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服饰文化差异
作者:***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第01期
        摘 要:本文以中美服饰文化差异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中美服饰文化的外在差异,包括线条和剪裁差异,颜和搭配差异,材质差异;紧接着追溯了中美服饰文化的起源;本文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中美服装所体现出的文化特点,而这折射出的,实际上是两国文化内涵的差异;最后列举了几种中美典型服装,包括旗袍、中山装、牛仔裤,深入结合实例阐明了两国的服饰文化差异。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中美服饰文化差异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国服饰 美国服饰 文化特点 差异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87-02
        1 引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美国文化融合了世界各国长处,强调个性,追求自主,两国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内涵不同,因此外在表征也有着一定的不同,其中在服饰方面的差异就是一个重要的外在表征。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讲究和谐之美,倡导天人合一,物我合一,而美国服饰文化强调彰显个性,强调体现个人美感,两种服饰文化折射出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服饰背景。因此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强我国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有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结合,从而促进我国融入国际的步伐,因此,这一课题对当下中国文化领域和外交领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牛仔服饰搭配        2 中美服饰文化的外在差异
        2.1 线条和剪裁差异
        传统的中国服饰的表现注重于意境服务,而不是刻意去突出人物的形体。这种为意境服务的服饰特点正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诠释。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服装在设计和剪裁过程中,尽量避免采取紧身和修身的装束,而是以勾勒轮廓为主,服装本身不通过剪裁和线条突出人的体态和体貌特征,更多的是通过制作工艺、材料、手工刺绣的方式展现出制作水平的高超和穿着者的阶级地位,服装的修饰功能相对较弱。而传统的美式服饰带有西方传统
的服饰风格,它的廓型属于体形型,讲究比例、均称、平衡、和谐的整体意识。美式服装比较重视剪裁,注重线条对人形体的勾勒,穿着者在穿着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服装展现出自己的体貌特征优势,同时也可以利用剪裁手法的改变隐藏起自己的体型缺点,更是有男士西服和女士晚礼服这样将剪裁美感上升到艺术高度的服装,因此美式服装在线条勾勒和剪裁上十分出众。
        2.2 颜和搭配差异
        中国古代对颜的要求和禁忌较多,不同的阶级的服装需要在彩上进行体现,比如黄服装,历来为帝王之间所用,只有皇室才能够在服装上使用黄丝绸,而普通人一旦越权使用,则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比如同时像紫、墨绿、赭红等颜都是氏族阶级才有权利享受的彩,而在底层的普通百姓只能使用青灰等较为“低等”的颜。而在美国,过去传统颜最流行的是白和紫。白代表纯洁、正直、神圣,也是一种魅力的代表。紫是一种高贵和财富的象征。美国人对彩的追求是注重于视觉的效果。在美国的文化中,对于颜的限制较少,彩在服饰中的搭配和运用主要建立在个人审美需求和美学需求的基础之上,因此美国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穿戴自己喜欢的服饰,搭配自己钟爱的颜。
        2.3 材质差异
        中国传统服装的材质相对较为高档,更为注重材料的原生态和自然取材,在中国传统服装材料中,丝绸作为一种材料的本身制作过程非常复杂精细,用这种细腻材质来做服装,多有一种飘逸的视觉效果,由于丝绸本身材质的限制,在进行成衣剪裁时,丝绸往往采用轮廓化和整体化的造型,以此达到整体的效果和谐统一。而美国的服装主要以亚麻布和纯棉织布为成衣材质,其成衣难度和造价都相对较低,而且在成衣过程中也更容易在剪裁和造型方面做出特点。更重要的是,棉麻类材质的实际使用价值和功能价值要高于丝绸,因此美式服装的普及性要高于中国传统服装。值得注意的是,棉麻类服装在使用,在中华传统服饰中也有体现,但是其体现出的历史文化价值较低,代表性也较低,故在此不加以论述。
        3 中美服饰的文化起源
        3.1 中国服饰的文化起源
