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卷第 2 期 2021 年 4 月V ol .37,No .2 Apr .,
2021
凸显漕仓文化特,打造休闲文旅小镇
刘耀辉
(德州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收稿日期:2021-03-30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运河德州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20LYJ04)。
作者简介:刘耀辉(1972-),男,山东德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兼及运河文化和德州 地域文化研究。
德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93届毕业生。
摘 要:德州北厂运河休闲文旅小镇,坐落于京杭大运河四大粮仓之首的德州北厂漕仓遗址上。运河小镇文化积淀深厚,以漕运、仓储、官衙、兵营、宗教、民俗和商贾文化为代表,特鲜明,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北厂小镇;漕仓特;文旅;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G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44(2021)02-0078-04
德州运河休闲文旅小镇是德州市政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于2017年11月专门批复的特小镇建设项目。由德州佳纳集团发起并实施,项目坐落于拥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称号的漕仓遗址——德州北厂。小镇项目以北厂漕仓遗址为核心,以历史悠久的德州运河文化为依托,立足历史上北厂漕仓、官衙、兵营、宗教、民俗和商贾等文化资源积淀,打造集“文化复兴、旅游休闲、商业支撑”三大特为一体的运河休闲文旅小镇,重现德州北厂运河漕仓昔日繁荣。
一、抢抓机遇,将运河休闲文旅小镇规划建设纳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公园建设”战略总体规划
之中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德州作为运河沿线节点城市从此拥有了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杭大运河建设作出了“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好、传承好、利用好”[1] 的重要指示,成为我们进行大运河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总指针。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9年国家又提出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任务。德州作为运河沿线城市,有长达141公里的运河沿线,沿线历史文化遗迹、遗产众多,运河生态景观和人文资源丰厚,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应该有规划合
理的项目生根,也可作为德州运河文化开发新的亮点和突破点。佳纳房地产集团前期规划的漕仓遗址公园水休闲娱乐公园、古典风情商业街等项目,正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带和国家公园建设有不谋而和之处。应当说德州运河小镇项目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如果乘势而上,运河小镇建设不仅是一项民心、民生工程,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文化工程。
二、德州运河休闲文旅小镇是块“风水宝地”,应充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德州运河小镇作为漕仓重镇,是块“风水宝地”。自1129年金代设将陵仓开始,历元代陵州仓,明清的德州水次仓,至民初,绵延近千年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运河水断流、断行而导致漕运不再。由于多个年代叠加,这一漕运、仓储重地,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运河文化载体。只是随着时间的
