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真题汇编(含答案)含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 的光滑圆弧轨道ABC 和水平轨道PA 在A 点相切.BC 为圆弧轨道的直径.O 为圆心,OA 和OB 之间的夹角为α,sinα=
生活中的物理3
5
,一质量为m 的小球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A 点沿圆弧轨道通过C 点,落至水平轨道;在整个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及轨道作用力外,小球还一直受到一水平恒力的作用,已知小球在C 点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水平恒力的大小和小球到达C 点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到达A 点时动量的大小; (3)小球从C 点落至水平轨道所用的时间. 【答案】(15gR
(223m gR (3355R g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动量、斜下抛运动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解析(1)设水平恒力的大小为F 0,小球到达C 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 .由力的合成法则有
tan F mg
α=① 2220()F mg F =+②
设小球到达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v F m R
=③
由①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03
4
F mg =④
5gR
v =
(2)设小球到达A 点的速度大小为1v ,作CD PA ⊥,交PA 于D 点,由几何关系得 sin DA R α=⑥
(1cos CD R α=+)⑦
由动能定理有
220111
22
mg CD F DA mv mv -⋅-⋅=-⑧
由④⑤⑥⑦⑧式和题给数据得,小球在A 点的动量大小为 1232
m gR p mv ==
⑨ (3)小球离开C 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设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v ⊥,从C 点落至水平轨道上所用时间为t .由运动学公式有
2
12
v t gt CD ⊥+
=⑩ sin v v α⊥=
由⑤⑦⑩
式和题给数据得
355R t g
=
点睛  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常见经典模型,此题将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动量、斜下抛运动有机结合,经典创新.
2.光滑水平面AB 与竖直面内的圆形导轨在B 点连接,导轨半径R =0.5 m ,一个质量m =2 kg 的小球在A 处压缩一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不拴接.用手挡住小球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p =49 J ,如图所示.放手后小球向右运动脱离弹簧,沿圆形轨道向上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C ,g 取10 m/s 2.求:
(1)小球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B 到C 克服阻力做的功;
(3)小球离开C 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大小. 【答案】(1)7/m s  (2)24J  (3)25J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E p =211m ?2
v  ①    v 12Ep
m
=7m/s ②
(2)由动能定理得-mg ·2R -W f =
22
211122
mv mv -  ③    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故22
v mg m R
= ④      由②③④得W f =24 J
(3)根据动能定理:
2
2122
k mg R E mv =-
解得:25k E J =
故本题答案是:(1)7/m s  (2)24J  (3)25J  【点睛】
(1)在小球脱离弹簧的过程中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根据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和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小球的脱离弹簧时的速度v;
(2)小球从B 到C 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阻力做功,根据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得到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从而根据动能定理求解从B 至C 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3)小球离开C 点后做平抛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求小球落地时的动能大小
3.如图所示,光滑轨道CDEF 是一“过山车”的简化模型,最低点D 处入、出口不重合,
E 点是半径为0.32R m =的竖直圆轨道的最高点,D
F 部分水平,末端F 点与其右侧的水
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以速率v=1m/s 逆时针匀速转动,水平部分长度L=1m .物块B 静止在水平面
的最右端F 处.质量为1A m kg =的物块A 从轨道上某点由静止释放,恰好通过竖直圆轨道最高点E ,然后与B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若B 的质量是A 的k 倍,A B 、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2μ=,物块均可视为质点,物块A 与物块B 的碰撞时间极短,取2
10/g m s =.求:
(1)当3k =时物块A B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2)当k=3时物块A B 、在传送带上向右滑行的最远距离;
(3)讨论k 在不同数值范围时,A B 、碰撞后传送带对它们所做的功W 的表达式.
【答案】(1)6J (2)0.25m (3)①()21W k J =-+②()
221521k k W k +-=+
【解析】
(1)设物块A 在E 的速度为0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0
A A v m g m R
=①,
设碰撞前A 的速度为1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0111222
A A A m gR m v m v +=②,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14/v m s =③;
设碰撞后A 、B 速度为2v ,且设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22A A m v m m v =+④;
解得:211
41/13
A A
B m v v m s m m =
=⨯=++⑤;
由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可得:()22
121122
A A
B Q m v m m v =-+⑥,代入数据解得Q=6J ⑦; (2)设物块AB 在传送带上向右滑行的最远距离为s ,
由动能定理得:()()221
2
A B A B m m gs m m v μ-+=-+⑧,代入数据解得0.25s m =⑨; (3)由④式可知:214
/1A A B m v v m s m m k
=
=++⑩;
(i )如果A 、B 能从传送带右侧离开,必须满足()()2
21
2
A B A B m m v m m gL μ+>+,
解得:k <1,传送带对它们所做的功为:()()21J A B W m m gL k μ=-+=-+; (ii )(I )当2v v ≤时有:3k ≥,即AB 返回到传送带左端时速度仍为2v ; 由动能定理可知,这个过程传送带对AB 所做的功为:W=0J ,
(II )当0k ≤<3时,AB 沿传送带向右减速到速度为零,再向左加速, 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到传送带的左侧. 在这个过程中传送带对AB 所做的功为()()22211
22
A B A B W m m v m m v =
+-+, 解得()
2215
21k k W k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即可解题;解题时注意讨论,否则会漏解.A 恰好通过最高点E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 通过E 时的速度,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 与B 碰撞前的速度,A 、B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碰撞过程产生的内能,应用动能定理求出向右滑行的最大距离.根据A 、B 速度与传送带速度间的关系分析AB 的运动过程,根据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出传送带所做的功.
4.如图甲所示,粗糙水平面与竖直的光滑半圆环在N 点相切,M 为圈环的最高点,圆环半径为R =0.1m ,现有一质量m =1kg 的物体以v 0=4m/s 的初速度从水平面的某点向右运动并冲上竖直光滑半圆环,取g =10m/s 2,求:
(1)物体能从M 点飞出,落到水平面时落点到N 点的距离的最小值X m
(2)设出发点到N 点的距离为S ,物体从M 点飞出后,落到水平面时落点到N 点的距离为X ,作出X 2随S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要使物体从某点出发后的运动过程中不会在N 到M 点的中间离开半固轨道,求出发点到N 点的距离S 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0.2m ;(2)0.2;(3)0≤x ≤2.75m 或3.5m ≤x <4m . 【解析】 【分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在M 点的速度范围,然后由平抛运动规律求得水平位移,即可得到最小值;
(2)根据动能定理得到M 点速度和x 的关系,然后由平抛运动规律得到y 和M 点速度的关系,即可得到y 和x 的关系,结合图象求解;
(3)根据物体不脱离轨道得到运动过程,然后由动能定理求解. 【详解】
(1)物体能从M 点飞出,那么对物体在M 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2
M mv R
所以,v M gR 1m /s ;
物体能从M 点飞出做平抛运动,故有:2R =
12
gt 2
,落到水平面时落点到N 点的距离x =v M t  2
R
gR g
2R =0.2m ; 故落到水平面时落点到N 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0.2m ;
(2)物体从出发点到M 的运动过程作用摩擦力、重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x −2mgR =
12mv M 2−1
2
mv 02; 物体从M 点落回水平面做平抛运动,故有:2R =
12
gt 2
,22044(24)0.480.8M M R R
y v t v v gx gR x g g
μμ⋅
=--⋅=-== 由图可得:y 2=0.48-0.16x ,所以,μ=0.16
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