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周边自驾游出行攻略
   
    1.隋炀帝墓
    建于唐武德5年公元622年,为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与皇后萧氏的合葬墓。 隋炀帝陵占地3万平方米,由石牌坊、陵门、石桥、祭台、神道、城垣、石阙、侧殿、陵冢等组成,除石牌坊、陵门为后建外,其余均为历史遗留文物。
      整修恢复后的隋炀帝陵,形式独特,气势雄伟,其墓冢为十分整齐的平顶金字塔形,高12米,四边均为规则的等腰梯形,上下边长分别为8米和29米,城垣、石阙、陵冢是罕见的隋朝帝王葬式,具有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
      隋炀帝在历史是一代暴君,他与扬州的关系十分密切。隋炀帝曾任扬州总管,后又三下扬州,死后本被草草埋葬,至唐初高祖李渊下令把隋炀帝陵迁到雷塘,从此在扬州长眠土下。后唐太宗又下旨整修陵墓,基本形成如今的规模。帝陵历经六次迁徙及修建,最后一次由扬州市政府于1999年整修。
    2.汉陵苑
    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位于扬州瘦西湖蜀冈风景名胜区东部,苑内地形起伏,建筑古朴雄浑,林木葱郁、绿草成荫,是一座融文物与园林为一体,反映扬州汉文化的展示中心。 苑中展出了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及王后的墓葬,属帝王级的“黄肠题凑”式木椁墓,是全国罕见的大型墓葬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汉墓博物馆气势磅礴,它建于山顶之上,从多层台阶下仰望,大有帝王陵寝之势。拾级而上,两旁的门阙、主展厅、东西廊房皆为汉式建筑,门庭高敞,廊柱质朴,迭梁穿头。主展厅是20多米高的穹顶,地下墓道内是棺廓,墓室庞大,面积达200多平方米。 “汉陵十景”是本苑的特文化品牌,目前已建成“广陵潮涌”等景点。
    3.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廿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4.汪氏小苑
    汪氏小苑是今存扬州大住宅中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之一。其宅特点是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庭园玲珑精巧,文化底蕴丰厚。汪氏小苑以其独有的特和鲜为人知的盐商秘闻多年来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来访。
      小苑组布局规整:住宅横为三路并列,纵为主房三进延伸,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体现儒家中庸之道思想。住宅庭院比例均衡,通风采光充足,纵横互联相通,内外分合自如,是扬州大宅门传统格局形式之一。
    5.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故居始建于清代,是扬州典型的民居“三合院”建筑,仍完好,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1982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到故居,首先看到的,是悬挂在门洞上方“朱自清故居”牌匾,这是题写的。右边并列的两间客房,是当年朱自清的书房和卧室。也是朱自清和他夫人陈竹隐的新房1931年初,朱自清和陈竹隐订婚,后朱自清去欧洲留学。回国后在上海举办了婚礼,然后携新婚妻子回扬州在此居住。屋中陈列的书橱、烟斗和文房四宝是朱家后人捐献的朱自清生前遗物,
现在都已成为珍贵的文物。
      朱自清在全国居住过很多地方,而扬州的“朱自清故居”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朱氏旧居,其中书房和卧室更是保持了当年的原始原貌。
扬州旅游景点介绍    1.拆烩鲢鱼头
    扬州有谚:“鲢子吃头,青鱼吃尾,鸭子吃大腿。”扬州大花鲢,胶汁多,肉肥茸,无土腥气。此菜以5公斤以上的大花鲢头作为主食材。鱼头无骨,口感肥嫩,汤白汁稠,营养价值极高。很多本地餐馆都可以吃到拆烩鲢鱼头。
    2.大煮干丝
    “干丝”指豆腐干切成的丝,一块1厘米厚的白方干要切成厚薄均匀的18片,再横切成细丝,是一道非常见刀工的菜。煮干丝使用鸡汤,辅以笋丝、鸡丝、木耳、虾仁、蛋皮等,滋味鲜美。随着时令变化,大煮干丝的辅料也有所不同,使用应季时蔬,变化出种种不同的风味。
    旅游季节
    扬州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生物物种资源丰富,人居环境优良。春天来扬州,绿意朦胧的江南小城将用灿烂开放的扬州市花琼花欢迎你。夏季的扬州会举办“扬州的夏日”主题活动,多数旅游景点都有优惠。秋天,可以来扬州赏月,寻觅扬州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洞洞衔月”的盛景。冬日可以在扬州泡温泉,体验“扬州三把刀”的贴心服务。
    最佳出游时间
    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届时气温舒适,最适合信步漫游。春天,烟花三月下扬州,大地回暖,百花盛开,扬州市花琼花也会热烈地绽放。到了秋高气爽的时节,可以来感受下二分明月文化节的氛围。
     
      猜你喜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