命来了,阿Q发现革命使举人老爷恐惧万分,未庄一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判定“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然而,阿Q并不了解革命。首先,他对革命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造反”的认识上,他认为革命就是一帮人拿着板刀、钢鞭等呼朋唤友地相约一同去“打家劫舍”。阿Q对革命的这些认识是极其荒谬的,这也反映出他思想上的愚昧无知。其次,他把革命当作是他报复欺负过他的人和强行占有他人财物,甚至女人的卑劣手段。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特别是当他发现大嚷:“造反了!造反了!”未庄人惊惧的眼光,甚至赵太爷也得小心翼翼地称呼他为:“老Q!”时,他便开始对革命充满幻想,幻想着人们朝他下跪求他饶命的情形,幻想着将赵家、钱家值钱东西通通搬到土谷祠中,还幻想着未庄中各种各样的女人。可惜幻想终归只能是幻想,阿Q对革命的这一系列的错误认识注定了他的这场革命也只能是一场悲剧,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教训!
四、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阿Q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呢?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揭露国民劣根性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是一个长期忍受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帝国主义侵略,生产极其落后的国家。这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造成了人们目光短浅、狭隘保守、卑屈奴性、逆来顺受的国民劣根性。为了挽救国民,我国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的主体思想,也是《阿Q正传》的创作思想。鲁迅曾指出他的创作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说过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通过阿Q,“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
鲁迅笔下的阿Q,没有任何个人权利,完全处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精神上受奴役,人格上受凌辱的地位。可是他却并不觉悟,依旧固守着封建的传统思想,依旧麻木不仁的甘心做着奴隶!他又经常欺软怕硬,在强者面前卑躬屈膝,在弱者面前耀虎扬威。他有惊人的“健忘症”,可以十分自轻自贱,这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陶醉的手段,使他安于
那种充满痛苦和屈辱的奴隶生活。阿Q就像是一面镜子,任何国人拿起来照一下,似乎都能够看到自己。阿Q的屈辱性格对于中国人具有针砭的意义,鲁迅正是希望通过这个形象来惊醒国人,起来改造这落后麻木的国民劣根性,这也使得Q阿这个形象具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二)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是辛亥革命严重脱离众,缺乏众的理解和支持,具有革命不彻底性,这导致了辛亥革命在短时间内从胜利走向失败。以阿Q为例,阿Q是未庄贫民中唯一听到过革命党并亲眼见过革命党的人,但他却认为革命就是“造反”,就是“打家劫舍”,革命的好处就是可以报复他人,得到好东西,抢得好女人,可阿Q最终却被革了命!而对于这种革命结果,“在未庄是无异议的,自然都说阿Q坏,被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毙不无杀头这般好看。”这说明,革命没有宣传教化众,众是愚弱的,对革命的认识是盲目,无知和冷漠的,这样的革命必将无法胜利!
2、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妥协和封建地主、官僚阶级投机革命,借革命营私。从城里的举人老爷、知县、把总到未庄的赵大爷、秀才、假洋鬼子等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都富有反革
命的经验,更善于变化和钻营。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革命党进了县城,对封建势力毫无触动。“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是改称了别的,而且都做了革命党了。在未庄,假洋鬼子成为革命的风云人物,他还介绍赵秀才参加了革命党。这都可见原来所谓的“革命新贵”却通通都是“封建旧势力”,于是乎,城乡勾结,串通一气,维护着封建阶级的全部利益,更甚者是运用新革命力量进一步来压榨人民的利益,革命到最后却是使人民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置于今天阿Q的意义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劣根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的弱点的大暴露,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置于今天,阿Q的形象予我们的意义已不在像过去那般单一,是具有多面性可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阿Q形象一再上演。有的人在他人的痛苦中产生快感,有的人在他人的失败中享用胜利,有的人在他人遇难时麻木不仁,有的人骑在他人的头上作威作福……这些无一个不是阿Q的典型形象,但这些形象应是受我们鄙视和唾弃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