流失,近百年来这所小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殊不知,因漕运和仓储兴起的北厂村,曾经是明清时期德州城区最繁华的三大街市之一:北厂、二郎庙、桥口街。州城人传为佳话,“先有北厂,后有德州城”。自从漕运以来,这所千年古镇名村,从北京到余杭,斐声运河沿线。作为运河沿线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四大粮仓,德州乃“出京第一仓”,远远高于其他粮仓,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粮仓”。据《德州志》记载,当时德州仓辖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漕粮交到
第 2 期79
仓口。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占运河四大粮仓之首。[2]由于仓储的繁荣,带来了德州城的繁华。德州明清时期成为全国33个重要工商业城市之一,北厂的繁荣功不可没。而北厂街曾经的商业繁荣,有过“德州是北厂人的德州,北厂村是德州人的北厂街”这样自豪的说法。
三、运河休闲文旅小镇蕴含丰厚的运河文化资源
(一)漕仓和府衙遗址
遗址本身就是历史文物遗迹,具有文物价值。从金代“将陵仓”——元代“陵州仓”(后改为陵州仓)——明代“广积仓”(“水次仓”)都在原址建有仓廒和漕运衙门。水次仓又称广济仓,是在旧陵州仓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有户部监督分司管辖,有粮仓80座,共800间。仓廒区的库房均南北相对排列整齐,每十
西藏温泉间库房为一连,每连都设有一个正仓门和后仓门。每连库房按照仁、义、礼、孝,博、厚、高、广,明、圣、中、和等进行编号。“各仓门以致仕武官二,率老幼军丁十人守之,半年一更”[3]。可见当时该粮仓是何等的规模了。北厂水次仓收征、储存规模,除济南府所属69个州县,其中四州26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德州仓口,还负责征收、储藏、转运河南、山东两省的漕粮,另外,接纳来自淮、徐、临等水次仓转运来的漕粮,然后由卫所士兵将其押运到通州。故北厂有“钱粮都会”、“天下粮仓”等美誉称号。除了仓廒,还有管理漕运和仓储的衙门,其行政级别甚至高于知州。譬如户部监督分司衙门是德州最高的行政衙门(四品大员充任),出行都佩戴老虎牌,故今仍有“老虎仓”名号的记录。据记载该衙门修得富丽堂皇,路南是高大的迎门牌坊,衙门里除了古典式的前堂、后堂和馆舍外,在明成化年间还修了三座园亭,分别为“浥清轩、三友阁和濯缨亭”,士大夫们常在此题词吟诗。到了明 正德年间,他们又在衙门外竖起过两座过街牌坊,名曰“公廉坊”、“忠爱坊”,成为德州城为数不多的三座牌坊同立之地。另外,还有济南府兑粮公馆署、山东督粮道署、漕运公馆署、户部监兑分司署等等,这些关于运河漕运的府衙的建制、规制、形制、功能分区等都成为漕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挖掘,有代表性的可以重建,成为运河漕运文化的载体。
(二)十二连城遗址
为拱卫漕仓,在北厂周围建有“十二连城”,俗称十二连营。据1935年《德县志》记载:“德州城北二里许,土垒十二所,周方数里,绵亘连峙”[4],“明建文元年李景隆将兵五十万众讨燕(燕王朱棣),都
督韩观筑十二连城以护北厂仓储”[4],即十二连城也。据史料记载,“靖难之役”中,德州城先后筑起鲍家营、王家营、夏家营、肖家营、顾家营、何家营、屈家营、白贺营、钱家营、哨马营、边家营、陈家营等土城,号称“十二连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德州官仓的安全。明代德州十二连城(营)其迹久湮。正是在这块地盘上,叔侄俩为争夺皇位,官军和燕王军队展开“拉锯战”,形成的后世广为传说的“靖难之役”、“燕王扫北”的故事。这场战争,最后以燕军大胜,明军大败而结束。战争之惨烈,危害之大令人痛惜。由此拉开大明王朝一次一次从山西洪洞往山东、河北等地的移民迁徙,造就今天德州村镇格局和生生不息的人口布局。随着时空流转,后来在这片遗址诞生了德州十景之一——空营夜月,每年农历三月初九,老德州的百姓都会来这里登高踏青。诗云:“雉堞空颓野迷,王师从此驻轮蹄。渺渺浮云空聚散,离离野黍自高低。关情最是源头月,五(疑为午,但原文如此,著者注)夜依然照古堤。”[3]田雯曾赋诗:“连城城北十二城,村墟草木皆甲兵,当年靖难戎做马,旌旗斜卷安陵郭”[4]。
(三)繁荣的商业和宗教文化
北厂街是漕仓码头所在地,是运河沿线远近闻名的繁华盛地。其街道宛似一张弓,由东北街和西南街组成。河道内风景繁华壮观。船桅如林,满载漕粮的官船,南来北往的商船,雕龙画栋的游船,竹棚盖榭的客船,穿梭如织,联结而入,鱼贯而上。这些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过时,大多需要停留,乘船的人们会上岸休息、消费。作为码头的倚踞地,北厂街上商铺、酒肆林立,游客如织。卖日用杂货的游
7.14是什么情人节?商走贩的吆喝声,此起彼应。正所谓“日中贸易物聚,红氍碧碗堆成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管相喧阗。”[5]一派通都大邑的气魄。运河堤岸上更是文明遐迩的风景线,有诸多的名胜古迹,龙王庙、奶奶庙、关帝庙、大王庙以及后来的天妃庙。最值得称道的是“明皇大戏台”,矗立在运河岸边,乾隆六十大寿,命全国各地的戏班进京调演,尤其是著名的“三大徽班”和“汉调”均在德州演出,每年陆陆续续来此的戏班子数不胜数,南方的剧种几乎无一不在此展示献艺,再加上一年之中的各类庙会,据当地老人说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三泰山奶奶庙会,从早到晚,烧香还愿的、祈神求福的络绎不绝,真是“神龛起驾游仙山,百朝来拜贺新春”。庙内旗、牌、伞、扇,锣鼓齐鸣,丝竹管弦,弦歌不断。总之,位居四大漕仓之首的德州漕仓和北厂街当年的盛况,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只可惜运河
