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在广西宜州历史悠久,据《宜州市志》记载,早在明代嘉靖年间,宜州农民就已从事此业。而这一行当在宜州形成产业化,一举成为宜州经济的支柱产业则是近年来的事情。2002年借助“东桑西移”的强风,桑蚕业在宜州市迅速崛起,到2010年出现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井喷态势。2010年全市桑园面积达28.6万亩,增长12.15%(与2009年同期相比,下同);发种130万张,增长18.2%;收购鲜茧4.68万吨,增长17%;养蚕农户11.9万户45.7万人,占农村总户数85%以上,总收入15亿元,增长63%;户均收入12500元,增长62%;人均收入3275元,增长80.2%,鲜茧总产量占广西的1/4和全国的1/6。先进理念促创新
2006年以来,该市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理念为推手,大作桑与蚕的“副业”文章,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蛋糕”越做越大。宜州市委书记奉海峰说,桑蚕业要发展,就必须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在高科技、深加工上做
文章。记者在宜州的采访中,处处感受着这一“必须”的力量。
治理“蚕沙公害”,变蚕沙为宝,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例证。前些年,由于蚕沙缺乏处理途径,农户随意把蚕沙倾倒于村边空地、沟渠,或者河流、池塘甚至水库之中,严重污染了环境,威胁饮用水安全,大大制约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10月,宜州市组团到浙江寻求“治沙”良策。一个月后,由浙江余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广西舜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泉公司)——全国最大蚕沙无害化处理企业在宜州破土动工。
该项目第一期投资4000万元,生
产多功能生物有机肥和功能饲料,年处
理蚕沙30万吨,生产有机肥或饲料10万吨,可为100万亩农田提供无公害肥料,至少节约3万吨化肥,计划第二期投资4000万元以上,生产素和黄酮类产品,年处理蚕沙30万吨,生产500吨叶绿素产品,副产品有机肥10万吨,产值5.8亿元。舜泉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蚕沙经过一系列科学处理,最后成为蚕沙有机肥。这些肥比一般化肥效果好得多,环保、养分高,用来种桑的话,可以提高桑叶的产量和桑叶品质,从而提高茧的品质。据悉,除了舜泉公司外,东生公司、春雨公司等企业也在开展这项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突破。2009年,通过建立市、乡、村、屯四级蚕沙收集网络,这3家企
业共收集蚕沙2.1万吨,蚕农增收85万元,企业实现
产值371万元。2010年全市已建成蚕沙收集中转站55个,
全市3家蚕沙加工企业共收集处理蚕沙2.67万吨。“经过蚕沙治理后,村里的环境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一直主管农业、关心农业的原市委调研员
罗启贵对农村的变化感到很高兴。农民们发现空气清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右二)在广西农业厅厅长张明沛(前中)
的陪同下到宜州调研桑蚕生产。
循环经济促发展科
——探究桑蚕业“宜州现象”
郎昆多了,小溪小河清澈了。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依靠科
技治理蚕沙,变害为宝,我们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废、次茧加工成优质蚕丝被是宜州循环经济链条
中的又一个新产品,市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建设办公室主任韦杰介绍说,全市每年双宫茧、薄皮茧
等下茧近2000吨,过去这些茧大都低价销售或被农户
倒掉,2006年起,该市引导企业开发加工生产优质蚕
丝被获得成功。在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
记者看到一张张拥有两项国家专利的“南方缫”和“美
连爱”牌蚕丝被正在打包出厂。据悉,这些精美、轻柔、
暖和的蚕丝被一上市,就成了市场上真正的“温柔杀手”,
热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仅仅是2010年,
嘉联公司、刘三等4家企业共生产蚕丝被就达3万床,
产值3046.8万元。
蚕蛹的综合利用开发,是另一个“必须”的例证。
