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 ,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又是这一角的承担者。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
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 :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
侧向迁移:习得的概念和或一般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则。
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命题: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
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道德: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对自己发生的动作或行为,采取的决定,逻辑推断、生活体验等的组织、调节与控制,使自己的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周围现实发生相互作用。
人际交往: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条件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学校人际关系:是指学校领导者和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彼此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亲近或疏远的关系。
健康: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和道德上都臻守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全体性原则: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
二、简答题
1简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答:(1)心理学的综合化趋势;(2)心理学的实用化趋势;(3)心理学的全球化趋势;(4)心理学的本土化趋势。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师、学生心理、大学生学习心理、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第二,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实践任务。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有哪些?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试验法、调查法、测验法。4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的作用?
答:(一)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二)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三)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四)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五)教师的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5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答:(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第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第二,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第三,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6结合教学反思的过程谈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的过程:(1)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与分析阶段;(3)重新概括阶段;(4)积极的验证阶段。
7简析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相互关系。
答: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计划性与准备性;课堂教学的组织性;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沟通性;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职业发展性。决定教师教学监控水平
的直接因素有三方面:其一是教师能否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其二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足够的知识经验;其三是已有的知识是否能和现存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知识重组。
8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规律?
答:(1)个体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以正常的遗传素质为前提,遗传素质一旦有缺陷,就会影响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2)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生长发育的过程。个体心理的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而生理的成熟又具有严格的程序性,特别是脑的发展的程序性,严格地控制着个体心理发展和行动表现。
9简述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答:思维力是指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间接、概括反映的能力,或者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上。(1)理论性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
位;(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4)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