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能源车在新车销售市场的占有率为24.7%。每相当于卖出4辆新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随之而来的是猛增的新能源车险的市场需求。新能源车企也瞄准这一市场,纷纷上场试水。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车保行业的新变化,各大厂商在新能源车险市场持续发力,最后展望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车险;行业变化;行业发展
2021年8月初,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新能源车险主险包括新能源汽车损失保险、新能源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新能源汽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共三个独立的险种,投保人可以选择投保全部险种,也可以选择投保其中部分险种。该意见稿不仅考虑到新能源车自燃风险,还考虑到“三电”(即电池、电机和电控)的损坏风险。随后,中国精算师协会新能源汽车专属产品基准纯风险保费项目通过评审,费率厘定的重要基础也得以确定。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
、养老服务等消费”。而随着民众对新能源汽车购买热情越发高涨,其背后的新能源车险市场也持续受到关注。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同比增长67.13%。另据乘联会预计,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000万辆,占汽车保有总量的7%。新能源车险市场已经让保险公司无法忽视,甚至新能源车企也纷纷上场试水。
一、保险行业的新变化
1.新能源车企纷纷涉足保险业
车企纷纷入局,主要是看中了汽车保险这块“蛋糕”。这样既可以为自家品牌车主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借助信息优势降低自家车辆的保费、提高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提升盈利能力。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财产险公司分别实现保费收入1.49万亿元,其中,车险占到8210亿元。今年一季度,上述数据分别为4667.4亿元、2087亿元,车险占比达到44.72%。预计,新能源车险年度保费有望超过2000亿元,甚至达到车险市场规模的1/3。
2023年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批复信息显示,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
让易安财险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晟新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不再持有易安财险股份。5月24日批复信息,“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变更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易安保险成立于2016年2月,是国内4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信息显示,其经营范围是“与互联网交易直接相关的企业/家庭财产保险、货运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短期健康/意外伤害保险”。随着5月9日的一纸批文,比亚迪成了易安保险唯一股东,比亚迪收购易安财险拿下互联网保险牌照,按照相关规定,线下开展车险业务还存在一些障碍;且目前从人才队伍建设来看,比亚迪与易安财险在新能源车险方面还欠缺相应资源。汽车商业险
除比亚迪外,其他新能源车企也早早布局保险业务。早在2011年,广汽集团设立众诚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由汽车厂商成立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也是国内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2012年,一汽集团设立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7月,小鹏汽车便成立了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20年8月,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2021年,已有保险中介牌照的吉利控股集团加码保险业投资布局,参股合众财险;2022年1月,蔚来出资5000万元注册成立了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并于年底收购了汇鼎保险经纪;2022年6月,理想汽车收购银建保险经纪公司,拿下保险经纪牌照。上汽
集团设立上海汽车集团保险销有限公司;东风、长城等老牌汽车企业分别成立武汉东风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老友汽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2.新能源车企进入保险业的背景
对于车主来说,拿到车、上保险的时候,常会常被保费价格“刺”了一下:20万元左右的新车,保费近1万元,高出燃油车一大截。新能源车险的件均保费高出燃油车80%左右;另一方面,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赔付率居高不下,每年真金白银地亏损总是有风险被漏算。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在驱动原理、零部件布局、维修方式上均存在巨大差异。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充电电机大部分位于车身前部,发生碰撞时,维修费用常高于燃油车。新能源车前后保险杠、两侧后视镜、前大灯等易损件上,分布着很多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或者激光雷达等配件,每一个都价值不菲。有激光雷达的车型,风险损失比其他车型要高出一倍;新能源车的配件更换成本是传统车辆的两倍。
此外,电池占据新能源车成本的40%,电池修理费用高也是一大痛点。近年,车企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纷纷采用一体化压铸(CTC)技术,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机身电池密度。型特
斯拉Model Y采用CTC一体式压铸后,可将下车体总成重量降低30%,制造成本下降40%。特斯拉之后,小鹏、蔚来、长安等品牌也跟进了该技术。比亚迪近期在高端车型海豹上采用了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新能源车企在制造端实施的降本攻略,带来了售后端维修成本的剧烈攀升。比如,特斯拉Model Y整个后车体架构一体化成型,一旦损坏某一个部位,常常需要整块更换;因为电池嵌入车身,一旦碰撞后出现小裂缝,就要换掉整个底盘,修理费用能抵大半个车价。
二、新能源保险市场的激烈角逐
1.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车险