蚕蛹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是民间的传统补品,在宜州,
就流传着“一个蚕蛹七个蛋”的说法。目前市场上新鲜
蚕蛹每公斤100元,宜州年产干蚕蛹3000吨,但蚕蛹
还有很高的附加值。2010年,宜州市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签署了“蚕蛹综合利用开发技术”的合作项目,
项目依托动物科学院技术力量,利用宜州市蚕蛹资源优势,生产蚕蛹蛋白、蚕蛹氨基酸、蛹虫草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大幅提高了蚕蛹的附加值,年产蚕蛹蛋白600吨、蚕蛹氨基酸300吨、蛹虫草100吨。蚕蛹的深加工将掀开宜州循环产业链条多彩绚烂的又一页。
技术引进带新业
一年两伐,废弃桑枝(杆)数量巨大,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问题。
2008年初,当地一位叫韦丽华的女老板引进新技术,利用废弃桑枝栽培秀珍菇,一下子赚了不少钱。韦丽华致富不忘乡亲,2009年又带动了周边1000户农民进行桑枝食用菌栽培。庆远镇下维村寨门屯的梁尚林最先跟着韦丽华学种菇,两年下来,梁尚林不但赚了钱,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菇能手。他高兴地对记者说:“今
年我和弟弟一起种菇得了24.7万元,我爱人和弟媳一起养蚕,得了6万元,是收益最好的一年。”在宜州类似梁尚林这样既种桑养蚕又种菇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
韦孟娥也是该市最早涉足食用菌栽培的女能人之一,2008年12月韦孟娥
和韦丽华联手合股创建宜州宜源桑杆菌
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源公司),次年生产规模达到600万棒,带动350家农户,实现产值1500万元;2010年进一步扩大生产,生产规模近1000万棒,带动1000多家农户,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润1500万元。她肯钻研,种植的秀珍菇产量高,质量好,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记者参观宜源公司时,韦孟娥指着一座高高大大的褐“山头”说:“这就是统一收购的桑枝,经过粉碎后制成菌棒,然后按订单生产供应给菇农。所有的种植户收菇后,由我们公司统一按市场价或最低保护价收购,现在每天外发鲜菇4万多斤。”谈到为何那么多人愿意跟随她一起种菇时,她爽快地回答:“以前,都是我们先免费供应菌棒给菇农,等回收鲜菇时,再扣除菌棒的成本,这样,手里没钱又想种植的农户就可以种了;
此外,技术上,我们都是手把手教,只要菇农种植上有难题,我们都全力以赴去解决。”目前,宜州市年产40万棒以上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有3个,20万棒以上的企业有30个。据粗略统计:2010年全市共生产菌棒1520万棒,同比增长270%,其中宜源公司及合作大户855万棒,占了
全市一半以上,宜源公司已成为宜州名副其实的农业龙河池市市长蓝天立(右)在宜州市市委书记奉海峰(左)陪
同下到宜州市屏南乡桑枝食用菌生产基地调研。
技创新显威力
□本刊记者郎昆谢青夏图片提供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头企业。另外,宜源公司还牵头成立桑杆食用菌协会,现有5000多会员。
“这个棚是2010年11月26日开始采菇,到现在卖了1万多斤,按均价每斤4元来算,一个星期下来收入5万多元。我们现在是天天采菇,日日数钞票。”宜州市六坡食用菌厂麦任光厂长一边带记者参观菇棚,一边乐呵呵介绍道,该厂占地面积50多亩,2011年全部工程完工后,将形成单季栽培200万包,平均日产2吨多,年产值约1200多万元
的宜州市最大的栽培基地。
按照一亩地产生一吨
桑枝来算,宜州每年产生
50多吨的桑枝,宜州市农
业局局长唐渊说:“目前
宜州的桑枝利用率只有一
半,还有20多吨等待开发
利用。如果宜州的桑枝能
全部利用完的话,农民收
入可以翻番。”
广西自治区政府副秘
书长曾东在检查宜州桑枝
食用菌企业后多次称赞:
“这是我在全区见到的最
好的桑枝食用菌。”
目前,宜州市食用菌
已经从顺季栽培发展到周年栽培,宜州的桑枝食用菌周年生产栽培技术最初是引进和借鉴福建罗源和彰州的经验,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和探索,创新性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规程。现在原材料基质配方、菇棚建设、制冷设施、菌棒单产、产品质量,特别是产业运作模式均居国内前列。在珠三角市场,鲜菇每件批发价格比同类高15—20元。在宜州洛西栽培秀珍菇的福建罗源菇农深有感触的说:“种了20多年菇,今年在宜州收益是最好的!”
