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卷第3期肇庆学院学报
V ol.42,No .32021年5月
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May 2021
肖雨笛,欧阳常林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近年来,影视文化的井喷式发展不断推动着网络小说文学发展,在网络小说改编剧大火的背后,有更多值得我们去冷静思考的问题。试图从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研究,综合我国目前影视行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几个现象级的剧作,从文本创作、市场运营、受众需求、技术发展等几个维度来研究其发展迅速的成因,并对现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缺陷进行反思,探索我国网络小说改编剧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影响预测。
关键词:网络小说改编剧;影视产业研究;电视剧批评中图分类号:J992
琅琊榜第二部小说原著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445(2021)03-0033-06
收稿日期:2021-01-17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3CXW02)作者简介:肖雨笛(1997-),女,湖南武冈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电视的本质是美学意识形态,而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最主要的形式之一,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呈现,更是作为大众娱乐、解压和增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渠道,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后,电视行业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语境下,一步步发展到了今天的行业格局和生态。2004年,当时的广电总局在新世纪初期,在国内电视连续剧市场实行了“4+X ”的播出模式——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在四家卫视和X 家地面频道同时播出,这一举措开启了中国电视连续剧的自由竞争时代。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限娱令”,主要针对电视娱乐节目,并明确限制当时“穿越剧”遍地的现象;并于2013年发布了“加强版限娱令”,中国电视连续剧总体收视率出现了大面积滑坡现象,75%的电视连续剧平均收视率低于0.5%的及格线。2013年所有卫视在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为616部,其中首播的新剧为266部,仅占播出总量的43%[1]。
我国电视剧发展至今已经逐渐向产业化转变,而影视剧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动了网络文
学的发展,网络小说作为一股从中衍生出的草根文
学力量,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自2010年以来,井喷式迸发出现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引发了新一轮的观影热潮,这已成为近年来国内电视剧发展的一大趋势。2011年是电视剧的顶峰之一,也是网络兴起的关键点,迸发了许多受大众关注的文学作品。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对影视行业的要求和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鼓励网络剧的创作以及对网络剧的管理,要求网络剧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于政治、价值、审美等方面需要严格把关。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品质渐渐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在一些国际电视节屡获奖项。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的步伐渐渐加快,电视剧也成为我国一张在国际舞台上靓丽的文化名片。这是中国影视行业的新起点,也是新机遇。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影视作品,不难看出电视
剧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无论从创作模式,创作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网络小说改编剧
(一)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发展
网络小说改编影视作品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由作家蔡智恒同名小说改编的《第一次的
肇庆学院学报第42卷
