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学习心得体会5篇
《细节的力量》读后感1
一是,这是一部“新中国史”。本书是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专门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以来,直接定位新中国史的原创著作。
二是,通过历史细节讲述新中国的初心故事。细节看似微小,实则意义重大;细节是最生动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这就是细节的力量。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党史研究工作,担任中央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党史基本著作撰写。本书从史料出发,在档案里细节,重细节、重考证,在书中,能够看到大量当时的报纸报道,看到很多当事人的口述,看到共产党人的斗志昂扬精神和智慧,看到新中国如何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生活感悟短语
三是,图文并茂,具体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保证作品学术性和严谨性的前提下,作者采用故事的笔法辅助史料叙事,使得本书虽有大量的史料,读来却毫不枯燥,甚至饶有趣味。同时,书中包含的80幅左右历史图片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史实。
出版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专门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学好党史、新中国史,从中汲取丰富滋养,厚植发展基础,能为妥善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断注入历史智慧,增添精神动力。
《细节的力量》读后感2
在开国大典筹委会确定的三项议程中,无论哪一项,首要的问题都是选定场地。最初选择场地时,曾考虑到天安门广场和西苑机场两处。经过周密对比研究,最后选定了天安门广场。
柯震东的资料
天安门广场原本是皇家专用的一块禁地,是不许老百姓通过的。开国大典前的天安门广场,
就是中华北门及其东西两道南北走向的红墙之间,直到金水桥前凹形的空场,其南北长百余米,东西宽七八十米,远没有现在这么宽大。
8月9日至14日,北平市举行第一届市民代表会议,会上作出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决议。遵照这个决议,北平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制定了天安门广场整修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项:一是,整修广场场地供众集会用;二是,修补东西长安街道路供游行的众队伍和阅兵式军队通过用;三是,粉刷天安门城楼;四是,在天安门广场最适合的位置设计并修建与天安门城楼顶一样高的旗杆,供大典时升国旗用。四项任务中的第四项为重中之重。全部整修工程必须在9月完成。
整修天安门广场场地,主要是靠北平市各界众义务劳动实现的。共青团北平市委筹委会和北平市学联,要求各校在9月10日星期六下午组织4300名学生到天安门广场义务劳动。消息在报上和各学校一公布,两天时间内,就有18000人报名。各校只好采取抽签办法决定谁能参加。9月10日15点,劳动开始。在广大学生的影响下,北平市各界众纷纷来到广场,参加义务劳动,广场很快就旧貌换新颜了。
修建旗杆是整修广场工程四项任务中的重点,完全由专业人员承担。市建设局相关技术人
员主持这项工程。当时提出要求:国旗自动升降,升旗时间要同国歌演奏时间相协调,国歌奏完,旗升到顶,并自动停止。原来,设想旗杆要与天安门城楼顶等高,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时间紧迫,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作些变更。
技术人员到自来水公司选了四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用钢管,套起来焊接到一起,只能做到22.5米高,报经上级批准后,按这个修建。施工人员日夜加班,靠搭脚手架,把22.5米高的旗杆树起来,在底座上固定牢,同时安好了自动升降装置。在装上旗杆前,对这套装置进行了仔细认真的调试,基本做到了正常运行,时间上也符合要求。
为了能在天安门城楼上操纵升旗开关,他们又在修补天安门前东西长安街道路时,预埋了一根横穿马路的钢管,导线通过钢管横穿马路,沿金水桥越过金水河,从城楼东南角引到城楼中央,在那里接上一个开关按钮。经过多次试验,确认自动装置运行正常了,施工人员才撤除了旗杆四周的脚手架。
9月30日,在正式启用前,技术人员作最后一次试验。没想到的是,旗子升到顶了,马达还在转动,结果旗子绞到杆顶的滑轮里撕破了,卡在里面退不下来。这时,脚手架已经拆除,无法修理了。
这下,可急坏了大家,马上向建设局领导报告。很快,调来了组建不久的消防队。可消防队架起的云梯比旗杆顶还低好几米,根本够不着。这时,有人急中生智,提议来两位善攀高、颇有些名气的搭彩棚的高手。他们到现场一看,二话没说,冒着危险从云梯爬过去,再攀到杆顶,把旗子从滑轮里取了下来。
技术人员又连夜进行多次试验,直到10月1日凌晨,终于有把握保证升降装置正常运行了。但是,他们还是怕“万一”再有意外。经报请大典指挥部批准,又准备了一套保障措施,即:开会时,让一个人守在旗杆下,万一再发生旗子升到顶自动装置不停的情况,便立即手动切断电源使升降装置停下来;另一个人守在天安门城楼安装开关电钮的三脚架边上,以便从技术上保障升旗顺利完成。
形容难过的四字词语《细节的力量》读后感3
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伟大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新的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举世所瞩目是理所当然的。
为了这一盛典,各项准备工作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训练参加阅兵仪式的各兵种部
