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解决南海争端的主张是什么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
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南海争端,中国政府为何温和应对?什么是金融危机
  由菲律宾国会通过的法案以及美国“无暇”号侦测船所引发的南海争端,目前局势有扩大化的
趋势。美国军方态度强硬,部分学者再次老调重弹,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日本印度又各怀鬼胎,开始插手此次南海争端。与此同时,中国民间表示坚决捍卫中国主权及领土的声音日渐高涨。但与此相反的却是,中国军方代表在两会 期间表示:南海局势并不能称得上紧张;中国政府态度温和,只是派出渔政般出航巡逻。南海争端局势日益吃紧,中国政府却为何如此温和应对呢?

南海战略地位凸现,周边国家各怀鬼胎

  由于南海的战略地位以及其经济、能源价值的日渐凸现,周边各国开始各怀鬼胎地打起南海算盘。在此次事件中爆发后,美国军方态度强硬,与奥巴马政府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国内部分学者和军方再次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依旧指责中国战略意图不明。甚至声称“无瑕”号有权在公海活动,中国大陆渔船的举动是“不负责”的。

  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对南海问题又各怀意图,也开始插手南海争端。日本呼吁东盟
各国联合起来,一起对抗中国。印度为了实现其地区霸权的战略目标,也提出了“东进政策”。自2000年以后,印度加强了同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联系,试图扩大对南海问题的发言权。澳大利亚以及某些欧盟大国,也以“南海航行权”关系到其国家利益为由,表示“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这些大国插手南海事务,削弱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

  周边各国以及世界主要各国对南海地区的争夺,表明了南海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这也意味着我国维护南海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艰巨。然而,此次中国政府和军方,为何会如此温和呢?

中国政府态度温和,缘由何来?

  比起此前,针对德国、法国在西藏问题、以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来看,中国此次的态度明显温和。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是停留在以外交手段解决此次问题的层次上。而且,比起美国的军舰护航,中国也只是派出渔政船只出巡南海。态度不可谓不温和。那么,中国政府为何如此呢?我方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大局为重,力保经济稳定增长。当前,金融危机肆虐全球。虽然中国迄今为止,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但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出口依赖国外市场,因此,此次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也不可谓不重。而在当前形势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的魅影开始重现。美国已出台“只买美国货”的法律条款,而印度也针对中国的各种出口产品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尽管G20峰会即将于下月举行,但为此铺垫的G20财长会议却显示出各方分歧不断:欧美针对相对,新兴国家也各自有打算。因此,G20峰会能否有效解决当前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还会持续多久,依然是谜。所以,如果世界各国经济得不到好转,那么,贸易保护主义必将占得上风。一旦现实如此,那么遭受损失最大的将是中国。
因此,在此关头上,中国以大局为重,消除国家间合作的不必要摩擦与冲突,也就成为必然之举。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力促各国在经济上合作,力保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可能是中国此次的主要出发点。

二、以行动消除“威胁论”。美国军方在中国两会期间,就借中国军费增加一事再次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在南海事件爆发后,美国军方的言论有增无减。如中国派出军舰出巡南海,恐
怕正中美国军方下怀,给人以口实,实对中国不利。

另外,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迅速崛起的中国令周边各国尤为不安。尤其是东南亚与中国存在主权领土争议的国家,更为如此。此次菲律宾国会通过如此法案,其背后是否有借此刺探中国态度,我们不得而知。但显然,中国应对此次事件的态度,必然会成为东南亚各国对中国崛起的一个评价标准。所以,中国政府此次以温和的态度处理南海争端,其中,应含有此消除长久以来东南亚各国对中国崛起的不安的希望。

三、恪守睦邻友好政策,实现平等互惠目的。新中国自建立以来,就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周边国家的支持与好感。对中国而言,东南亚各国(也即东盟各国)对中国存在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东盟各国是中国主要的经济贸易伙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协定,尤其是东盟即将成型的东盟内部零关税政策,将有利于中国开拓东南亚十几亿人的市场,也有利于中国的外贸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东南亚各国可作为中国的战略缓冲区。中国是个半封闭型国家,战略纵深小,而且周边强国大国林立。如果中国东西两面同时受到攻击,那么中国恐将腹背受敌,难以抵挡。因此,中国在西边努力发展中国缓冲区,与中亚各国保持良好关系,以稳定中国西部边境。同样,在东南,巩固东南亚各国,也有利中国在此地区保持一定的影响力,以保证中国不会受到来自东南、南边的军事威胁。尤其是南海、马六甲海峡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经济命脉。因此,保持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其实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中国政府此次如此低调、温和应对南海争端,面对美国等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依旧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很大程度是以中国经济大局为重,以中国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为重。在此节骨眼上,强硬的做法其实对中国并非十分有利,反而是以柔克刚,效果更好。所以,中国政府才会如此温和应对南海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