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飞上天》观后感三篇 江河
《鸡毛飞上天》观后感三篇
  导语:“鸡毛飞上天”于义乌的小商品创业史——在物资贫乏的当年,义乌人民走街串巷,用自己家熬制的糖,换其他人不要的鸡毛,再用鸡毛来换取其他所需的东西。下面是语文迷收集的关于电视剧《鸡毛飞上》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接档古装仙恋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大型商战剧《鸡毛飞上天》正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热播。尽管剧名有点土,但这部讲述改革开放浙商创业史的电视剧,却让不少刚从“白浅与夜华的三生虐恋”中“解脱”出来的观众,突然感到“换了人间”。虽然有着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鸡毛飞上天》却一点都不枯燥,生动呈现浙江义乌商人“鸡毛换糖”的创业故事,甚至看哭了观众。当前该剧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6分,暂列xx年国产电视剧榜首。有人评价:“看这部主旋律剧,真不舍得快进。”
  《鸡毛飞上天》的背景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鸡毛换糖”的故事,即浙江省义乌地区的小商贩用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获取微利,并逐渐首创中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
传奇。剧中张译饰演的男主角陈江河小名鸡毛,身为一个弃婴,在养父陈金水(陶泽如饰)的养育之下,从一个小商贩逐渐成长为一个成功企业家。
  有观众认为,《鸡毛飞上天》的定位是一部“当代商战题材电视剧”,但从目前的剧情来看,其实更接近一部“年代情感剧”。剧中有大量似曾相识的情节,比方说“弃婴梗”、“绝症梗”、“三角恋梗”、“豪门恩怨梗”、“父子反目梗”等。剧评人星仔认为,这部剧就是一个“常见梗”接着另一个“常见梗”,穿插义乌小商品市场开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以及标志性事件的讲述。
  更有人用“知音体”来给剧情命名。剧中陈江河在饥馑年代因为一个窝窝头,结识了女扮男装的女主角骆玉珠(殷桃饰),二人“不打不相识”坠入爱河。这被戏称为“一个窝头引发的虐恋:街头小混混竟是花季美少女”。而陈江河的养父陈金水为了“棒打鸳鸯”无所不用其极,男女主角屡次被冤枉,这也被戏称为“感天动地!被封建家长拆散的苦命鸳鸯十年苦恋不能与君绝”。
  尽管剧情有不少套路,但张译、殷桃和陶泽如的表演,成了《鸡毛飞上天》的加分项,“知音体”也被观众评价为演技的试金石。在“鸡毛换糖”阶段,张译经常会抖动身体,说话时尽量弯腰倾斜,呈现出一股子年轻气盛。而初入商界后,他的眼神无比笃定,腰杆笔直。有观众直言:“如果说赵又廷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表演是整容式的演技,那张译演的‘鸡毛’
就是灵魂互换的演绎。”
  《鸡毛飞上天》在豆瓣8.7分了,如此高的评分让我们不得不去看一眼,它终究讲了个什么故事。
  「鸡毛飞上天」,顾名思义说的是小人物干成了大事。查询资料得知,以「鸡毛飞上天」为名的有三四部影视作品,有趣的是它们所讲述的并不在同一个时代、同一处地点,最早的出现在六十年代,那时人们的思想面貌和对「成功」的定义就和如今截然不同,因此可以说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鸡毛飞上天」。
  我们这部剧,说的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鸡毛飞上天。主角陈江河,小名鸡毛,从一文不名的逃荒者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家。
  一 鸡毛飞上天
  必须成认的是,《鸡毛飞上天》这部剧的年代感做得极好。要复原一个时代,道具、服装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复原那个时代的精气神,复原那个时代人们该说的话、该想的事,要是没有这个哪怕再多那个时代的硬件背景也难以让观众回忆起已经消逝的岁月。
  而要想复原「精神面貌」,需要的就是比服化道更多的故事细节。
  改革开放伊始,大家都没什么钱,尤其是那些活不下去出来生计的人们,为了逃票,他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偷偷摸摸钻上车,每到一站就想方法下来偷溜出去;有的把货物在半路扔下去,让同伴在铁路旁接着,这样自己下车时就一身轻;还有的选择钻进火车里面,等到站停下来后再困难地爬出来。《鸡毛飞上天》的男女主角,陈江河和骆玉珠就曾有过上述行为。
  按照现在的价值观,其实他们是违法的,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令朝令夕改,刚刚经历过一个大时代的老百姓们面对着上面的很多政策,都不敢轻易相信,生怕哪天又变了风向。因此在这个时候,嗅准风向的鸡毛才能真正飞上天。
  虽然国家说了可以小本经营,但是国家那么多年政策的惯性还在,谁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呢?我们的主角,外号「鸡毛」的陈江河(商人)和他的好兄弟邱英杰敢。按照一般的故事模式,应该是他们二人合力带动了经济开展,让老百姓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恩惠收益,最后一起致富,但在本剧中特地设置了上级领导担惊受怕,下级众草木皆兵,在听说上面有人因为陈江河和邱英杰的事情后亲自要来,都以为是要开批斗大会,逼得他二人当场认错,不该
投机倒把。直到最后,才由上面来的人点明,他们是来表扬二人的,绝不是批斗他们。
  这场戏的转变尤其自然,不仅精准勾出了意图顺应时代大展宏图的陈江河和邱英杰的内心,还描绘出了老百姓们从战战兢兢、举棋不定到人心大定的心路转换,使得观众产生认同感,进而真正浸入那个时代中去。
  诸如此类的细节多得很,比方后来陈江河进入了袜子厂,正逢国企改革,没有像有的影视作品那样强调时代逝去的小伤感,而是着重写了老厂长人虽好却顽固不化,思维僵化地依然按照以往的模式在经营袜子厂,最终行将倒闭,与之比照的那么是陈江河不断考察市场,做出调整,个体接手厂子,使得该厂起死回生,焕发第二春。
  本剧塑造的年代感直接戳到了观众心里,花了大量篇幅讲述的不是周遭环境的改变,而是在世界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内心的转变,并由他们的行为反映出来,这是值得我们表扬的。有的剧那么表现为时代怎么变人们就怎么顺从,而这只是被线牵着的木偶。
  当然这部剧也有不少小缺点。比方有的情节颇为刻意,为了强行让男女主角分开,设置了女主父亲偷走男主寄放在女主家里的一大笔钱的环节,最终又因为各种俗套的误会,如男主
叔叔的谎话、如有关猪皮手套的模棱两可,使得男女主角分开八年之久。在这一点上不如《温州一家人》,略显粗糙。
  但总体而言本剧在主题表达上是成功的,故事的主题是「变」。第二十二集里有一句台词是:「不能光盯着货,也要看来买东西的那个人。」一定要到适宜的路子,才能对症下药,要到真正的'风口,猪才能被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