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1.1946年,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在“视听教学法”中第一次提出“”理论,他把学习的经验分为直接(做的)经验、观察(替代)经验和三大类。
答案】经验之塔;抽象经验
2.视听教学运动和视听教育传播技术,它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序教学和,它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成;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这三种教育实践既相互融又各自发展,为形成教育技术学这样一个独特领域奠了基础。
【答案】个别化教学;教学系统方法
3.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设计包括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分析。
【答案】教学系统;学习者特征
4.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体系包括:、传播理论(或视听教育传播
论)、和系统论(或系统科学方法)。
【答案】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5.布鲁纳把概念分为3种类型:合取概念;和。
【答案】析取概念;关系概念
6.狭义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的过程。
【答案】有目的;行为规范
7.在皮亚杰的学习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图式,图式指对世界的、理解和的方式。
【答案】知觉;思考
8.维特罗克把人的记忆分为、和长时记忆3个系统。
【答案】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9.学习动机主要指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对人的行为、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决定个体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答案】推动力;激发
10.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因素来自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的作用最为直接和重要。
【答案】家庭;学校环境
11.视觉图像可以分为4种类型:真实的、、和结构的视觉图像。
【答案】模拟的;类比的
12.常用的传声器是和两种传声器。
【答案】动圈式;电容式
13.扩音机按输出方式分:有和两种。
【答案】定阻输出;定压输出
14.电视是根据人眼的特性和视觉心理,运用电子技术和,制作事物的图像信号的方法和技术。
【答案】视觉暂留;光电技术
15.图像的摄取与重现是基于光和电的转换原理实现的。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器件是发端的与收端的。
【答案】摄像管;显像管
16.基于计算机的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教学和教学。
【答案】计算机辅助;计算机管理
17.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计算机用作            (工具)和一种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来实现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
【答案】教学媒体;交互活动
18.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有7种:、操作和练习、模拟、游戏、测验、问题解决和。
【答案】个别指导;发现学习
19.课堂教学媒体环境主要有:;计算机教室和。
【答案】组合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
20.多媒体教室基本组成主要有、、实物展示台、投影屏幕、扩音机等设备。
【答案】多媒体计算机;透射式投影仪
21.与网络相联的计算机根据其主要用途可分为和两大类。
【答案】网络服务器;工作站
22.根据网络分布的规模可划分为4类网络:、城域网、和网间网。【答案】局域网;广域网
23.和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协议。
【答案】TCP协议;IP协议
1. 20世纪初出现的采用照相、幻灯和无声电影的视觉教学,主张利用媒体向学生提供视觉形象,以具体、生动的形式呈现抽象的概念和选择教具等。因此,在本质上与直观教学是()。
A. 一致的
B. 无联系的
C. 不同的
D. 相反的
【答案】A
2. 在视听教学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著作是()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
A. 加涅
B. 戴尔
C. 瑞奇
D. 赫本
【答案】B
赫本的资料3. ()被引进视听教学领域以后,使视听教学运动向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教育技术的观念也从静止的媒体论走向动态的过程论。
A. 学习理论
B. 教学理论
C. 传播理论
D. 教学系统方法
【答案】C
4. 视听传播对教育技术实践中形成特殊的实践哲学和模式——利用()促进学习,具有主要作用。
A. 任何资源
B. 视听教材
C. 教学系统方法
D. 传播方法
【答案】A
5.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并设计了便于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机器和便于进行程序教学的程序。
A. 斯金纳
B. 桑代科
C. 巴甫洛夫
D. 华生
【答案】A
6. 根据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学技术新定义,教学技术的研究领域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A. 设计、传递、利用、管理、评价
B. 设计、开发、管理、检索、评价
C.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D.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修改
【答案】C
7. 尽管世界上第一台教学机器的发明人和使用者是(),但是程序教学的兴起主要归功于()关于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和他设计的便于及时强化的程序教学机器和便于进行程序教学的程序。