桑枝食用菌生产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副产品———菌糠(即收完菇后剩下的废菌包),是天然的有机肥,去掉外包装后直接还田或稍作加工就是上好的桑田有机肥。
宜州市副市长孟众民介绍说:“宜州桑枝食用菌产业正逐渐走向分工明晰的专业化生产,扬长避短,如有专业生产桑枝粉的原料厂,专业生产菌包的菌包厂,专业生产食用菌的企业和菇农,还有专业经营产品的经销商,专业处理废菌包的有机肥料厂也在筹划中,多赢的局面正在形成,宜州桑枝食用菌已经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兴优势产业!”
政府服务谋发展
宜州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桑蚕发展工作,蚕业发展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将领导班子办公室改为常设机构,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产业扶持。制定了《宜州市创建全国第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实施方案》,凡连片种植500亩以上桑园每亩由财政补助50元,对示范片桑农给予每亩
100元的桑苗补助,给予蚕农
每年1000元左右的小额信贷,
由财政贴息,为贫困村和库区
移民农户免费提供桑苗等。
2006年先后投入财政资金500
多万元,致力于蚕沙无害化治
理;再如建蚕房、蚕茧烤房、
缫丝加工企业等生产用地给予
简化程序、减免收费、优先审
批等一系列优惠灵活的政策,
农民建蚕房用地按临时生产用
地给予优先审批,取消有关收
费。2008年宜州市委市政府出
台了补助桑枝食用菌栽培农户
的激励政策,先后投入300万
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桑枝食用
菌生产,2010年下发了《宜州
市2010年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宜州市2010年蚕沙无害化治理工作方案》等6个具体的工作细化方案,对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将工作目标任务量化细化到各乡镇、市直各部门以及相关企业,有效地推进了示范基地各项工作开展。
一系列的帮扶与支持政策措施,引来了众多的企业落户宜州。目前,宜州以广西宜州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引进了嘉联丝绸、茂源茧丝、嘉凤丝业、金宜、恒源达等茧丝绸加工企业11家,茧丝绸加工量占全区的15%。其中缫丝厂10家,织绸厂1家,自动缫丝机105组,年加工干茧10500吨,可生产白厂丝3000吨;织绸机184台(套),绡丝机2台(套),生产能力300万米。结束了“广西的生丝不能作织绸经线丝”的历史,保证了织绸原料“就地取材”,为织绸业扩大规模奠定了基础。2010年11月,全市生产白厂丝1677吨,生产坯绸167万米,茧丝绸加工业实现产值达5.19亿元,实现税金1897.7万元。大企业的进入也使得宜州优质的蚕茧原料得到了充分的发挥,5A、6A等高品位丝产品深受江、浙、四川、重庆等省市客商青睐,四川南充市六合集团%的原料茧也来自宜州。
广西农业厅副厅长谢东(前排左一)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祁广军(前排右一)和宜州市副市长孟众民(后排右一)的陪同下视察宜州市恒业茧丝有限公司缫丝厂。
80
可以说,宜州循环经济中的任何一环,都处处体现
出了“保姆式服务”的无微不至。谈起宜州市行政部门对企业与农户的“保姆式服务”,庆远镇下维村寨门屯的梁尚林深有感触地说:“有一年我家养了几张蚕,但是不管怎么吃桑叶那些小东西就是长不大,宜州市蚕业站的技术人员知道后,马上上门查看,发现那是因为蚕房不卫生和空气不流通,导致引起的‘铁蚕’病,市蚕业站的技术人员告诉我处理方法,由于措施及时得当,最后没有造成丝毫损失。”
“保姆式服务”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当地的政府部门人员能“把农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例如,该市农业局食用菌办公室副主任温东宁谈起服务菇农的事情时就说:“我们是食用菌办公室,能不关心食用菌生产?最近,一个食用菌厂的冷库压缩机坏了,当时冷库里放有很多刚采摘下来的秀珍菇,半夜打电话来
求助,我只能马上到维修师傅一起去,因为秀珍菇摘下来,不冷藏的话,那么多菇就全毁了。”