新能源车险目前依然集中在财险行业“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手中。今年1月份的承保数据显示,人保、平安、太保的新能源车保费份额占比高达73%,较2022年末提升1个百分点。
车险行业属于竞争极为激烈的红海市场,对风险定价和精细化管理能力要求日益提升。面对新能源车险这一“蓝海”,以“老三家”为首的头部财险公司也从未松懈。2022年,新能源车险
以及智能网联车险已成为拉动中国人保车险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人保财险承保467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59.6%,保费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72.7%。太保产险新能源车保费增速超过90%,为280万辆新能源车提供保障超2万亿元公司已经建立新能源汽车保险事业发展中心,2022年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占有率达到13.7%,高于公司整体车险市场占有率2个百分点。同时,人保财险在新能源车险上正全力与新能源车的电池厂家、主机厂合作。太保产险也建立了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保险事业发展中心,而平安产险方面则将在新能源、无人驾驶里程保险等新的车险细分领域储备核心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希望他们带来新的思想、理念和做法。
2.新能源车企优势
新能源车企比传统保险公司更懂汽车、更了解消费者。较之传统保险公司,其优势为:
一是新能源车企可以简化新能源车理赔流程。现阶段保险公司缺乏新能源汽车定损人才,在事故后无法进行现场定损,需要新能源车企介入检测才可定损理赔,车企可凭借技术优势,提高整个车险理赔流程效率。
二是新能源车企可设计出车风险和理赔更匹配的创新性车险产品,凭借承保车辆的出行大数据、智能驾驶方面的信息优势,未来可以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个性化保险产品。例如,特斯拉提出“基于用户使用方式”的UBI(Usage-Based Insurance)模式,依照车辆的使用时间、里程,驾驶者习惯等信息进行定价。
三是新能源车企对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场景垄断。新能源汽车直营汽车模式的兴起使得车企直接接触新能源车险的购买人从而直接获取购买新能源车险的车主信息。
未来,车辆交付仅是车企创造价值的起点,后续以车险为服务抓手,车企能够开拓更多车后生态、车主权益等服务体系。相对于传统保险公司,车企在车辆的出行数据、用户驾驶行为监测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介入车险市场后,车企可以利用自身在车辆定损、零配件方面的专业优势,运用车辆运行数据、维修保养数据,在车险精准、差异化定价以及专属保险等方面进行深耕。
3.新能源车企涉足保险业的现状
车企涉足车险业务,对整个保险业的影响还是有限的。一是因为车险是管理型的险种;二是
保险行业储备了大量人才,比如在销售队伍定价能力上,不是有企业和销售渠道就可以;三是保险行业多年积累的历史数据能对精算和定价保持领先优势;四是车险对承保和理赔服务网点要求很高,庞大的网点服务体系对进入到车险行业的车企而言,挑战很大。
小鹏、蔚来、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公司所获牌照均为保险中介牌照,主要是解决渠道问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做好与保险公司和消费者的服务和对接。从展业范围看,保险中介机构是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招揽、风险管理与安排等中介服务活动,不涉及产品开发,收入来源为佣金。而此次比亚迪则通过全资收购的方式获得一张在新能源车企领域罕见的保险牌照。保险公司业务则涵盖产品的精算、定价、开发、销售,可获得保费收入。换言之,收获了保险牌照的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险产品的设计上将具备更大的话语权,从而依靠自身优势,定制完整的产业链生态闭环;同时,若保险业务经营稳定,源源不断的保费也将反哺母公司,为其带来更稳定的现金流。当然,以控股保险公司形式参与,完全进入保险这个强监管的行业,要接受与实体经济完全不一样的监管审查,包括产品开发与报备、偿付能力监管经营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强监管等挑战还是相当大的。亚迪或将重点围绕车险,特别是新能源车险开展业务,打造更强的产业链生态闭环。
三、未来发展展望
1.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为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带来机会。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变过程中,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利润结构将被削弱,但保险服务依然占据可观的利润空间。德勤分析结果显示,约占传统燃油车利润结构60%的售后服务(人工和零部件)等环节将会受售后模式改变、单车服务成本降低的影响而被大幅削弱;而约占利润结构35%的金融、保险等衍生服务基本保持不变,充电等相关衍生服务也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这意味着保险等金融产品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依然占据稳定、可观的利润空间。同时,与其他创新衍生服务的结合可能成为保险行业新的发展契机,新能源汽车保险将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
2.“车险二次综改”后的展望
今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定价自主权,通知明确自6月1日起,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由“0.65至1.35”扩大到“0.5至1.5”。这也被业内称为“车险二次综改”。
未来不同保险公司同种类业务的保费差异会进一步拉大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能源车险保费定价体系的逐渐成熟,保费也会更科学,彼时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优势将显著大于车主承担保费的成本。
总结
车企涉足保险业务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车险形成汽车消费从销售到后期保养维护的闭环,拓展利润来源;另外,若能借助信息优势,降低自家品牌汽车的车险保费,能增强汽车竞争力;再是,车企本身有很多企财险、责任险等保险需求,设立保险经纪公司也能同步为集团提供服务并获取利润。尽管车企真正能形成保险公司这类专业化车险运作还为时尚早,但其与传统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市场“同场竞技”,无疑有利于倒逼传统险企加速革新,双方的优势互补也将最终利好消费者。
参考文献:
[1]聂国春. 车险行业要变天吗[N]. 中国消费者报, 17 五月 202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