亲密接触》(1998),这部小说在2000年拍摄成电影,并在2004年改编成电视剧,这是中国影视发展史上,第一次用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不过当时观众反响不佳,读过原著的粉丝观众都不太认可电视剧所呈现的形式和内容。虽然观众反响没有达到预期,但是这也开启了网络小说与影视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即便口碑不好,很多没看过小说的观众却因此对小说产生兴趣,使得小说一时之间大卖。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第一次试水展现了其发展潜力和问题,引起了一部分影视制作者的重视。蛰伏了六年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终于在2010正式进军电视荧屏,以影视剧《美人心计》为标志,出现了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第一波热潮。这部由网络作者“瞬间倾城”所著的《未央沉浮》,开始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此后,各大卫视争相购买播放版权,2011年在安徽卫视、山东卫视、河南卫视、东南卫视、深圳卫视上星首播。同年,出现了以《后宫·甄嬛传》《步步惊心》《倾世皇妃》《宫》为代表的古装网络小说改编剧,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不久,网络视频平台的崛起和发展,迎来了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第二波热潮,在2015年出现了以《花千骨》《琅琊榜》为代表的一批网络小说改编剧,不仅在电视播放期间创下了高份额收视,更在各大视频平台收获了超高的
点击率和讨论热度。直至2017年第三波热潮,现象级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是全方位占据了大众视线,这部剧几乎每天占领着微博的热搜和头条,从原著、剧情、人物到演员、造型、配乐,都成为了大众每天茶余饭后的谈资。根据官方资料显示,未来两年还会陆续不断有更多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将播出。相比2004年的试水和2010的萌芽,走过十多年历程的网络小说改编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在影视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地。狂欢的背后更多的是需要思考和总结,不能盲目迷失在追逐商业利益和眼球的迷雾中。
(二)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特点
网络小说改编剧是指以网络小说为基础进行影视文本创作,经过专业改编和修改后,投入生产拍摄制作的影视作品,也是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创作形式,投放平台不仅有传统电视,还有网络视频平
台等新媒体PC端①。它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在融媒体时代语境下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与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式不同,网络小说改编剧“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开放性结构,它的情节和结局都可以调动,作者会将每一章节定时定期发送到互联网平台,受众读者会在网络上留言反馈他们对每一章节、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的看法评价,作者会根据受众反馈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适应大众审美。
网络小说改编剧另一大特点就是其内容的“草根性”,网络小说的作者职业各种各样,有教师、消防员、医生、律师,甚至有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作者的多元性也成就了网络小说的内容多样性;许多作者的作品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这使得小说更具切实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现实,贴近生活,更容易打动受众,被大众所接受。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题材的多元丰富性、内容的高度生活化,完美地迎合了受众的审美需求,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不走寻常路,不断开掘着选材的范围,作品呈现出题材多样化的趋势。
(三)网络小说发展近况
在近段时间热播的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都是宫斗、仙侠、穿越、言情等题材,其中,这两年现象级的剧作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今年大热的《如懿传》(改编自《后宫如懿传》),令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热潮达到了一个巅峰。2017——2018年网络小说改编剧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如《楚乔传》《九州天空城》《双世宠妃》《择天记》《香蜜沉沉烬如霜》《斗破苍穹》《唐砖》等,据闻近年还会有许多的网络小说改编剧继续推出。可以看到,最开始穿越和宫斗题材是比较容易吸引观众,然后到近两年是古装宫斗和仙侠类题材,可以说这几年的古装类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热度节节攀升,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类题材的网络小说改编剧,大多是偶像言情类作品,除了遭遇剧作口碑的滑铁卢,现代类题材的IP剧还一定程度受到了一定的环境约束和管制。在观众体中引起一定关注度的现代题材类网络小说改编剧有《灵魂摆渡人》《镇魂》《余罪》《十宗罪》《心理罪》《白夜追凶》
