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兰晓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培养交流与合作的探究意识与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长方形的周长3.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学校就要举行布置教室的展览活动,大家看一看我们的这块黑板该怎么装扮一下呢?
    1:可以把黑板好好刷一遍。
    2:可以在黑板上画上美丽的图案。
    3:可以给黑板贴上花边。
    师:同学们的主意都不错,如果我们要给黑板贴上花边,那要准备多长的花边呢?
    生:可以先量一量黑板的周长。
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探究新知
1.提问:(1)长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2)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不同?(一条边长,一条边较短)
2. 1)出示长方形图片,在投影仪中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们在小组开始讨论几种方法。)
2)老师将学生不同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16+4+6+4=20(厘米)
26×24×2=128=20(厘米)
3:(64×2=10×2=20(厘米)
3)反馈归纳:
依次说一说上面几种方法表示的是什么?
提问:谁能在图上指出6×24×2分别表示哪部分?(6×2表示两个长的和,4×2表示两个宽的和)
归纳:长方形的周长就是两个长与两个宽的和。
指名一同学在图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
问:10×2表示哪部分。(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的2倍,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归纳: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用两个长和宽的和计算出来。
3.小结:通过观察,求长方形周长,同学们想出了3种方法,都对。一种是四条边长连加的和,第二种方法是:用两个长的和加上两个宽的和。第三种方法是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的2倍来求周长。第三种方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因此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这里教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交流等学习形式的交互作用,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比较。
教师指3个不同的算式问:他们算得对吗?为什么?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小组讨论)    
三、方法应用
1. 计算黑板的周长,同学们商量一下怎么量,派两名同学上讲台量一量,然后把黑板的周长计算出来。
2.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看一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长8厘米,宽5厘米)
四、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1、出示一个正方形,请学生讨论正方形如何求出周长?(学生讨论)。
2、老师将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
  18+8+8+8=32(厘米)
  28×4=32(厘米)
3、反馈归纳:
  1)说一说2种方法表示什么?
    1: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把正方形的4条边加起来的和。
    2:正方形四边相等,一条长4厘米,有4条就是求44相加的和。
(生说,老师板书)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谁,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知识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六、课堂检测
A
(一)、 判断题
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
(二)、 填空题
1. 长方形长3米, 宽2米, 周长是(   ).
2. 长方形有(  )条边,它是(     )边形,长方形的(      )相等.
(三)、计算图形周长.
(四)、 应用题
一个长方形长14厘米, 长是宽的2倍,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B
(一)、 填空题
1. 长方形有(  )条边, 它是(      )边形, 长方形的对边(      ).
2. 长方形长4米, 宽3米, 周长是(          ).
(二)、求出图形的周长
(三)、应用题
一个长方形长10米, 长是宽的2倍,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多少米?
七、布置作业
课本42页第1
参考答案
A  (一)× (二)1044、对边  (三)20(四)742
B (一)4、4、相等 (二)24 (三)30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