        中美服饰文化的外在差异是由中美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中国的服饰文化起源较早,早在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就规范出了天子以及贵族的着装礼法,由此可见,整个贵族阶级出现
明确的服装文化的时期不会晚于西周年间。传统的中式服装宽衣、肥袖,运用连身平袖直腰身的平面裁剪,有庞大的轮廓和体积感,以及象征性图案来显示威仪。服装的形体只是象征性的,不一定要与身体和谐,特别重视平面的铺陈和图案。这样的服装文化使得中国古代的服装更加注重意境服务,重在营造出穿衣者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追求,成为自己的一张名片,在形态展示方面和实用功能方面所体现出的价值较低。但是在中国古代,服装文化和内涵也在发生的不断和革新和变化,例如,在战国中后期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将传统的长袍宽袖的汉族服装和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服装相结合,改良出一种短衣窄袖的新型服装,以适应骑兵马上作战的需要。由此可见,中国服饰对于实用性也在逐步的提高要求,其对应的文化内涵也在持续进行进步。而到了唐朝以后,中国内地和服装更是和外界的融合增加,极大的借鉴了西域等国家的服饰,即使是唐太宗等君王,也会选择“胡服加身”,而到了宋朝以后,乃至元明清等朝代,由于少数民族频繁的入住中原,带来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服饰文化也得到了丰富和补充,但是传统服装中所蕴含的统一性和包容性的美感则是未曾改变的。
        3.2 美国服饰的文化起源
        美国的国家历史较短,其文化历史不过三百余年,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移民主体包括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欧洲的白人移民,一部分是当地美洲原住民,还有一部分是来自非洲的黑人,这就导致美国人口之间的阶级差距较大,因此其服装文化也有着更高的综合性和融合性。而美国的白人移民相对经济条件较好,对待服装的要求也较高,而原住民和非洲裔美国人经济基础较差,对服装的重视程度也不足,因此着装也相对较为简易。美国的服装文化就是世界各地移民的大熔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在这个大熔炉中一方面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借鉴了外来民族的特点。而后期形成的美式服装,乃至于现在的诸多美式服装品牌,不变的特征就是创新和融合,同时也要保持本质,不失自我。
        4 服饰所反映出的文化特点
        4.1 中式服装体现出的文化特点
        4.1.1 追求飘逸灵动
        中国传统的服装和历史文化之间的渊源极为深厚,通过服装可以折射出历史文化内涵,而历史文化则可以通过服装进行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之间结合紧密,强调的是
一种和谐的美感和统一的思想,服装更重视展示的是一种和谐的意境,而要淡化人的主体性作用。《庄子·齐物论》早有论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周易》中也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交融性,中式传统服装之美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并不强调形体,是以一种精神意蕴来显现。因此剪裁和材质共同都需要为服装的整体效果服务,以达到飘逸灵动的服装效果,而在颜上体现出阶级地位则是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
        4.1.2 体现和谐美感
        中国文化倡导和谐的思想,反对过于鲜明的个人主义和表现欲望,因此中国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就是“不偏不倚,中庸调和”,但是中庸并不代表平庸,也不意味着中国的传统服装文化平淡无奇,工匠和服装设计者们通过材质和图案方面的创新,使得中国古代服装设计和制造中体现出“精致”的特点。高档材质的运用使得服装具有更好的质感,而刺绣技术和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服装文化在诸多的限制和桎梏条件下体现出极高的美感。与此同时,在中国古典服饰中,服饰的搭配和配饰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官宦人员的服饰既包括服装,也包括玉带、玉佩、绶帽、抹额等,通过这些配饰的综合搭配,极大的提高了服饰搭配的整体美感,给人一种雍容华贵、浑然天成的视觉感受。
        4.2 美国服装体现出的文化特点
        4.2.1 注重实用主义
        同中国古典服饰一样,传统的欧洲贵族对服饰的象征意义也极为重视,在凡尔赛宫殿中看到的路易十四的画像,我们可以发现法国国王的服装极为奢华,身上的丝绸都夹杂着金丝,由此可见,欧洲皇族乃至贵族阶级的装束也是极为奢华的。但是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后,放弃了曾经奢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开始融入美洲大陆的生活。美洲大陆此时还是一片荒原,因此在劳动时穿着欧洲的贵族服装并不适宜,而当地的原住民以及非洲移民都在劳动中对服装进行了改进和创造,使其更加适应美国的劳动强度和生活方式,表现出更高的实用性。而很多在劳动中体现出实用价值的服装也逐渐摆脱其实际用途,逐渐走入了实际生活,成为了“硬朗”的美式服装。