《鬼吹灯》《盗墓笔记》《人民的名义》《小时代》《蜗
①PC的英文全称是: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或者个人电脑)。PC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词语,也是电脑的统称。个人电脑种类
有很多,比如传统的台式电脑、DIY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近年来开始流行的平板电脑、一体机电脑、超级本、掌上电脑、嵌入式计算机均属于PC的范畴。
34
第3期肖雨笛等: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狂欢与思考
居》《杜拉拉升职记》《泡沫之夏》《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等,其中也不乏口碑较好的优质剧作,但是在整体上,不论是数量或关注度,或者是创作空间,现代剧却远远不如古装剧。以《余罪》为例,这部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虽然只在网络平台播出,但是它的话题讨论热度和点击率非常可观,本剧改编自常书欣的同名小说,讲述警校学生余罪成为卧底的“无间道”式故事。这部片子中主角“余罪”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英雄”,而是一个会害怕会犯错却也勇敢善良的角,剧情节奏紧凑,逻辑缜密,剧中另外的人物角也都很丰满立体,个性鲜明;以警匪为题材却又展示的是警匪之间明争暗斗、跌宕起伏的故事,这部剧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剧作视角不局限与警匪,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深的社
会边缘,令人感到真实,感同身受。因为一些原因,《余罪》在不久后被强制下架,据官方回应原因是“在情节设计上、人物塑造上有些违背公安的实际,违反公安纪律以及过度表现血腥。”
从这些角度来说,《余罪》不一定是一个官方眼里的好剧,但它真实,有味,精彩,呈现给大众的总体价值观还是正能量的。现代剧的题材大多取材与现实生活,然而在目前的环境形势下,相对于古装题材的影视剧来说,现代剧的创作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和局限,如何在保持客观性又不丢失戏剧冲突的原则下创作出好作品,成为了创作者要面对的第一议题。
三、网络小说改编剧兴起的原因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媒体融合
首先,网络小说的诞生来源于网络的出现,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学。其次,互联网的发展为影视剧作品拓宽了宣传渠道,提供了更多的播放平台。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传播呈现出范围广、速度快、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投放精准等优势,让作品的宣传分发变的更高效,许多改编剧甚至开拍前就开始做宣传工作,播出前不间断地放送花絮,或者让大众投票来选择出演的演员或者决定最后剧本使用哪一版的结局,并不断保持话题的讨论热度,为开播造势。最后,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的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其实是文化艺术作品一种艺术形态向另一种艺术形态再现的“技术化”过程[2]。小说中对一些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画面和人物造型,在高新技术的发展下,通过特效化妆以及三维动画、电脑特效
等呈现在画面中,一部分程度解决了“小说还原度低”的问题,满足了观众对文字画面进行的想象以及对视听享受的需求。
(二)坚实的受众基础
2013年至2014年网络文学以44.4%、45.3%稳居网民应用前10名,而且比率一直在递增。网络小说读者数量庞大,2014年观看网络文学的网民有2.82亿[3]。可以看出,网络小说本身的粉丝量已经决定了它具备很高的关注度,当它作为改编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原来小说的粉丝也势必会关注到与其关联的影视作品。另外,在制作影视作品的选角过程中,制作方往往会收集作品原粉丝的意见,挑选出他们心目中能代表小说角的演员,同时制作方也会参考当下明星艺人的流量和关注度,选择最适合的人员来出演。因此,当流行网络小说被改编为电视剧时,无论是作品本身的粉丝读者或者是出演艺人的粉丝,这些数量庞大的“流量”就成为了收视率的重要保障。
(三)剧作本身质量的提升
相比于2004年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纵观现在的网络小说改编剧,无论从内容上或是表达形式上来看,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升。优秀演员、流量演员和精良制作团队的加入,也大大提高了作品本身的质量以及关注度。在创作过程中,文本创作者对一些网络小说原著情节,无论是高度或者是删减添加,保持了逻辑性的叙事结构和合理的人物设定,让观众不会感到违和。对场景服装道具的精心设计,也让
一些网络小说改编剧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让观众觉得他们是被尊重的,他们的视觉审美是被重视的。此外,优秀演员的加入,提高了整个作品的可视性,成熟的演技功力,很好地还原且二度创作了角,给观众更丰富的体验。
