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的发展史,是一个多重音乐元素互相碰撞、交汇、融合、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碰撞愈发激烈,结合也日益紧密。那么悠扬婉转的昆曲与灵动鲜明的流行音乐相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动听旋律呢?媒体在流行乐和昆曲的结合过程中又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呢?本文中,笔者将从“媒体展示流行乐和昆曲结合的魅力”“利用媒体促进流行乐和昆曲结合”“昆曲与流行乐结合的启示”等方面,对此展开浅显的探索和研究。
王晓晨关键词:流行乐 昆曲 结合 媒体导向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44-01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尊重音乐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学习借鉴现代流行音乐的优点,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对传统音乐进行改革,为我国的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媒体在昆曲与流行音乐结合的过
程中,担任了重要的媒介和载体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视野的开阔,帮助其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媒体以促进昆曲和流行音乐的结合,展开浅显的探索。
1 媒体展示流行乐和昆曲结合的魅力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当代,回归传统音乐文化,从中汲取优秀成分,创作出更好的音乐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这也造就了昆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媒体是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媒介,近年来,大量昆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而成的优秀作品通过媒体被人们熟知,例如,“羽果乐队”所创作的《春晓》及由著名歌手王力宏演唱的《在梅边》,均被大受人们喜爱,并被人们广为传唱。婉转悠扬的昆曲与各种西洋乐器打击而出的灵动音符,相互交融汇聚成一曲动人心弦的美妙旋律;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薄施粉黛水袖长甩的昆曲表演者,与纷繁多样的西洋乐器共同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画作。昆曲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音乐表演形式,给予人们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是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的完美结合,而昆曲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完美的合作,会使得表演会更加精彩。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龚隐雷曾说:“最传统的和最现代的糅在一起,糅合得好,就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和艺术形态。”如今,这种将昆曲与流行音乐结合,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谱写人间动听音乐的事例不胜枚举,笔者经常在课堂中为同学展示此类音乐,希望能在音乐创作与创新上给予同学们启示和指导。
2 利用媒体促进流行乐和昆曲结合
教师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在高中音乐课堂中采用多重音乐元素结合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笔者时常鼓励学生在课下多观赏昆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音乐会,希望学生通过音乐鉴赏,学习该曲目的创作特点和优点尝试自行创作,并善于利用媒体手段分享给大家。例如,有的同学就曾尝试将传统昆曲曲目《牡丹亭》加以改编,在婉转的曲调中融入小提琴悠扬绵长的乐调,创作出更为华美动听的旋律。笔者鼓励该学生把自己创作的曲目通过网络、、K歌、微博等媒体平台分享给别人,令人欣慰与惊喜的是,该曲目受到了人们的大量点赞和纷纷转发。通过媒体的传播,更多的人能够领略昆曲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魅力。
媒体的存在对流行音乐和昆曲的结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笔者希望人们可以更好地
利用媒体,尊重音乐的多样化,多多借鉴流行音乐的优点对传统音乐做出创新,促进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融合,创造出更多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的音乐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3 昆曲与流行乐结合的启示
昆曲和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一种新型的音乐创作趋势,即现代音乐和传统音乐的碰撞融合,在保留昆曲传统韵味和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新鲜的流行元素,将其改造成更为现代人接受和喜爱的音乐形式。这不仅仅是音乐史上的伟大创举,更是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发展现代音乐元素的重要方式,此过程,更是体现了音乐原创人的智慧和心血。未来音乐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原创者钻研新型音乐形式,大大尝试,勇于创新,善于从传统音乐中汲取养分,为优秀的音乐底蕴中融入新鲜元素,为我国乃至世界音乐领域增添更多美妙的旋律。
4 结语
总之,时代的发展为昆曲和流行音乐的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
者认为教师在此基础上应倡导学生学习借鉴现代流行音乐的优点,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对传统音乐进行改革,为我国的传统音乐注入新的活力。昆曲与流行乐的结合便是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美丽火花,这为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的音乐形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相信今后此类创新会愈来愈多。
参考文献:
[1] 冯华.2004年流行音乐学院专家论坛[N].综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
[2] 王黎平.浅谈电影音乐审美的多元化[J].电影文学,2010.
[3] 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