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研究论文
一、泛主播时代到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移动智能终端的革新,利用移动端进行实时信息接收与交流传播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赋权的增强,媒体内容生产的门槛越来越低,使持有移动智能终端的人们成为大众传播活动中内容生产者的一员,人人都可成为主播,引导社会舆论发展。泛主播时代已经到来。泛主播时代改变了原有的传统媒体主播的传播主体地位。在泛主播时代,主播的定义和范畴不再仅限于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而是包含各个网络平台上通过音视频传播信息的自媒体创作者。
在泛主播时代,主播的定义和范畴从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扩大到互联网上音视频节目的创作者。在此背景下,网络主播以其新颖的形式、灵活轻松的口语表达以及个性化的内容获取受众的高关注度,网络主播成为大量受众的优先选择。传统主持人和网络主播如何相互借鉴,把握住新媒体传播规律与受众需求,减少和避免在传播中的问题与失范行为,优化和提高引导正能量的传播力量,是本文的研究目的[1]。
二、网络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的界定与比较(一)传统媒体主持人
我国节目主持人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陆锡初(2011)在其著作《主持人节目学教程》中表示“主持人是指以‘我’的身份在广播电视中组织、驾驭、掌握节目过程,与受众平等交流的大众传播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红(2004)在《节目主持人通论》中认为“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的人。”
从媒介形式上来观察,传统媒体主持人是指特定媒介环境中(包括广播、电视),在镜头或话筒前,代表党和国家、各级政府以及人民众发声的新闻工作者。从业务能力上来界定,笔者将其归纳为以播为主,具有采、编、控等多种业务能力的媒体人。(二)网络主播
网络音视频主播的定义目前并没有被广泛认可的权威界定。笔者在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和整理后,总
结得出网络主播的定义:网络主播媒介环境是网络,传
播方式为音视频。网络主播是指在互联网的一档节目或活动中,主要担当节目主持工作,同时参与策划、编辑、录制、制作、观众互动等一系列活动的媒体人。
网络主播主要分为两类:主流类与社会类。主流类包括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平台主播和国有单位的互
联网发言人等。社会类泛指在网络中以非国家机关、政府机构等官方媒体身份来进行传播活动的个人及非公企业组织等。
(三)传统媒体主持人与网络主播本体的比较第一,在媒介形态上,传统媒体主持人的工作地点与工作环境是单一的、稳定的,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采取连线的形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而网络主播则较少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基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传播活动,真实的生活环境更能拉进与观众的距离。遇到突发事件时,网络主播以其轻量化的设备能够直抵现场,带来一线视角,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
第二,在媒介素养上,传统媒体主持人普遍是科班出身,接受过专业的播音与主持传播教育,拥有较好的媒介素养和传播知识。而网络主播,其媒介素养因身份特征与受教育程度千差万别,在信息接收和分辨上能力较差,传播活动限制性较大。
第三,在自身立场上,传统媒体主持人的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舆论,反映人民的呼声,弘扬正气。而网络主播更多代表的是个人或者背后的公司,其目的是吸引受众、传播文化与盈利。
第四,在受众传播上,传统媒体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受到技术与媒介形态的限制,所以在互动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此时为单向传播。而网络主播在与受众进行交流时则可以轻松打破媒介壁垒,实现实时互
动,实现了实时双向传播[2]。
三、网络主播与传统媒体主持人口语表达方式比较
(一)播讲方式比较
1.传统媒体主持人播讲方式的固定化从宏观来看,传统媒体主持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引导正确舆论、传播优秀文化内容等重
泛主播时代网络主播与传统主持人之比较分析
赵思阳,陈煦梅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赋权的增强,新媒体技术使得媒体内容生产的门槛越来越低,让持有移动智能终端的人们都可以成为大众传播活动中内容生产者的一员,人人都可成主播,泛主播时代已经到来。本文基于口语传播视角,对目前迅速发展的网络主播的口语表达进行分析,并与传统主持人比较,对目前媒体主播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提出新的见解,从而带来更好的传播环境和舆论效果。
关键词:泛主播时代;网络主播;传统主持人;口语表达;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4-0024-03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2卷第14期
Vol.12 No.1425
任,其传播方式具有大众示范意义,口语具有庄重性。从微观而言,传统媒体主持人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编码上需要具备审美性,所以在口语表达方式与内容上需要严格规范和艺术讲究。相对固定的播讲方式是官方形象的代表与权威的象征。
2.网络主播播讲方式的多元化