(四)全新的跨商业营销合作模式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全媒体融合的趋势,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遇,在影视市场中形成了新的商业营销模式。大多数热播的网络小说除了被改编成各类的影视作品,同时会被制作方买下版权,投入实体书的生产,当剧集火了以后,联合出版社发布小说书籍,观众往往会因为对剧集的喜爱而去购买,这样一来扩大了原小说的读者体范围,也扩大了剧集影响力。
35
肇庆学院学报第42卷
除此之外,与各大视频网站平台的合作也是一种新模式,一登录用户界面,就能看到系统推荐这些热剧或新剧,包括这些剧的一些花絮等,出于好奇,也许用户会点进去一探究竟。同时,营销团队还会利用像抖音、快手、梨视频、腾讯微视频、美拍这些新媒体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包括明星演员自身的微博)、以及联合一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推广宣传剧集,亦或是将剧集剪辑成1-2分
钟的精华片段,在网上轮播,以达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尤其是像微博这样的平台,营销团队会联合KOL一起发起影剧相关的话题,引起大众对剧情的讨论,从而提高影视剧的关注度,此时会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很多人会因为看到或听到大家都在讨论这个影视剧,出于好奇心或是跟风心理,而去观看剧情一探究竟。
另外,品牌(IP)的文化和商业发展也是网络小说改编剧能火热的原因之一,IP热的出现可能基于两个因素:一是原来IP的文本价值,即原来的文本已经成功了,这种成功首先说明其有一定的文化规律性;二是IP的市场价值,成功了就说明其有一定的读者,积累了一定的市场认知和消费需求[4]。小说本身是一个IP,而明星也是一个IP,双IP强强联手带来的巨大的粉丝流量,这也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商业模式,也可以视作为“双方粉丝共享经济”,剧作通过明星的加入提高关注度,明星通过出演个性鲜明的人物来塑造自己的荧幕形象以及在线下各种剧作宣推活动中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粉丝和关注。这类流量小鲜肉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网络小说改编剧的关注度,抛开对演技的考量,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外貌确实吸引了观众目光,并且他们都有一定的个人粉丝基础,粉丝出于对其个人的喜爱,他们会很乐意去支持他们的作品。这也是IP文化带动商业价值的一个典型例子。
四、网络小说改编剧存在的问题
(一)题材局限与同质化
网络小说类型与题材虽然广泛,但是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确只限于那么几类,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时,容易出现同质化的问题。当一部作品改编取得成功后,就会出现许多“跟风”模仿之作,无论是小说或是影视剧作,会出现很多相似的题材主题和情节故事,甚至故事背景、人物性格、身世设定都非常相似,这些被受众喜爱的权谋和爱情设置一旦形成固定格式,像工业化生产的产品那样大同小异,总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其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引起受众审美疲劳[5]。例如于正的一系列穿越剧,琼瑶在微博发表了给广电总局的公开信,举报于正《宫锁连城》多个剧情抄袭《梅花烙》,郭敬明《悲伤逆流成河》疑似剽窃了《年华是无效信》。除此之外,当2011年电视剧《宫》开始在电视荧屏大放异彩之时,同期出现了许多同类型的宫斗穿越剧,有些剧作甚至无视历史事实,为了“穿越”而“穿越”,将历史改编得一塌糊涂,广电总局不得不对穿越剧“叫停”限播。这一系列的同质化问题不但引发了版权和抄袭问题,还会令影视剧题材内容单一重复,令广大观众审美疲劳,降低了影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破坏了市场秩序,助长了剽窃之风,也不利于网络文学以及影视剧作的创新与发展。
(二)剧作质量差距极端化
网络小说作者身份的多样性,虽然令网络小说的内容题材更丰富,但是也同时扩大了网络小说质量的鸿沟;网络小说本身质量的参差不齐,而改编剧的制作质量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网络小说改编剧从源头到制作过程的作品质量不稳定性。网络小说改编剧不乏《琅琊榜》《甄嬛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优质剧作的同时,也存在着《何以笙箫默》《盗墓笔记》《半妖倾城》这样差强人意的剧作;影
视作品虽然与原著小说有着大致相同的环境、人物、情节,叙述的内容也所差无几,但是镜头在对这些元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之后所展现的主题却可能被赋予全新的意义。这对于整个创作团队来说有非常高的要求,首先所有主创人员必须清晰了解小说本身的情节设定、逻辑和价值主旨;编剧在改编过程中,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内容的合理性和视觉呈现的可实现性,导演在指导演员以及演员刻画人物形象时,必须对人物的背景、动机、性格有深度的了解和精准的阐释。例如,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佳期如梦》受到争议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精简了情节框架,对人物或归并或删减,使一切服从于影视时间的限制,网络小说的丰富性无法充分地表达出来;《泡沫之夏》也没有逃过网友的批评,在转译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时,往往停留在外部的模拟,导致人物夸张变形,难以做到