A. 斯金纳克劳德
B. 普莱西斯金纳
C. 克劳德普莱西
D. 克劳德斯金纳【答案】B
8. 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实践,它们是()。
A. 视听教学运动、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
B. 程序教学、行为科学和教学系统方法
C. 视听教学运动、个别化教学和程序教学
D. 教学系统方法、视听教学运动和教学传播【答案】A
9. 教育技术的物理观的局限是(    )。
A. 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与抽象
B. 把视听教材看作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C. 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标准
D. 把科学技术应用于教学
【答案】B
10. 人的加工信息能量是有限的是指()。
A. 一个人在每一时刻只能加工数量有限的信息
B. 人的长时记忆贮存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
C. 短时记忆一次只能记住5土2个项目
D. 一个人人在某一时刻只能做一件事
【答案】A
11. ()心理学提出“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的基本假设,并认为人的内心是无法观察的,只能通过对行为的研究来说明人的心理。
A. 认知主义
B. 行为主义
C. 人本主义
D. 建构主义
【答案】B
12. 在教材提供的传播模式中,最能反映传播中接受者与传播者的角处于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的是()。
A. 施拉姆循环模式
B. 拉斯韦尔的模式
C. 贝罗模式
D. 香农-施拉姆传播模式【答案】A
13. “拉斯韦尔五W公式”基本上概括了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作为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一度主宰了数十年的传播学研究。但是该模式存在的明显缺陷是()和()。
A. 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忽略了反馈的作用
B. 单向流动的线性模式忽略了接受者的情况
C. 不重视研究传播途径忽略了反馈的作用
D. 不重视传播的内容分析忽略了传播效果问题
【答案】A
14. 香农-施拉姆传播模式的最突出特点是重视信源和接收者之间的()。
A. 建立反馈环节
B. 防止信道干扰
C. 共同经验领域
D. 获取有效信息
【答案】A
15.()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三条贡献是: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与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发展,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标准的理论依据;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为教学服务。
A. 物理学观念
B. 视听传播观
C. 学习理论
D. 系统观念
【答案】A
16. ()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三条贡献是:明确提出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从而修正了视听教学“物、感官、具体化”的研究取向;明确界定了视听传播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传播论和早期的系统观念;把对学习者的研究首次纳入教育技术领域的范畴内。
A. 视听传播理论
B. 物理学观念
C. 行为主义理论
D. 信息加工理论
【答案】A
17. “教学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所有的职能和资源如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能创造出崭新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教学系统。”是对()内容的重要表述。
A. 教育技术系统观
B. 教育技术物理观
C. 视听教学论
D. 视听传播论
【答案】A
18. 我国的电化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技术的主要区别之处是(      )。
A. 开发学习资源
B. 控制教育或教学的过程
C. 两者的目的
D. 研究的对象、领域和方法
【答案】D
19.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尽管人的记忆同时出现一系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把信息组织成(),不仅可以增加信息摄取量,而且还有助于保持记忆。
A.有意义的组块
B. 形象化内容
C. 相关问题
D. 软件形式
【答案】A
20.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该研究的或探讨的是(),而不是对人的从属方面(行为或认知)进行分割或是还原式地分析。
A. 完整的人
B. 人的元认知
C. 学习的规律
D. 独特品质
【答案】A
21. 在考夫曼的系统分析模式中,确定问题方案要进行4项有关的分析,分别是:()、()、任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分析。
A. 使命分析职能分析
B. 内容分析使命分析
C. 职能分析活动分析
D. 使命分析动机分析
【答案】A
22. 伊利的教学应用模式有两个特点说明:一是过程的步骤之间的关系是(),注意过程与过程、步骤与步骤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运用中的()与启发性是该过程的指导思想。
A. 非线性的创造性
B. 线性的探索性
C. 有机的可变性
D. 可变的灵活性【答案】A
第二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1. 学习是指“刺激—反应”之间联系的加强。这是()对学习的界定。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建构主义理论
【答案】A
2. 学习是指认知结构的变化。这是()对学习的界定。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建构主义理论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