互联网传播丰富了媒体与社会、个人之间的连接端口,弱化了大众传媒的主流力量,增强了不确定性。网络主播进入的门槛较低,在镜头话筒前的播讲方式上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较为自由和多元。只要能获取更多关注,吸引更多流量,可以运用朗诵、歌曲、脱口秀、饶舌等多样化口语形式进行表
达,节目具有娱乐观赏性。
从社会公共责任角度来看,网络主播的言论所代表的是个人立场,其播讲方式不时呈现无序化状态,虽然实现了其特定利益,但触犯社会道德伦理和法律边界的言论行为时有发生[3]
。
(二)口语语体的对比(语境与话语生成机制)1.传统媒体主持人语体栏目化传统媒体主持人的口语表达风格与栏目风格定位相对应,呈现出鲜明的栏目化特点。例如新闻类主持人较为严肃稳重、文艺类主持人较为灵活清新、体育类主持人较为激情活力等。在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主持人的话语生成特点主要以一个个语篇为主,全篇只围绕一个中心点,一般并不需要做即时的延伸。这是源自栏目前期制定的计划和方向,所以主持人语篇的份额会远远高于独句。这样的特点能够将单位信息向纵深化发展,大概率引导受众深度思考。2.网络主播语体个人化网络音视频作品在传播模式上属于分众传播、小众传播。所以网络主播的语体相较于传统媒体主持人会较少规范,更具有个性,显得随意多样。例如不同方言、不同语种均可作为网络主播口语表达的语体样态,主播的话语生成和网络传播特点相关,短平快、碎片化的语言模式取代了逻辑缜密的语篇结构,信息传播直接、跳跃[4]。
泛四、网络主播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网络音视频节目主播职业的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网络主播社会公共责任意识不强,进而导致网络主播口语传播低俗化现象普遍发生。
(一)屈从市场,扭曲口语传播价值
一些网络音视频红人主播试图以“擦边球”的方式来吸引受众,这种方式迎合了网络受众的猎奇和审丑心理,屈从市场,传播低俗信息,扭曲口语传播的公共价值。例如“碧池”“”等词语网络
热度居高不下,部分网络主播在节目中为了获取网络热度而故意频繁使用低俗词语,浑浊了网络空间,缺少基本的口语传播价值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二)自控较弱,大众审美引导缺失
网络环境的泛娱乐化,导致网络音视频节目中主播在口语表达时也出现泛娱乐化的口语传播特
点,
网络女主播“迷人的郭老师”就在网络中凭借出人意料但又引人发笑的语言迅速蹿红。她夸张自
己的发音,
从而形成与规范化语言背道而驰的口音。比如“猕猴桃”被她称作“迷hotel”,“酸奶蛋糕”被她称为“孙乃定沟”。部分网络主播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
将这种错误的语言发音与释义引用到自己的内容中,
在节目中出现成语的滥用,中英文混杂交流以及各种不规范的口语表达,
违反了口语传播中的语言结构规律,
引导受众和粉丝认知偏差,
把审美带向了“审丑”。(三)方言恶搞,引发口语传播失范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过度使用方言会造成信息传播不明确、
受众解码受限等问题,更有甚者用方言的口音来恶搞、
侮辱地域文化和形象。例如部分网络主播在口语表达中将东北话与流氓形象结合,
用河南话来隐喻偷井盖,将上海话与尖酸刻薄画上等号,在节目中以此为乐、,全然不顾社会影响[5]。
五、优秀的头部网络主播口语表达的启示流量为王与内容为王的全媒体时代,网络音视频竞争激烈,一些节目存活了下来,其中网络主播的类型也逐渐明晰:草根类、业界类、跨界类。每种类型都出现了一
些代表人物。比如草根类型的王、李子柒,业界类型的罗振宇、吴晓波,跨界类型的高晓松、范志毅等,他们成为网络主播体被社会大众所认同的标杆性人物,这些头部主播的口语表达呈现出共性。(一)草根类网络主播表达形式表面的不规范
化与内在价值的逻辑统一《暴走大事件》主持人王,头戴漫画主题头套在镜头前评论新闻热点,吐槽社会现象,吸引了一大批年轻受众。他的口语表达代表了草根类主播的特点:语言表达不规范、语意表达个性化。节目中不标准的普通话究竟是自身所致还是节目设计我们不去评判,但是这样的口语表达在主播的身份特征上就摆脱了人们对传统媒体主持人端坐镜头前的刻板印象。他的这种看似不标准的普通话让受众形成他和自己是一样的草根民众的态度。这样的口语表达
样态带给他草根人设,
而正是这样草根化的口语表达能够拉进与受众的距离,在接地气的同时把语言递进受众心里。在《暴走大事件》中,王以其独特的公鸭嗓与极不标准的普通话,
将新闻与社会热点轻松化、
娱乐化,这样的口语表达样态带给他草根人设,
将他与其他网络主播区别。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利奥塔(2011)曾指出语言游戏性包含
两个维度:
一是由“不断地发明句式、
词汇和意义”所激发的巨大快感;二是因“战胜根深蒂固的语言或内涵”而带来的成就感。王的自嘲精神和反讽语言表达大胆而又新奇,
经常将貌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组合,打破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26
研究论文
时间和空间的普通认识边界,从而表达出新的含义,例如“尘归尘,土归土,锄禾日当午”“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等自创语句。在早前的“名媛拼团”事件中,王就在舞台上说“这些活跃在我们朋友圈的名媛至少拉近了距离,降低了消费门槛”。这三两句话语不仅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带给受众表面的欢乐,还暗喻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和不良价值观,也通过自嘲让受众能够认清网络的虚伪。这些网络主播表达的内在逻辑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他们不规范的口语得到社会包容和接纳。
(二)跨界类网络主播口语表达独特的“我”对“你”说和名人效应
在大众认知里,高晓松是校园民谣音乐的代表,凭借一首《同桌的你》火遍整个中国,并借此走进大众的视野,成为知名音乐人。而高晓松的《晓说》脱口秀跨界而来,在网络端一经发出就爆火,在2012年上线三个月里就超过三千万播放量。跨界而来的主播高晓松,其口语表达的独到之处在哪里?