刘耀辉:凸显漕仓文化特,打造休闲文旅小镇
80德州学院学报 第 37 卷
断流致使其失去了旧时的繁华。如何重整雄风,恢复旧日的商业繁荣是摆在我们今人面前的一项时代课题。
(四)天然的运河廊道生态资源凤凰花开的路口歌词
德州运河流过市区以后,自北厂段至第三店这一段河道走向基本没有改变,自从隋大业四年(609)
开凿以来基本保持原真性、原生性,属于隋代运河的典型故旧风貌。运河河道九曲十八弯,充分展现了古人采取的“三弯抵一闸”的河工技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这段运河长堤由于离市区较远,大堤两侧护堤林木保存基本完好,俯仰大堤上空,天然护堤林虬枝横逸,交错相依,形成天然生态廊道,伴之大堤两岸的护坡浅草,漫步其上,沧桑古朴,僻静悠远,是休闲、健身、写生、游玩的好去处。
(五)碑刻和书法文化
德州四高碑是北魏时期高氏皇族的大型墓出土文物,分别出土于德城区二屯镇的第三店村和胡官营村,与北厂相距很近。它们分别是高湛、高贞、高庆墓碑以及高道悦夫妇的墓志铭,“四高碑”体现北魏时期特别是魏碑楷书的书法艺术特点,其中高贞碑在我国碑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和北朝的张猛龙碑、洛阳的龙门二十品并称为北魏时三大名碑。莫友芝在《金石笔石》中说:“是碑为石刻之最整峭,与张猛龙一石同在正光时,可成双绝。”[6]高道悦墓地现保存基本完好,其墓志铭记载高道悦曾经是北魏孝文帝心腹重臣,曾为孝文帝改革出谋划策,属于孝文帝智囊人物,其个人成就值得进一步挖掘。“四高碑”无论是对于书法史研究,还是对北魏时期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四高碑”原碑都已收藏于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
篆刻大家刘淑渡(1899-1985)是从北厂走出的文化名人,在现代书法篆刻史上有重要地位。北厂开
发运河小镇必须挖掘这一乡贤的重要文化价值。刘淑渡先生系我国著名的女篆刻家、中国女性篆刻艺术开拓者和“女子篆刻家”先驱(齐白石语),被称为“中华当代女子篆刻第一人”。[7] 刘淑渡先生热爱家乡,对故乡情深义重。生前她虽久居京城,但一直惦念着家乡的发展,与家乡交往频繁。她精心操刀篆刻“家在德水之阳”的朱文印章。先生以“德水”代替家乡,以示永远的牵挂。临终前,刘淑渡先生将平生所得稿费、奖金1.28万元(当时是一笔巨款),委托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转捐给故乡山东德州市作为妇女儿童福利事业费用,表达她对故乡的一片真情。德州人民用这笔捐款兴建了“德州市儿童乐园”。
四、德州运河休闲文旅小镇文旅项目建设规划设想
(一)项目建设必须建立在高水平的规划方案基础上
一是规划必须建立在合法依规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国家和山东省出台的《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导则(试行)》等文件精神,按照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规划方案以及核心监控区、城市建成区、滨河生态区建设边界规定,在允许范围内规划建设。规划项目严格落实遗产影响评估制度,实行土地储备和开发建设中的考古前置制度,妥善处理好开发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方案设计前要广泛听取地方政府、地域文化专家和项目方的建设意见,充分酝酿讨论,保证方案意见统一性和方案的可行性。然后交付设计专家团队进行设计,最终拿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实施方案。
(二)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公园建设,积极谋划漕仓主题公园和博物馆
抢抓机遇,借助于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公园建设的战略布局,政府、企业一定审时度势,结合漕仓遗址的历史条件,提前谋划,合理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的争取项目。一旦项目成功,运河小镇的建设将会如虎添翼,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民生工程蝶变为有利子孙的文化千秋工程,意义非同寻常。另一方面,规划建设德州运河博物馆,收集和展放有关德州运河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漕运文化和商贾文化,采用虚拟现实、全景展示、历史文化纪录片等形式展示德州运河文化风貌。例如德州运河博物馆内部可设立专门的多媒体大屏幕影像演播厅。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将运河历史故事、传说,譬如“燕王扫北”、“十二连营”、“皇帝巡游”、“仕宦名流”等故事,还有“码头渡口”,“千帆竞渡”,“仓储漕运”,“庙宇瓦肆”等难以复原的历史场景,通过数字合成技术,再现运河盛景。也可整合北厂村现有民俗馆的资源,建设民俗文化展厅。唤醒运河文化记忆,留住乡愁。
