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创始人兼CEO余建军至今还记得10年前,注册喜马拉雅时的情景。“我总想着能做点什么”,他说,当时的音频领域远没有今天这样的繁荣,但他一直觉得,这根新赛道有着与视频行业截然不同的特,有无穷的潜力。
过去十年,作为移动音频领域早期的拓荒者,喜马拉雅通过重塑声音的价值,用声音服务数亿用户,用创新带动增长,用供给引领变革,海量的优质书籍变成了有声书、广播剧,为文化赋能。
如今,喜马拉雅迎来十岁生日。余建军再谈创业初心,“以科技赋能文化,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余建军认为,喜马拉雅是一家科技驱动的内容公司,科技是手段,文化是目的。
广播剧制作进入“大片时代”
今年6月,喜马拉雅与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商Pottermore Publishing合作,推出全球首部官方授权全本中文有声书《哈利·波特》,上线10天内即创造千万播放纪录。很多用户留言,它颠覆了对“耳朵的认知”。
声音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让精神更富足。自成立以来,众多文化大咖在喜马拉雅开讲开课,
如余秋雨、刘心武、蒙曼、马未都、李银河、王德峰等名人学者都在喜马拉雅用声音分享自己的思想与智慧,实现文化的传播与触达。2023年余秋雨在喜马拉雅推出《余秋雨·中国文化必修课》,向广大听友传播普及中国文化史,从百家争鸣的儒释道讲起,连接唐宋元明清的思想文化,涵盖古今文化大师。这些文化大咖的创作不断丰富着喜马拉雅上优质的精神食粮。
十周年之际,喜马拉雅还发起“一起聊聊吧”十周年特别企划,联合新世相带来6场精彩的热门话题对谈,为年轻人打造交流场域。从8月8日到8月13日,喜马拉雅将邀请毛不易、马頔、杨笠、东东、梁文道、郝景芳、姜思达、河森堡、柳岩、沈奕斐、易立竞、易小星等大咖,聚焦当下年轻人关心的独居、职场、数字世界、消费观、爱情、精神文娱生活等话题,像老朋友一样,陪你一起聊聊。
文化向善,见证美好
阿素是一位从贵州毕节山区走来的00后女孩,17岁时进入宁波一家纺织厂工作。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八点多,阿素在流水线上一坐就是一整天。每天早上到车间,阿素第一件事就是戴上蓝牙耳机听喜马拉雅。阿素说:“如果没有喜马拉雅,我一天工作下来的脑子是空白的,听
书是我连接外部世界唯一的窗口。”
今年7岁的王慕晗是清华附小一年级学生,他从幼儿园开始听喜马拉雅,现在从听到讲,在喜马拉雅开设主播账号“飞火流星Bobby”讲解古诗词,分享经典阅读的收获,用音频为自己搭建成长舞台,助力传统文化传播。他说:“从听历史故事到播讲古诗词,我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都提高了。”
今年87岁的上海老人孙根宝已经少不了轮椅和拐杖了,因为女儿平时一边做饭一边用喜马拉雅听由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改编的《世界的凛冬:二战的权力游戏》,他也开始听喜马拉雅听相声评书,退休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
数据显示,目前,喜马拉雅平台有超过10000名残疾人主播,他们借助音频摆脱身体或视力不便的限制,用声音开创新职业,在不用露脸不以貌取人的声音世界寻获公平与公正,到生命里的光。在喜马拉雅,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播也超过50000名,他们借助音频跨越数字鸿沟,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与世界保持同频共振,向世界发声,并收获精彩的退休生活。
马頔从“音频孤岛”长成“声音宇宙”
而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喜马拉雅更是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采访时,余建军就谈到了单田芳的故事。这位艺术家虽然已经离世,但是在得到其家人的声音授权后,喜马拉雅通过TTS技术(TECHTOSPEECH,语音合成技术)对于其声音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AI合成了新的节目,完播率达到80%。“一些软件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语音合成,但是如果要做到情感化的演绎、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艺术加工,这种精细化能力只有我们能做到。”余建军说。
“目前喜马拉雅有4000多名员工,技术团队达到几百人的规模。”余建军更喜欢把喜马拉雅称为技术公司,企业的两项语音技术成果已被世界顶尖学术会议“2023年IEEE国际音频、语音与信号处理会议”收录。
近年来,喜马拉雅AI语音技术落地成果颇丰。AI语音技术吸引媒体加速布局音频内容,特斯拉等品牌电台也借助喜马拉雅的AI语言技术推出AI专辑。随着AI技术手段的落地,喜马拉雅自身企业的护城河日益拓宽加深,将继续秉持着长期主义理念发展,未来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想象空间。
十年前,喜马拉雅是上海浦东张江镇一个十几人的小团队,而现在,喜马拉雅成为了一家服务数亿用户的内容公司。余建军表示,这要感谢世界各地用户的喜爱和陪伴,感谢每一位喜马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