1.“你”为对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没有对象,这些话就不可能说的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实际必要”(付程,2002),所以对象感在口语表达中是十分重要的。对象感是播音主持中的内部技巧[6]。在《晓说》中,高晓松面对镜头时虽然是单向传播模式,但是因为其身份特征和自身经历不同,所以在口语表达中并没有相对规整的普通话和结构式的话语体系,而是用自己最舒服的北京话以及像和朋友聊天般的语气讲述节目内容。在《晓说》中经常会出现高晓松对着镜头说“我相信你们的感受也和我一样”“你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等等类似的互动话语。当受众有一对一的名人对话感受时,会产生极强的认同感,也能拉进双方的距离。
2.“我”为中心
高晓松作为公众人物,其身份特征带有典型的名人符号。受众因为名人效应的影响,对名人自身故事天
生好奇。节目中从主播“我”出发正迎合了受众诉求。在《晓说》第1季第7集里,高晓松讲述的是《大师照亮八十年代》。在节目的开头,高晓松就以自身事例带入,“我想起我在电影学院学导演的时候、上课的时候,我的一个教授叫戴锦华,也是我热爱的一位尊敬的教授”。他口中的事例因为是他真实经历过的,所以回忆起来在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怀念,从而让受众能够真切感受并引发共鸣。(三)业界类网络主播口语表达中的专业口语表达艺术和恰切的人文关怀
罗振宇以其深厚的媒体工作经验与独特的“知识贩卖者”人设,加之自身特的口语表达形式,成为“业界类”网络主播的代表。《罗辑思维》由罗振宇创立,每天准时在6:40发出60秒音频,目前已有3000多条。如何让受众有耐心听下去
是个难题。设问式口语模型,就是罗振宇独特的口
语表达方式。罗振宇以生活化的语言营造生活化的场景,把看似难懂的知识通过简单的类比问题提出疑问,引导受众从自身角度带入思考。心理学家纳奇什维里曾经提出“自己人效应”,而罗振宇在口语表达中正是将此效应发挥到了极致。《罗辑思维》第1季第36期里,罗振宇要分享的是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拖延症。这是一个很容易陷入说教的选题。但是在节目中,罗振宇并没有用高高在上的枯燥理论说教,而是通过自身事例引入,“我其实也是典型的拖延症患者,我做拖延症这个话题就是拖到前一天晚上十一点才开工,一直干到夜里三点半才做完。”接着罗振宇引导受众理性看待拖延症,化解焦虑与压力,远离拖延症的困扰。他用恰切的人文关怀抚慰和关照受众。
六、结语
大数据时代,网络主播不仅是自身生活与社会现象的个性记录者,还是全社会共同美好生活的塑造者和引导者。在公共网络平台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主播会成为特定社会议题的设置者和推动者,而促使大众更快形成有利于国家和当前社会发展的共识。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成为主播体的基本义务。
网络主播大部分属于社会体和自媒体范畴,相较于传统媒体主持人而言,欠缺专业系统的口语表达训练。但又由于紧跟时代发展,把握时代潮流,又有其可取之处。所以在未来,网络主播口语表达在发挥特的同时,也要学习传统媒体主持人口语表达的专业性和审美性,要以国家立场为基础站位,树立“把关人”意识,不断推出优质内容,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1] 傅裕.从网络直播看网络主持人的口语传播特点
[J].戏剧之家,2019(23):230-231.[2] 景伟健.浅谈主持人思维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的
培养[J].记者摇篮,2019(06):100-101.[3] 李洪岩.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
[J].现代传播,2013(08):87-90.[4] 时燕子.自媒体时代网络主持人的角建构[J].
新闻爱好者,2015(10):64-67.[5] 姚喜双,李桃.试析网络视频主持人语言规范问
题[J].语言文字应用,2012(02):41-52.[6] 付程.实用播音教程(第4册):电视播音与主持
(第二版)[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2-22.作者简介:赵思阳(1973—),男,甘肃酒泉人,本科,主任播音员,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与口语传播实务。 陈煦梅(1978—),女,四川雅安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广播文艺节目创作。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