队,准备好要放的礼炮、礼花,城楼和广场的会场布置,保证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顺利升起,以及组织30万众参加有条不紊地参加庆祝,所有这些都自上而下层层有专人负责,而且不断检查。直到10月1日天蒙蒙亮时,周恩来还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作最后的检查,然后又来到广场审视了整个布局。
解绑手机号
这一天,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八盏宫灯,八面巨大的红旗迎风飘扬,使古老的城楼焕发出媚人的青春。当时还没有电梯,登上城楼,得一步一步迈上那古老的台阶。每一个登上城楼的人,都是那么意气风发,心花怒放。
1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正式开始。广场上军乐队奏起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与此同时,鸣礼炮二十八响。接着,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所有这一切,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现场直播传遍了神州大地。这还是新中国第一次进行这样的现场直播,担任播音的是当时最优秀的播音员齐越和丁一岚。如今,重放当年的录音,还能听到丁一岚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国旗已经上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
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大地上。”
羊肉饺子馅《细节的力量》读后感4
密林般飘扬在高空的红旗,无数红的五星灯、圆灯、各种兵器与镰刀斧头,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万岁”的巨幅标语下标志出人们一致的强烈愿望:要巩固自己的祖国与人民政府。所以,在朱总司令检阅人民的海陆空军部队与这些部队在会场中心举行分列时,众中涌起了同样狂热的欢呼。整整两个半钟头的检阅,许多人连坐也没坐一下。电影机、照相机、望远镜和几十万双眼睛,一直集中凝结在受检阅的部队身上,生怕看不清或漏过任何一个可以看得到的武器与战士。
刘雯为什么叫表
人民的武装部队两个半小时的检阅,给予人民的是更加坚固的胜利信心。我国年轻的海军部队与空军部队,第一次公开地列队出现在人民领袖和广大人民的面前了。海军陆战队整齐的步伐、焕发的精神,使人坚信他们既然从无变成有,必将从小变成大。随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鼎盛,我们会建设起一支强大的海军。空军成列成队地飞过会场的上空,人丛中帽子飞舞起来,手巾挥舞起来,手里拿着的报纸和其他物件都飞舞起来。人们随着军乐队奏出的《解放军进行曲》的响亮节奏拍着手,合着拍子,发出这样那样的声音,几十万
的脉搏同速地跳动。
步兵部队、炮兵部队、战车部队与骑兵部队以等距离、等速度整连整团整师地稳步行进,是检阅中历时最长的一段,一直顶到太阳西下。但是,人们不厌其多,不厌其久;人们互相询问着:“这是什么炮呀?”“这是什么人呀!”每个人都把别人当成全知者,想更多地得到对自己部队的知识。指挥台上久经战阵的军官们向身旁的非部队人员不断地解答着:“头两辆并排的小吉普车是指挥员和政委,后两辆是参谋长和政治主任,后面一辆是旗兵,这队野炮是日式九零野炮,能打三十华里,这是美国的十五生的大榴弹炮,这是中型坦克,这是装甲车营,……”所有摩托车与战车、炮车……都是油漆了的,装了红星与八一字样,轮子一圈白,颜壮美而一致。这是人民的战士们加意装饰了的。
往西长安街看,不知部队已走出多少里;往东长安街看,不知还有多少里长的部队准备走进会场来,人们越看越振奋,觉得自己祖国的武装力量已是如此地强大。骑兵部队的许多连队最后以极整齐的五马并跑经过主席台前时,激起多次的热烈鼓掌。不仅跑的齐,而且马的颜也是以各个连队为单位,要白全白,要红全红。最后一队骑兵跑过去的时候,天安门紫壁上的太阳灯、各灯光在黄昏里开始发亮,人丛里的灯笼火把都点着了火,全场一
片火光红浪;爆花筒向高空成成地放出红、绿、雪白火球,拉着无数美艳的火丝,回头下降,劈劈啪啪响成一片。东西长安街上夹道的人,开始围观提灯游行的漫长行列,交互地喊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万岁”的欢声。
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细节的力量》读后感5
为了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这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的诞生,中共中央拟于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中共中央对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十分重视。1949年7月1日纪念党的第二十八个生日后,就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彭真、林伯渠、、李维汉任副主任。经过充分讨论研究,拟定开国大典由三大议程组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2)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3)人民众游行。
9月21日至30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了极其民主而和谐的气氛。从《共同纲领》、政府组成,到国名、国旗、国歌、国徽,
无不是经过反复的讨论,按会议程序表决通过的。
新政协筹备会组织条例中原本提出的是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直到最后一天的讨论,清华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张奚若提出质疑。他和几位老先生都觉得这名字太长,不如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了“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焉有人民而不民主?何况,“民主”一词democracy来自希腊文,原义与“人民”相同。于是,经过讨论和表决,终于采纳了这个提议,确定新中国的国名叫“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