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探究
摘要:沈佳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教育的主旋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提升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为了能够给与学生更加深刻的劳动教育体验,教师就可以尝试去开展情景体验式的劳动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去,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本文就该观点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阶段;劳动教育;活动探究
在比较传统的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中,教师所采用的方式都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为学生讲解劳动的益处,然后让学生去参与到简单的劳动中去,如班级清洁、家务活等劳动。因为现在社会经济条件整体上升,有些家长对学生都比较溺爱,导致学生在家里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接受劳动教育的时候,就容易叫苦叫累。而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的开展就可以让这一种情况得到解决,让学生能够融入到场景中去,由外而内的去体验劳动,理解劳动的内涵,将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提升劳动的教育意义。
一、创建生活化的情境体验
教师在一开始对学生开展情景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进来。所以,教师首先就可以尝试去创建一个比较生活化的劳动情境体验,构建起来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体验式的情境中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学会去主动的进行劳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热爱劳动。
例如,在家庭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但是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劳动的意识,所以就会理所应当的觉得这些事情都应该是爸爸或者是妈妈做,当不好的习惯和意识一旦养成就很难被纠正。所以,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来创建一个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场景。比如,可以是家庭从准备晚餐到结束的过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可以是爸爸妈妈,或者是孩子,扮演爸爸妈妈的学生可能就需要准备晚餐,而扮演孩子的学生就可以去做一些摆放碗筷 ,或者是收拾餐桌等简单的劳动。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知道付出劳动以及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二、传授学生劳动技巧
在学生参与到情景体验式劳动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意的一个点就是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劳动技巧,可以由易到难,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来传授不同的劳动技巧。让学生能够愿意劳动、热爱劳动还得会劳动。若是学生虽然始终对劳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做起来的时候毫无头绪,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看不到任何的成效,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劳动热情。而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劳动技巧的时候,就能情境劳动体验实践中去不断的总结经验,在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劳动的认知,让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例如,当教师开展与擦玻璃相关的情景体验式劳动的时候,有的学生虽然在很积极的参与,但是却用了大量的水去擦玻璃。导致玻璃越擦越脏,消磨了学生一开始的耐心和信心,所以针对于这一种情况,在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这一个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擦玻璃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去寻到更好用的劳动技巧。将身边的各种物品都利用起来,将劳动的效率最大化。让学生能够在劳动中学会去创新,敢于去分享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于劳动的自信心。
三、重视课后点评总结
在学生进行完体验式课堂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将课后的点评和总结重视起来,让学生在劳动
结束了之后能够注重反思。同时,教师的点评也是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让学生知道自己在那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在下一步就有去努力的方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评的时候,应该从细微处入手,不能用简单的优良中差来评价学生,而是能够结合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以及劳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来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点评,让学生对于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例如,在开展情境体验式的劳动教育“我是城市清理小能手”一个活动的时候,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去学会清理一些城市的小广告,以及被随手丢弃的垃圾,等到活动结束了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再加以点评,让学生不仅有劳动体会,还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在点评学生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去用鼓励和夸奖口吻,就算是学生有错误,教师也应该比较委婉的指出来,让学生能够在劳动感悟中得到全面的提升和进步。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开展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是教育理念进一步为教师提出的全新的要求,教师要能够在劳动教育中进行创新,既能够给学生最新鲜的劳动学习体验,更要去深度的挖掘劳动背后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能够从被动到主动,养成良好的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沈佳欣.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劳动教育[J].综合语文课程,2017.
[2]欧阳暮雨.素质教育背景下浅谈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