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动手探究面积周长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发现“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的规律。
2、在主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尝试用枚举法、列表等方法探究规律,体会有序思考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更加喜欢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过程,发现长方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里有两根铁丝,一根长20厘米,一根长24厘米,用这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猜一猜,哪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大?
生1:用24厘米围出的长方形面积大。(其他同学都表示同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24厘米比20厘米长。
师:你们的意思是周长长的面积就大?
生:是的。
师:真的是这样吗?
生1:不一定。(更多的孩子陷入了沉思)
师:看看,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了吧?有什么办法能验证这个想法是不是正确呢?数学上经常用的方法是“反例”,也就是只要能到一个周长短但面积反而大的例子就能证明刚才的说法是错误的。试一试,你能到反例吗?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后,全班交流:
生1:    4cm              图一
                6cm
1cm
                    11cm  图二
图一的周长是(4+6)×2=20(cm),面积是4×6=24(cm2)
图二的周长是(1+11)×2=22(cm),面积是1×11=11(cm2)
周长是20的长方形面积是24,比周长是22的面积11大多了。
师:你是怎么想到长方形的长与宽是4和6的?
生1:(长+宽)×2=周长,所以“周长÷2=长+宽”,长+宽=10,我就想到长是6cm,宽是4cm。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先求出长加宽的和是几,再举例子验证,是个好方法!经过验证,我们发现,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真的不一定大。
师:如果我们用两根24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生:周长都是24厘米。
师:它们的周长相等,那么你来猜一猜它们谁的面积大?
学生的想法不一。
师: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你们有了这样的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样大(板书)怎么验证哪个猜想正确呢?
生:可以举例子,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及正方形的边长,求出面积来验证。
      生:还可以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算出它们的面积来验证。
师:围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呢?面积是多少呢?还有没有其它不同的长方形呢?你能不能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
【意图:上课伊始,通过拿两根长度不同的铁丝围成长方形让学生比较面积大小,引起思考,引发猜想,激发学习欲望,既复习了“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加宽的关系”这一旧知,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得出正确的结论一定要经过验证”、“可以采用反例的方法来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进行第二次猜想,顺势引出新课的学习。】
二、展开。
1、学生独立思考,填写练习纸上的如下表格。
用24cm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它的面积可能是多少?
序号    周长(cm)    长(cm)    宽(cm)    面积(cm2)
①      24    11    1    11
②      24    10    2    20
③      24    9    3    27
④      24    8    4    32
⑤      24    7    5    35
⑥      24    6    6    36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从上往下看,长越来越小了。
生2:从上往下砍,宽越来越大了。
师:长越来越大,宽越来越小,说明长与宽相差得越来越——
生:小。
师:长与宽相差得越来越小,我们就说长与宽越来越接近。还有什么发现?
长方形的周长
生3:从上往下看,面积越来越大。
生4:我发现,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师:面积的大小变化与长和宽的大小变化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呢?再仔细看看,好好想一想?
生5:我长与宽越接近,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当长与宽相等的时候,面积是最大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当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相差越小,围成的面积越大。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大。可是,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当周长一定时,长与宽越接近,它的面积就越大呢?下面,那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来解答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