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卡尔·马克思诞辰190周年,也许这位伟人自己也始料未及: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肆虐欧洲、蔓延全球,他的鸿篇巨制《资本论》再度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经典。 据外电报道,专门出版学术著作的德国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称,今年他们售出的《资本论》已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3倍,并可能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物。金融危机使《资本论》在欧洲许多国家受到追捧。重读《资本论》的不仅有青年知识分子,还有银行家、经理和政要人物。被金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德国财长布吕克自称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法国总统萨科齐正在研读《资本论》,甚至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也发表评价说:“长久以前,马克思就窥探到了资本主义的运转之道”。《资本论》骤然热销现象,的确发人深思。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西方某些“现代”经济理论无疑也和次级债券及其衍生品一道严重贬值了。这不能不说是“现在马克思绝对火”的重要原因。上世纪,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分别经历30年代大危机和70年代滞胀的两次证伪之后,重新汇成主流。其后,放松管制、私有化、打倒公有制的新自由主义得以在全球大行其道。这类理论,不仅无法解释危机的由来,甚至可以说这场危机正是肇起于它们的推波助澜。这样,“那些逐渐认识到新自由主义并不能带来所谓幸福”的西方人,不能不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求智力支持。 马克思绝非仅是19世纪历史的见证人,也始终是真理前行的“同时代人”。他早就洞悉了资本主义进步作用中包含的历史过渡性,科学揭示了各类经济危机的病根。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的剖析充分肯定资本主义“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另一方面,他也指出,恰好是资本的弊端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其周期过程是:谋求最大利润——科技进步——个别资本获取超额利润——科技进步普及——超额利润消失——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如此循环往复,显现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在马克思看来,贪婪和不劳而获永远是资本的核心价值观,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与生俱来,是一种制度病、基因病。谋求最大利润的冲动,使“所有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试图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马克思的名言“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发展——不断地和现有资本增殖的有限目的发生冲突”,100多年来已被历史反反复复地证明。 当今之世,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比马克思在世时有了很大不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中虚拟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病仍会顽强地表现出来。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搞了一大堆所谓金融衍生产品,五花八门的债券,归根到底,就是玩的“试图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把戏。早已负债累累的一些美国人以为靠着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就可长期过着滋润的日子,而那些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也一度令人不假思索地艳羡、追捧。那么,虚拟经济的繁荣是否仍会潜隐风险?打开《资本论》第三卷,会发现马克思的很多话就像是今天写的。 虚拟经济的主体是生息资本运动基础上产生的虚拟资本,马克思把它的实质看作收入的资本化:资本×利率=收入,是“父生子”;收入/利率=资本价格,是“子生父”。由此,许多原本不是资本的东西就被虚拟为资本了。马克思精彩地论述了劳动力是怎样被虚拟为人力资本的,还把银行资本包括股票、债券等都归结为虚拟资本。虽然他所在年代距现代虚拟经济十分遥远,但他对资本价格背离价值而泡沫化,对货币资本会远远大于现实资本,对市场可能演变为,导致金融危机的论述,已经把虚拟经济的内生逻辑揭示无遗了。而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2000-2001年美国IT泡沫的破裂,乃至于当前由次贷危机蔓延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不过是这一逻辑导演出的多集连续剧罢了。这就告诉我们,不管现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多大变化,只要它的根本导向还是“以钱为本”的,并且一部分人赚钱发财总要以绝对或相对减少其他人的利益为前提,那就注定要出毛病,出现形形的危机。</P< p>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现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资本论》虽说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资本论》的热销,表明西方人已开始进行制度与理论的对比和反思,我们也需要这种反思。德国《世界报》近日搞了一个调查:资本主义是什么?50岁的花店老板波奈说:“资本主义就是放大的榨取,缩小的给予。”科隆的亚当说:“资本主义就是一些人剥削很多人的体制。”路透社专栏作家贝恩德写道,“我们熟悉的资本主义正在死亡”。当然,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在为资本主义出路,对其濒临破产的金融信用体系进行大修,实用主义地求救于马克思,借助社会主义的“钟馗”打鬼,但他们绝不会真正与资本主义再见。我们自己的反思自然也应该是多视角的。这些年,我们似乎比较热衷“资本”,而对《资本论》揭示的基本原理却有所淡忘。在有的同志那里,凡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不问青红皂白,一好百好,顶礼膜拜,而对自己的制度和主义则看得一无是处,甚至妄自菲薄,这显然是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其实,玩“资本”可以,但玩成了“主义”,搞“资本崇拜”就会遭殃。当然,我们的制度也需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绝不能因为出现了金融危机,就把开放的大门重新关上,回到改革前的老路上去。 由《资本论》的热销,想到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毫无争议地高居榜首,这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历久弥新。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座丰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最突出地表现在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中。今天的金融危机,促使我们重新认识原本以为已经认识的东西。既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要和民众都在读《资本论》,我们也十分有必要重温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巨著,搞清楚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怎样看待资本的两重性等问题,结合实际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P< p> | |
|
|
>什么是金融危机
本文发布于:2024-12-19 01:24: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标签:资本 资本主义 资本论 虚拟 经济 国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