36
第3期肖雨笛等: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狂欢与思考
恰如其分,造成了人物形象精神的缺失[6]。
网络小说作为一种在大众参与之下形成的原创作品,当其重新通过镜头、演员调度进行组合后,被赋予了新的艺术和商业价值。而有些小说作品本身就已经拥有一批粉丝体,当它被进行二度创作时,原粉丝体的期待值将会变得非常高,他们便成为了一部作品最有发言权的评委。一般来说,小说的情节转换成影视作品时,无可避免地要进行调整和删减,有些甚至需要对整个故事的叙事逻辑进行转变,这对
影视主创团队来说无疑提高了创作难度——既要让原著粉丝到还原感,又要让没看过小说的观众能够进入情节,理解整个作品。这就需要创作者对作品核心价值导向把控,对内容逻辑进行谨慎推敲,对每一个镜头画面反复斟酌,才能使得改编行为不至于沦为一种纯粹的商业手段和噱头。
(三)市场过度饱和恶性竞争
近年来,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火爆,人们看到了这块领域的市场潜力和利润,从2015年开始进入了井喷式的爆发期,近两年来的产量更是令人应接不暇,可是这种量变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影视剧作的质量,也产生了一些市场中的恶性竞争。网络小说在网络盛宴下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它使一些网络作家们容易满足于表面的点击率高、受欢迎,却使文化慢慢地遗忘了创作的初心和事实逻辑。有些剧作过度迎合部分受众,将剧情过度言情化,令作品看起来非常“狗血”;还有一些历史题材的IP剧严重偏离了历史事实,人物塑造成“玛丽苏”“杰克苏”等僵化、千篇一律的形象。许多台词和对白过于网络化,十分雷人;还有一些为了博取眼球而做的人物造型,一度挑战着大众的审美,在剧作主题,核心主旨上,一些作品价值观的扭曲和偏移,容易对一些年轻的观众形成错误导向。这也是因为网络小说作者本身就是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甚至有些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而这些小说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被改编时没有被重视并纠正,而是一味“还原小说”或者“迎合观众”所导致。让渐渐在商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下丧失了创作的初衷和激情,被利益和快餐式的营销模式所蒙蔽,改编编剧也不再对剧本和剧情保持专业态度,而是不考虑专业原则直接照搬;对原著的改编和制作水准的不一也降低了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可视性,我们经常
看到微博等新媒体上,一些热剧“上热搜”被大家所讨论或“吐槽”,从人物造型到台词,到剧情逻辑甚至到一些穿帮镜头,都成为大家所关注的对象。
同时,一些制作方将主要资金投入在明星流量身上,过度追求关注度和市场效益,忽视了作品本身的质量。资金缺乏导致很多场景无法去搭建拍摄,最后变沦为大众所嘲讽的“抠图”剧,2015年的《大汉情缘之云中歌》邀请了当红流量杨颖来出演女主角,演员的僵硬演技和场景搭建,被网友在各个平台吐槽,甚至有些网友还用抠图的形式做成搞笑视频发到网络上,来表达对影视作品的不满。往往投拍玄幻、武侠类题材的影视剧对人力物力与资金的要求都非常高,如果制作方只注重明星流量效应,无视剧作品质,再火爆的明星也掩盖不住观众对作品本身的失望和批判。
五、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未来发展
趋势与建议
网络小说改编剧的成功,在影视界掀起的一次又一次高潮,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不同领域的艺术碰撞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发展趋势也是在不断向上。尤其是在“十八大”以后,鼓励网络剧的发展,以及对其内容的把控乃至对它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的重视,这类影视剧的发展实际上是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电视剧是电视节目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自己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不可推卸的文化传播使命。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与网络的快速发展,令受众体日益庞大,换句话说,影视作品对社会和大众的影响也越来越
深;除了娱乐大众消解焦虑,更多的是给大众一种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和对人生的思考。
(一)反思与修正存在的问题
网络小说改编剧不但是文学本质的承载体,更是影视艺术的载体,同时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肩负着社会道德、审美价值的导向责任。好的作品应该是能够间接或直接地反映现实,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让观众进行思考或对作品所呈现的价值主旨所认可接受,使受众获得情感与精神上的双重满足。网络小说与影视剧作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两者应该联合彼此优势互补,规避其劣势,充分发挥网络小说的文学性和影视剧的画面呈现,丰富感官能力,从而摆脱改变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给观众呈现出作品的文学
3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