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食主义的文化渊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五千年华夏文明发展到现在,从来没少在“吃”这个东西上下功夫。中国人见面不含糊,打招呼第一句话一般都要问上一句“吃了吗”,然后有兴趣再问上一句“吃啥了”,是啊,吃啥了呢?中国鲁、粤、闽、皖、川、湘、浙、苏八大菜系千余种菜式,选择的余地可大了。关于“吃”的文化,就有很多了。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种粟,长江流域种稻,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现在,体现在南北方饮食差异的各个方面。同样,吃也反映在许多汉字上。汉字属象形文字,如“富饶”的“饶”,字从食,从尧,尧亦声。“尧”意为“堆垒而高”。“食”指饭菜。“食”与“尧”联合起来表示“饭桌上饭碗和菜盆堆垒起来”,本义:食物丰盛。“装饰”的“饰”,这也是个形声字,同“食”声。“饯”字就更多了,饯为形声字,从食,戋声,本义指的是设酒食送行。古时送别,临别之前都要饮酒相送,为行者饯行。
    早在三千多年前,帝胄贵族就把煮饮食的鼎,作为国之重器,视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在两千年前,被中国尊为圣人的孔子,就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境界。历朝历代都有和饮食相关的重大事件发生。如汉代的“鸿门宴”,宋代的“杯酒释兵权”等。而一些文人雅士也推波助澜,
创造了许多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诗文,使中国的饮食文化不断地演进。并放下身段亲自下厨,产生了如“东坡肉”,“宫保鸡丁”等历史名菜,以及到了清朝,出现了号称皇家盛宴的“满汉全席”等。足以说明中国饮食文化历史的悠久。
传说距今约二十万至五万年前,中华初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当时人们尚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当时天上有个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间生活得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随着“咔”的一声,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他发现身上好暖和呀。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
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遂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大神说的话,决心到遂明国去寻火种。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遂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又一闪,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光源。这时候他发现就在遂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年轻人回到了家乡,为人们带来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钻木取火的办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上面提到了伏羲氏,这位大神也为人类的吃做了不小的贡献。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一说伏羲即太昊,本姓风。传说他有圣德,像日月之明,故称太昊。神话中华夏民族的始祖。又传他教民结网,
从事渔猎畜牧。
  我们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农同时也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他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到了黄帝时期,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黄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夏商周时期,食品原料大大增加,并习惯于以“五”为系列,如五谷(稷、黍、麦、菽、稻)、五菜(葵、藿香、蒜头、葱、韭)、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李、栗、杏、桃)、五味 (米醋、米酒、饴糖、姜、盐)。据史料记载,夏商周时期的天子还专门设立了“庖正”、“膳夫”之类的官,具体负责其食、饮、膳、馐事宜;吃饭时,使用九鼎,配以八簋,另有陪鼎三具;其中九鼎分别盛放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和鲜腊等
九种肉食,八簋盛放各种黍稷食粮,而那三具陪鼎则盛放酒、水和果蔬之类。
夏商周时期,有些先哲已注意到饮食与为政的密切关系。如商朝的开国元勋伊尹,原是个陪嫁的奴隶,具体负责商汤膳食。当他发现商汤志在灭夏,但又急于求成,便利用烹饪故意激商汤发火。果然,商汤受不了饭菜的非咸即淡,一怒之下将他叫来当面呵斥,而他则趁机借饭菜阐述治国的道理。伊尹把饮食制作的烹饪技术融会贯通到国家治理之中,形成一套治国与烹饪相结合的文化理念。
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给人员往来、货物流通、信息传播以及各种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广带来的诸多问题,再加上自然地理的差异,各地物产的不同,风俗习惯又不一样,逐步形成了南北两大食系,即中原食系和荆楚(含吴、越)食系,中原食系以粟、麦为主食,肉食主要靠羊、猪、鹿之类,而荆楚食系则是以稻米为主食,以鱼类为副食。在这一时期,人们分外注重饮食礼仪。涉及上层社会的姑且不说,仅居家过日子,也颇有讲究,据史书记载,日常进食应体现出孝亲敬师。战国末年,首次出现了饮食学论著,那就是吕不韦主持编撰的《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书中的第十四卷中有一篇《本味》,首次总结了先秦烹调经验,介绍当时的美味饮食及制作,对火候及调味作了专门的论述,第一次将厨师的丰富经验上升到理论,是中国烹饪史上最早的理论性文字。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传统节日中的“小年”,这一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糖瓜粘性很大,灶王爷吃了以后被黏住嘴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状了。
除了这些,我们还有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无论北方和南方,几乎家家都要用江米、小米、红豆、红枣、桂圆、花生、莲子等熬粥,并将此粥称为“腊八粥”。
    中国人做生意谈事情经常在饭桌上进行。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这也是一种餐桌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今社会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摩擦下,许多新鲜的饮食进入我们大众视野,但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不能抛弃。饮食,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在其中。这便是我们中华传统饮食的精髓。我们不仅要传承,而且要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