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信息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让学生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况能力。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自从兔子失败后,他一直不服气,总想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今天,在森林里,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虎王正在宣布比赛路线。说“请运动员兔子沿第一块草坪跑一圈,运动员乌龟沿第二块草坪跑一圈。”(边说边演示课件)兔子一看就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到底兔子跑的路程长还是乌龟跑的路程长,你有办法判断出谁跑的路程长吗?(可以算出周长再比一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我感觉信息图中的花坛离学生很近,但关于围护栏有点陌生。于是,把情境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体现了学习周长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二、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一) 长方形周长
1、出示课件,问:兔子跑的路线呈现什么形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
3、小组讨论并记录方法。
4、交流汇报:106106=32(米)
10×2+6×2=32(米)
106)×2=32长方形的周长(米)
10×2+6+6=32 (米)
6×2+10+10=32(米)
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这么多种,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为什么?以后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方法,获取知识。学生趣意盎然,纷纷说出各自不同的算法,呈现出算法多样化,让大家一起分享学习成果,培养
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还让学生初步感知到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
(二)正方形周长
1、怎样计算乌龟跑的路线的长?(实际求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2、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3、学生独立思考,并记录。
4、指名汇报交流:8×4
            8+8+8+8
            (8+8)×2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以后做题时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设计意图:有了长方形周长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经验,利用知识、方法的迁移,类推得出正方形周长的算法,所以这一环节处理的比较简洁。
过渡:兔子和乌龟谁跑的路程长呢?(对,一样长)这样比赛才公平。同学们非常聪明,很
快就把兔子的疑惑解决了。还知道了怎样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你想不想验证自己学习的效果怎样呢?            三、巩固深化,联系实际。
1、(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并解决问题。【观察信息图,提问题,并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出示课件)
3、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用木条钉成,镜框的边长是5分米,需要木条多少分米?(出示课件)
4、一个长方形草坪,一面靠墙,它的周围的篱笆长多少米?(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巩固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小结: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获得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知识进行延伸,提高了学习数学的欲望。】
五、课后延伸:到生活中一,哪些地方能用到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把你的发现记在数学日记中。【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长、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前面学生又认识了周长。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懂得在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时有渴望体验成功感的欲望,切实体会数学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不再是老师的表演场地,而是孩子们充分展示自我,与人交流合作,获取新知提高能力的魔幻舞台。
效果分析
整堂课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及时组织交流和讨论,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入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创设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为完成后面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中,没有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现成的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计算、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并掌握的。这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个新教学理念。同时通过学生算法的优化,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对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发现规律,掌握计算方法,由于前面学习了长方形的计算,因此学生通过试做,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很容易的解决了这个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了一题多解的乐趣。
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节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个信息窗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学习周长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相关内容,为这一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节课也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下了铺垫,可见,这节课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生必须熟悉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本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