        4.2.2 注重彰显个性
        它的廓型属于体形型,讲究比例、均称、平衡、和谐的整体意识。追求个性美、人体美。传统的美式服装与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分不开的,传统的美国思想崇尚民主自由,崇
尚彰显个人的个性,而且美国的社会价值观念中重视个人主义,注重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并且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以推动社会的进步。美国人注重彰显个人的思想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美国对外输出的电影中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美国的文学作品中有着独特的荒野文学以强调个人价值和个人努力,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充斥着极多的球星个人单打现象。因此整个美国文化就强调个性的张扬,强调自我的标榜。而在美国服饰文化方面上,这一点也体现的极为明显,社会对服装的限制较少,约束也较为宽松,鼓励人们在着装上体现出自己的性格,以此彰显出自己的价值观念乃至时尚品味。
        5 中美两国典型服装
        5.1 中式旗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虽然关于旗袍的起源年代一直众说纷纭,但是值得确定的是,现代旗袍成型的时间大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之间,而旗袍本身也借鉴了众多的满族女子服饰的元素,并且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毋庸置疑的是,旗袍起源于中国,是融合了传统东方文化内涵和女性生活需要的一种服装,
能够充分地展现出女性的线条美,同时还能够展现出中国女性优雅、大方、温婉的气质。中式旗袍一方面能够展现出中国女性的含蓄美和气质美,另一方面,丝质材料的运用和祥云等元素的体现更是使得旗袍充满了东方文化的美感,因此中式旗袍近年来被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频频走上国际舞台,更是在2014年设立了中国旗袍协会。
        5.2 中山装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代表性服装,而中国男性的代表性服装就是由孙中山先生所改良设计的中山装。孙中山先生在青壮年时期常年漂泊在国外,广泛地学习了欧洲以及日本国家的优点及长处,中山装就是他将西服和中国传统服装结合的一次改良。中山装以西服的版型为基础,在线条设计和细节处理上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而且在形制上寄托了孙中山先生对待中国的期望,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其二,门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整体设计既体现了西服的简洁干练,又彰显出中式服装的端庄儒雅。而整个服装设计中体现出如此多的精神含义和文化内涵,更加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博大。
        5.3 牛仔裤
        美国服饰历史上最有代表的便是牛仔裤。它是用一种靛蓝粗斜纹布裁制的直裆裤、裤腿窄,缩水后穿着紧包臀部的长裤。牛仔裤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中期,当时美国西部正处于“淘金热”的阶段,传统的棉质服装虽然舒适度较高,但是耐用程度极低,因此有一名工人利用帆布缝制出耐用度较高的全新工服,这类工服材质较厚,走线扎实,耐用程度有了极大的进步,因此在工人中广泛的流行起来,而在淘金热潮过后,这类工服却依然保持着结实耐穿,简单实用的特点在人中流行开来,成为美国的代表服装——牛仔裤,美国人有崇尚人体的传统,反映人体美,而牛仔裤有紧包臀部的效果,正是美国人个性张扬的体现。时至今日,牛仔裤不仅在美国随处可见,更是流传到了全世界,还涌现出了各种名类,例如水洗、原、做旧、赤耳等不同类型的牛仔裤成为一股风潮,将美国崇尚个性,硬朗有形的风格推向了世界。
        6 结语
        针对于中美服饰文化的研究,文章从四个方面,分别是中美服饰文化的外在差异、中美服饰的文化起源、中美服饰所反反映出的文化特点,中美两国的典型服饰。文章由外在服饰
的差异探究其根源为文化的不同,进而探究了两国文化的特点,最后又回归外在表现即两国典型的服饰差异。从而我们得出了对于其他文化一些看法,一方面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自信,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借鉴和学习,要在加强了解后理解其文化内涵,要在了解中体现出对待其他国家文化的尊重,也应该抱有客观的态度加以学习和借鉴,吸收国外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单纯的研究服饰意义有限,通过服饰理解到文化层次与民族高度,才是落实这一课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