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
永乐宫壁画是古代宗教寺观壁画艺术的杰作。三清殿壁画《朝元图》是其中最为杰出的部分,也是中原地区寺观壁画发展到近古时期高峰的经典作品,其艺术价值堪比敦煌壁画。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北郊两公里处,北枕中条,南眺秦岭,宫前苍松掩映,茂林修竹,五龙泉水穿宫而过。永乐宫建筑,由宫门、无极门、无极殿(又称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建筑组成,为元代道教宫观,是为祭祀永乐镇出生的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造,为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
三清殿《朝元图》壁画,面积403平米,是永乐宫壁画中艺术水平最高的部分。《朝元图》壁画中以玉皇、后土、木公、金母、紫微、勾陈、东极、南极为统领,280余位诸神环立四周,青龙星君和白虎星君侧立于行列之后,构成道教诸神祗朝拜最高神元始天尊的盛大行列。主神高达3米,作为侍女的玉女也有1.9米。壁画构图缜密严谨,充分体现了道教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哲学理解,彰显出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大融合。据壁画画工题记,壁画由河南洛阳马君祥及门人所绘,于金泰定二年(1325年)6月工毕。
三清殿《朝元图》壁画,继承了魏晋南北朝、唐宋以来各个时期壁画的构图法则与表现技法,形成了元代寺观壁画自身的特点,成为那个时期寺观壁画的华章。壁画在绘画方面,融入了唐代画师阎立本《历代帝王像》的绘制技法与构图法则。壁画主体部分的描绘则采用黑线勾勒,用笔有唐代画师吴道子“吴带当风”的遗韵,似莼菜颈杆,线条曲直扁圆,圆润流畅。人物鬓发、眉须的用笔,细微发髻,根根入肉。人物服饰,衣纹转折,抑扬顿挫,飘逸披帛,丈余之长,一气呵成,充分发挥了线描的表现技巧。壁画的施彩装工艺,在青绿彩的基调下,所用朱砂、石黄、紫、赭等,依章法布局。在纷繁的彩间,采用白和中性淡作间隔,使得画面更富于节奏感。壁画在细微之处,采用沥粉堆金工艺,重点突出衣纹、璎珞、花钿、凤钗等饰物,沥粉勾填,华丽重彩,彩炫目,富于装饰,使沥粉堆金与绚烂的彩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壁画所采用的沥粉堆金工艺产生于汉代,滥觞于唐宋,在三清殿壁画的应用中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元代丝绸的特征是,在丝绸中加入金丝。来自西域波斯的织工更加善于织造特结类的织金锦,被称为“纳石失”。《元典章》中特定皇帝及大臣在盛大场合才穿织金锦制成的袍子,称为“质孙服”。除织金外,元代还大量在丝织品上采用印金工艺,这点是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传统工艺。三清殿《朝元图》壁画中大量采用金作为彩绘原料,对服饰及细微纹饰沥粉贴金,折射出丝绸工艺的特点与元代的审美价值观。
元代,印花丝绸也非常流行,单和多染有九种,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载:“元时染工有夹缬之名,别有檀缬、蜀缬、浆水缬、三套缬绿丝斑缬诸名”,至明代中期已经失传。元代丝绸名的丰富,是有赖于染技术的进步。在染工艺方面,新增加了许多染料,采用产于西北地区的“回回茜根”,染绛;用产于东北地区的“鼠李”,染绿,以致被当时称为“中国绿”。元代丝绸染名极为丰富,出现的名:红类有12种,黄类7种、青绿类12种,褐类更高达30种之多,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记载有20种褐配法。元代在政治统治方面将人分为四种,蒙古人必衣着华丽,目人次之,汉人及南人则衣衫褴褛。《元典章》明确皇室贵族,必满身红紫细软,加金嵌宝。“贵贱服等第”条载:“诸乐艺人等服用,与庶人同。庶人不得服赭黄。”在禁令中则明确柳芒绿、红白闪、迎霜合、鸡冠紫、栀子红、胭脂红六种染禁用,不许织造。下等官吏与平民,只许穿棕褐等暗的麻棉、葛布或粗绢。
入肉三清殿《朝元图》壁画中人物的服饰秉承了唐宋以来的基本特征,但画工在服饰的描绘中还是有所不同,部分服饰反映出胡服特征。胡服从南北朝进入中原以来,即与中原服饰相杂,
发展至唐宋时期,中原服饰中则大量吸收了胡服的样式。但在宋代典章中,却要求严格依汉制,汉服皆右衽,“议者以为服妖,故禁止焉。”金元两朝,统治中原近两百余年,尤其元代社会等级森严,采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被其统治的民众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画工皆为奴隶,所行之事,《元典章》中有明确的制度,画工只能谨遵典章行事。《元典章》载,妇女衣合领左衽定格。所以三清殿《朝元图》壁画中金母元君皇后和部分玉女所穿服饰皆为合领左衽。从中可以看出,在《朝元图》壁画的服饰表现方面,画工应该是依典行事,未敢僭越,对胡服样式特征的反映明确。壁画中人物的服饰皆为丝绸织物,从这个方面也充分反映出元代纺织业发展兴盛的面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