(三)适当恢复有代表性的漕仓衙门老建筑,彰显德州漕仓文化特
古建筑复原。建筑能唤起人们的记忆,也是一所城市文化记忆的见证。基于资金问题和现实问题,也并不是每一个古建恢复重建,要有代表性、选择性地建设。运河小镇的建设应与德州运河现状、漕运历史相符合。一是适当古建的复原,尤其是那些还有明确遗址、遗迹的,代表德州运河文化特的,如德州水次仓,德州卫衙署等。曾经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
曹查理的三级第 2 期81
称号的德州水次仓及其管理衙门——德州督粮道府衙或户部监督分司,从建制到内部运行管理都包蕴深厚的漕运文化,作为有代表性漕仓府衙古建筑的复原,应是规划建设的重点,是最为核心的复原景点。漕仓衙门建成后可以直观地重现漕运官衙建制和运行管理情况,陈列展示相关资料、文物,甚至借助数字化影像技术,恢复“天下第一粮仓”的盛景。
(四)恢复建设“明皇大舞台”,以《靖难之役》为故事素材,排演大型情景剧,穿越时光隧道,增强历史体验感
文艺演出彰显一个地方文化活力。首先,模拟建设“十二连营”剧场或演出舞台,深入开掘“靖难之役”历史文化,排演大型情景剧,表现那段叔侄为争夺皇位而发生悲惨、凄婉的战争场面,让人们从中认清战争不义,珍惜和平岁月美好,提高历史辨识度。另外,充分利用“明皇大戏台”,排演具有历史欣赏习惯的京剧、河北梆子、一勾勾地方剧种、木板大书等运河特的民间曲艺,排演最富运河文化特的运河号子等等。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体验,地方戏曲的欣赏,民间乐器的聆听融为一炉。
(五)接续传统,打造运河文化主题餐厅和小吃一条街
北厂街过去有三大饭庄,三盛园、聚丰楼、鸿盛楼,汇聚南北风味,有满汉全席,清真八大碗、四盘
六碗。诗人冯廷櫆有诗说:“闻香马不行,知味人停舟,如若打此过,后悔没住宿。”[7] 北厂走出名厨张七凤凰和其子张鸿林,烹饪技艺享誉州城。德州发达的饮食文化,与北厂街张氏父子及其众多徒弟的影响和传播密不可分。为继承饮食文化传统,恢复昔日北厂街的饮食文化辉煌,要规划建设运河文化主题餐厅,凸显运河餐饮风味。同时建议打造小吃一条街,精选德州特小吃落户经营,以特饮食文化吸引游客。
(六)借助大运河文化带,漕运主题公园建设,规划篆刻家刘淑度纪念馆和历代文人雅士题咏德州运河文化的碑林
规划建设“北厂街”走出的文化名人——篆刻家刘淑度纪念馆。纪念馆应以展板、文字图片形式介绍主人一生求学、工作经历以及篆刻书法艺术成就。展室不宜太大,目的在于向观众展示乡贤文化名人,引起自豪感,激发参观者内心学习动力。明清以来,德州是文化高地,民国初年的文字训诂学家胡朴安先生称德州“人文飚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8]。“金台十子”中的田雯、谢重辉两位文学大儒,因为文人交游,唱和频繁,题写了大量咏歌德州运河沿岸河坝、渡口、饮食、风物、楼阁的名诗歌佳联。为传承诗歌文化,活化记忆,可建设一个碑林长廊,将历代文化名人题咏佳联,邀请著名书法家录写勒刻于碑。另外复制四高碑,一同陈列。展示书法文化和运河文化遗韵,提高文化品位。
(七)借力国家非遗苏禄王景区,与运河世界遗产(德州运河申遗展示段)强强联合,抱团发展运河
小镇毗邻苏禄王墓,借助这块国家级文化遗产,做足文章,整合资源,打造东南亚异域风情园,实现抱团发展。充分挖掘世界物质遗产——德州运河申遗展示段的独特价值,北厂到第三店这段九曲十八弯的运河廊道具有原真性、原生性和生态价值、河工文化价值,将德州运河这一廊道价值,有效利用起来。设置好旅游指示标志牌,挖掘呈现运河文化故事,保护好生态环境,是运河小镇借鸡生蛋的好策略。
千年大运河,塑造了昔日繁荣的北厂与德州。历经千年,北厂运河小镇的建设,必将弘扬运河与漕仓文化,重新演绎运河历史的繁华画卷,将北厂打造成为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 郑民德. 大运河与中国历史[J]. 档案与建设,2019(12).
[2] 王宪贞. 明清漕运.运河诗话[M]. 北京:线装书局,2018.
[3] 德州志(明嘉靖七年)(1528) [M].
基督教新年祝福语[4] [清]田雯. 长河志籍考[M].
江苏电信宽带查询[5] 张秉政,编著. 运河·中国·隋唐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下) [M]. 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
[6] [清]莫友芝,编. 金石笔识(1卷)[M].
[7] 德州北厂村志[M].
[8] 王守栋. 古州城市井风貌与民间文化[M]. 青岛:中国海洋 大学出版社,2018:8.
刘耀辉:凸显漕仓文化特,打造休闲文旅小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