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七 华丽转身——古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之路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湖北荆州第一次质检,20)“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在的社会关系。”新中国的农村和社会改革(  )
                   
A.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B.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D.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
答案:D
解析:材料只触及农村,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则还触及城市,明显与题干宗旨不符,故A项错误;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属于计划经济的后果,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故C项错误;“新的、民主的、自在的社会关系”阐明旧的、独裁的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被打破,故D项正确。
2.(2018四川成都毕业班第一次诊断,34)下图是1952年创作的宣扬画《修造机车支援和平》。这一作品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B.“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
C.民族自决心的加强    D.传统文人画的复兴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是在1956年底,与材料中工夫不符,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来的,与材料中工夫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工夫“1952年”可知此时期正值抗美援朝期间,人民修造机车支援朝鲜和平,表现新中国民族自决心的加强,故C项正确;由图片可知其为工笔画,非重意境的文人画,故D项错误。
3.(2018新疆乌鲁木齐一模,15)金冲及说:“到1952年,不管在工业和商业中,社会主义成分不仅已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这类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这类优势地位还在不停地大幅度加强”的途径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一五”计划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材料中的社会主义成分大幅度添加不符合,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使消费材料从公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B项正确;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项错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故D项错误。
4.(2018北京海淀期末,11)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次全民参与的民歌创作高潮,民众创作出了不计其数的诗歌。如“消费竞赛当战役,干活心里乐悠悠,机器转得像闪电,要把英国落后头。”“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须半杆烟。”这一运动出现的背景是(  )
A.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D.“百家争鸣”方针得到贯彻
答案:B
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本钱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与材料中“跃进”“要把英国落后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跃进”“要把英国落后头”表明全国掀起“”运动,故B项正确;195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与材料中“跃进”“要把英国落后头”不符,故C项错误;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取得了累累硕果,与材料中“民众创作”“诗百篇,农民只须半杆烟”不符,故D项错误。
5.(2018广东广州调研,31)1953—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内地为20.4%,沿海为16.8%。“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次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景象出现的缘由是(  )
A.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    B.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支援
C.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内地为20.4%,沿海为16.8%”“基本建设投资次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可知,国家在“一五”“二五”期间侧重于内地、中西部地区工业的投资与发展,以减少东西部差距,促使工业均衡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西部工业发展情况,而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支援集中于东北地区,故B项错误;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且东西部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缓慢,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材料强调的是“一五”“二五”期间工业发展情况,故D项错误。
6.(2018河北邢台质检,16)1961年2月,中共中央重新制定了进口商品的次序:“第一,粮食;第二,化肥、农药、药品、油脂;第三,用于加工成品出口的原料和化工材料;第四,政治照顾性的物资;第五,橡胶、石油、铜、铝、钢材、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器材、工业装备等。”构成进口商品这一次序的次要缘由是(  )
A.应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困难    B.东方强化了对华经济封锁
C.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D.我国工业化曾经初步完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1961年2月”“中共中央重新制定了进口商品的次序”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初减少了消费材料的进口,粮食等生活材料加大进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内经济的困难,为解决粮食短缺而调解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重,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进口商品的次序,没有表现东方的经济封锁,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进口商品的次序,而没能阐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我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故D项错误。
7.(2018山东滨州期末,17)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75号文件指出:适当地放宽对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限制。特别是尊重消费队的自主权,量文体衣地发展多种经营,普遍建立各种方式的消费责任制,改进劳动计酬办法。这反映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推行
B.当时仍然深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C.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求
D.中央逐渐放弃集体一切制经济
答案:C
解析:材料只讲述了“适当放宽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限制,尊重消费队的自主权”不能表现普遍实行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央发布文件适当对农业消费松绑,表现了必然程度上打破了“左”倾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中央文件放宽对农村地区消费经营的限制及尊重消费队自主权,建立各种方式的消费责任制等表现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故C项正确;材料中“适当放宽”“量文体衣”等字眼阐明,中央并未放弃集体一切制经济,故D项错误。
8.(2018北京海淀期末,15)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工夫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初次零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中国发展和建设已取得的成就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展开
B.农村开始实行消费责任制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
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构成
答案:A
解析: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初次零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即1987年中共十三大符合,故A项正确;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消费责任制,与材料中“初次零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不符,故B项错误;1982年,全国人大经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材料中“初次零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不符,故C项错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构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与材料中“初次零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不符,故D项错误。
9.(2018山东德州期末,16)有学者认为,1992年南方说话“为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构成了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这次要是基于南方说话(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成绩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经典闽南歌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答案:B
解析: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92年南方说话”,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遇到发展瓶颈,在“姓资姓社”成绩上继续给予理论上的指点打破,南方说话正是在理论方面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市场与计划关系成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故B项正确;南方说话次要解决经济发展成绩,故C项错误;南方说话在总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打破,故D项错误。
10.(2018江苏常州期末,13)上面的图表是对我国新时期经济运转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的描述。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国(  )
A.市场调理已完全确立    B.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
C.对农业加大市场引导    D.放弃宏观的经济管理
答案:B
解析:21世纪初我国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故A项错误;从图表可知,农产品收买价由国家定价占统治地位到市场调理价占统治地位,表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故B项正确;C项只是B项的一个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是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经济体制,“放弃”一词不妥,故D项错误。
11.(2018湖北襄阳一模,31)1978年下半年,广东又现“逃港”高潮,仅8月份人数达6 709人,逃出1 814人,1979年春节过后又出现体性“逃港”局面,这一景象影响了(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
C.中英两国内政关系恶化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答案:B
解析:材料次要强调的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广东逃港高潮”,没有触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据材料“广东”“逃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次要是影响了以后经济特区的创办,故B项正确;材料次要强调为避免“逃港”景象而创立经济特区,而不是中英关系,也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C、D两项错误。
12.(2018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15)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消费结构。这阐明此决策(  )
A.旨在扩大对外出口贸易范围
B.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有益于带动工农业经济发展
D.保证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建立贸—工—农型的消费结构,是想之外贸带动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在1992年,与材料工夫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建立新的贸—工—农型的消费结构”可知,此决策有益于促进当地工农业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表现的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建立贸—工—农型的消费结构,没有表现保证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