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中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卷面总分:120  考试形式:闭卷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 名句默写。(10分)
1)工欲善其事,                                            (孔子《论语》
2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
4                      ,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5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七律·长征》)
6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                    ,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而王安石在
飞来峰上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感慨,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7)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的行为准则。爱国,在文天祥笔下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赤胆忠心;在杜牧笔下是“,                ”的悲愤忧虑;在陆游笔下是“僵卧孤村不自哀,                  ”的矢志不渝。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ju创建文明城市内容50字àn      恋的岁月;亲
情是一幅绚丽的画,描绘着瑰      丽的诗篇;                              亲情是一首缭亮的歌,演奏着和谐的乐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juàn                 
2)句中画线处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1分)
          改为         
3仿照前后语句,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同桌的循循善诱下,小明渐渐迷上了电脑游戏,到现在已难于自拔。
B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在“2014苏州月·中华情”晚会上,人们听了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乡恋》,不由得触目伤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盐城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
C. 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 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 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5.名著阅读。(6分)
1)下面三句话分别是保尔对谁说的,请选择相应人名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保尔对    说:“等太平的时候,我一定要作一个电工。如果你不拒绝我,如果你对我的爱是真诚的,不是儿戏的话,那时我愿作你的好丈夫。”
保尔对    说:“我用牛虻的方式处理了我对你的感情。”
保尔对    说:“现在,我把我的友谊和爱情献给你。”
A. 达雅    B. 冬妮亚    C. 丽达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3分)
从这一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保尔在创作这部书的过程中经历过怎样的磨难与波折?(3分)
                                                                               
6.综合性学习。(9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学校围绕“八礼四仪”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真情劝告。“游览之礼”是“八礼”之一,其目标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若有一名同学在八达岭长城上涂鸦“到此一游”的文字, 你作为旁观者将怎样劝说他呢?(3分)
                                               
【活动二】图标介绍。为了宣传“游览之礼”,学校拟
准备出一期“游神州,显文明”的板报,某同学收集到
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徽标(见右图),请用简洁的文字
介绍图标的内容。(3分)
                                                       
【活动三】迈入青春。“青春仪式”是“四仪”之一,学校在“过好14岁生日,迈好青春第一步”的主题活动中,安排了“聆听箴言,感受成长”的环节,当你展开爸爸(妈妈)为你写的亲笔信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请用一段文字,写出你当时的心理活动。(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3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7—8题。(6分)
【甲】钱塘湖春行                        【乙】春题湖上
白居易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7.请描绘【甲】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示的画面。(2分)
                                                                                 
8.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春景,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写景上的异同。(4分)
同:                                                                                       
异: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9—12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苏轼《方山子传(节选)》)
【注释】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宗:尊崇,敬仰。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⑦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9.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相与步于中庭                        2)月入户                    
3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4)适见焉                     
10.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相与步中庭  晚乃遁光、黄间      B.怀民未寝    方山子矍然
C.欣起行      终不遇              D.遂承天寺    问余所以此者
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