从温东宁平静的语气中,看得出他和他的同事们为企业和农户所做的一切是十分自然和平常的。然而,正是这样的服务,让人们感悟到宜州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这些年迅猛发展的“奥秘”所在。
再展宏图“十二五”
2009年8月,广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率领自治区农业厅、科技厅、商务厅等相关部门领导到宜州调研桑蚕产业发展,并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宣布,用5年时间建设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宜州)示范基地。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指出,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桑蚕养殖,突出重点,有效推进,重点地区重点突破,实现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桑蚕循环经济发展,将广西由桑蚕大省打造成桑蚕强省。
宜州市委书记奉海峰强调,宜州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继续抓住“东桑西移”的有利机遇,以实施桑蚕循环经济为重点,力争到2015年实现在优质茧原料基地、茧丝绸精深加工、资源循环利用、丝绸贸易市场、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的“五个突破”:
第一,在桑蚕生产方面,到2015年,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30万亩,年发种量140万张,年产鲜茧5.4万吨,养蚕收入突破10亿元以上,种桑养蚕收入及综合利用产值达4000元,农民人均养蚕收入2000元;年产生丝4000吨,茧丝绸加工业产值突破20亿元以上,其中缫丝企业实现总产值达到亿元,坯绸万米以上,蚕丝被20万床以上;整个茧丝绸加工产业税收达到5000万元。
第二,在桑蚕生产技术推广方面,到2015年,建成“一个桑蚕人才小高地、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一个蚕业科技推广中心”,完成30万人次的科技培训,力争蚕茧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0%生丝质量达5A 级以上;优良桑蚕品种推广率100%;方格簇推广率99%以上;小蚕共育推广率75%以上,蚕业科技贡献率达80%,实用适用技术得到普及。
第三,在桑蚕茧丝副产品利用方面,到2015年,按30万亩桑园计全市每年加工处理蚕沙20万吨以上,生产有机肥5万吨以上和提取素0.2万吨以上,实现产值4亿元以上;年产桑枝食用菌1亿棒(筒),实现产值2.5亿元以上。缫丝副产品:蚕蛹、废丝、废水开发利用,实现产值3.5亿元以上,力争桑蚕茧丝副产品加工利用产值突破10亿元以上,桑蚕副产品加工利用产业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四,加快桑蚕丝绸贸易市场建设,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宜州市茧丝绸贸易中心打造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茧丝绸贸易信息交流平台和物流中心,不断扩大茧丝绸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将进一步依托刘三这个品牌,打造宜州刘三丝绸文化旅游品牌,弘扬宜州丝绸文化并走出去。建成真正的丝绸之都。
第五,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实施茧丝质量品牌战略,建成“一个桑蚕人才小高地、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一个蚕业科技推广中心”,完成30万人次的科技培训,力争蚕茧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0%生丝质量达5A 级以上,培育形成一批省级和国家级茧丝绸名牌产品。
我们期待着宜州的再次腾飞!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郎宁(右)在宜州市农业局局长唐渊
(中)和河池市总农艺师谭仕林(左)陪同下参观食用菌基地。
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