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失的地域”与电子媒介影响社会行为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一书借鉴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决定论”, 着重研究了因电视等新电子媒介所产生的新信息流动模式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并提出了新的观点:媒介的变化导致社会情境的变化, 而后者决定人们的行为。电子媒介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在于它重新组织了社会情境并削弱了自然场所以及社会场所之间的联系, 社会情境的重新组织, 使得由社会情境所决定的社会行为产生了相应变化。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著作, 可以说作者极具前瞻性眼光, 他敏锐洞察了电视媒介对物理空间限制的破坏, 以及对信息流通模式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梅罗维茨认为“对人们交往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场地本身, 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电子媒介的出现导致了新的信息流动模式, 从而生成了新的场景, 而新的场景产生就意味着新的社会行为。可以说, 信息流动模式正是“场景”理论的核心所在, “场景”理论不关注信息内容如何, 它关注的是信息以何种方式流动, 这种流动在面对面交往中存在, 在有中介的交往中同样存在。所以, 梅氏提出了“信息系统”的概念, 他认为“物质场所和媒介‘场所’是同一系列的部分,
而不是互不相容的两类。地点和媒介同为人们构筑了交往模式和社会信息传播模式”。他在书中提出了社会变化的三个维度来论述电子媒介影响下的新行为, 即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 此观点体现的是体身份的变化;成年和儿童的模糊, 是关于角转化的个案;政治英雄成为普通百姓, 介绍的是权威的变化。
2 场景与前区、后区
场景是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戈夫曼认为“场景”指的是面对面交往中的物质场地, 而梅罗维茨并不赞同。他指出电子媒介的出现场景的定义已经被改变, 场景不再被地理位置区隔, 应被视为一种信息系统。不同于印刷时代及以前地点创造出来的现场交往信息系统, 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 这种地缘限制被打破, 改变了原有物理空间和场景的传统联系, 创造出了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新信息系统。
前区、后区是戈夫曼对于舞台行为的区别, 他认为人物在舞台的前端与幕后具有截然不同的行为。梅氏借鉴他的理论, 结合电子媒介时代的新特点, 将戈夫曼前区、后区的静态舞台, 发展成为囊括前区、后区、中区、前前区、深后区的动态舞台。人们在不同的场景区域扮演着不同的角, 有不一样的行为。例如, 医生, 他的前区即是暴露在公众面前的区域, 是一种职李宇春的现任丈夫是谁
业角扮演。而当他回到家中也就是他的后区, 他的行为可以与医生这个职业完全不挂钩, 可以展现他的本性、宣泄对医院的不满甚至对患者进行调侃。但同时他又可能是丈夫、父亲, 这些角的限定, 使他不得不顾虑自己的形象和影响, 所以在他的后区可能会形成一个“前区”, 但这个“前区”较他的工作环境相对轻松, 他不必时刻紧绷神经, 可以适当抱怨与调侃, 这就是中区。而当他得到独处的机会, 就可以抛开顾虑“为所欲为”, 这就是他的深后区;但由于电子媒介的出现, 后区行为能够更轻松地被了解, 所以深后区朝着更深的方向在发展。前前区则是他被推到镜头或者媒体前, 这时他面对的将是千万用户, 随着曝光度的提升, 他的行为就要考虑公众的看法, 而这种情况下的行为就属于前前区行为。电子媒介的出现和发展, 使传统的分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人们角扮演与行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梅氏自己也提到:“电视这种媒介让人们从旧有的近距离场景, 进入到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的宽广场景, 人们的行为也随着场景的改变而改变, 出现了新的行为、新的体、新的价值观。”
同时, 场景区域的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就像家本是医生的后区, 但因为孩子的出现, 这种后区可能就要转为前区或中区。当今的网络时代也是如此, 互联网的匿名性虽可为用户提供一个隐秘的后区, 但这种后区不是绝对安全与固定的。随着网络实名制的推进, 用户的信息可以被人肉与搜索, 同时, 在网络上仍然存在一个虚拟的朋友交际圈, 在
这个圈子中用户又有自己的角, 而这种角的扮演有时也会让原本的后区行为变成前区举动。
3 网络媒介对社会行为的新影响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比电视媒体更大程度上破坏了物理空间所形成的场景交往模式, 物理空间的限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小, 场景比以往别的时候更多样。在网络传播的大环境下, 人的社会行为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笔者发现了三个较有意思的方面。
3.1 网络与“地域的重现”
首先, 网络媒体的发展, 比电视媒体更进一步瓦解了地域限制, 信息的传播与接触比以往其他时候更容易, 新的场景不断涌现, 物理空间的束缚作用微乎其微。在网络媒体不断解放人们的同时, 也构筑了一个“地域的限制”。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 它将真实的人际交往带入到技术建构的网络世界, 形成了虚拟与现实的交汇。而这种虚拟交际的快感, 让部分人沉迷其中而忽视现实中的社会交往, 这也就是所谓的“媒介依存症”。而在电视时代,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视人、容器人。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 这种情况不断加剧, 社
会上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调查报告中就可以看出, 我国网民规模、人均周上网时长等数据都在不断上涨。网络用户对网络的依赖使网络本身成为地域, 成为一部分人的牢笼, 与物理空间构筑的地域限制不同的是, 网络上存在着海量信息, 可以分化出大量的网络场景, 但它却在人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 这就使网络成为一种新的地缘限制。
3.2 中性化与中区行为
所谓中区行为, 是在“前区”和“后区”出现重叠情况, 使人们既不能像台上那样严肃正式, 也不能像后台那样随便轻松, 而是要调整两方面的角来适应新的场景, 并由此导致的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行为。例如, 在原来熟人的聚会中, 加入了一个由另一朋友携带而来的不相熟的来宾。在这种情况下, 这次聚会不会显得像往常的后区行为那样随意轻松, 也不会因此形成拘谨与防范的前区行为, 而是变成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区行为。而笔者认为, 中性化实际上同样是一种中区行为, 是一种介于男性化与女性化的中区行为。随着“女权主义”越来越普及, 两性平等的呼声愈发高涨, 女性要求以自己的方式管理自己。女性对自我的形象也越来越自主, 她们对长发长裙的限制愈发不满, 寻求一种性别的解放, 但在男性掌握话语权的社会, 这
种解放仍然受到诸多因素限制。所以, 中性化成为她们抗争的方式。在中国率先使中性化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应该是超女中李宇春中性化的走红。梅罗维茨提出“中区行为, 可以指任何或者多个不同场景或者多个以往不同场景融合所产生的行为。”而中性化就是传统男性场景与女性场景融合的一个中区行为。但社会上仍然存在一种有趣的现象, 即男性像女性方式打扮, 这样的行为不被称之为中性化而被认为是“伪娘”, 这其实父系社会的一种偏见。
3.3 公共空间私人化
这里所说的公共空间私人化, 并非指公众人物的私人空间被媒介展示在大众面前, 而是指在公共的场景中开发出属于私人的空间。随着网络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达, 物质场景再难对人们形成限制与隔绝, 新的社会场景和新的交往模式不断产生。即使身处固定的物质场景当中, 人们也可以通过无处不在的互联网, 对外界信息进行接触, 触碰到千里以外的场景, 这就可以看成是一种公共空间的私人化。例如, 在课堂这种公共空间中, 由于物理环境的限制, 学生们不能离开课堂去接触到别的地方的场景。但由于移动网络的存在,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 借助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与外界的场景相接触。而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 他们的这种接触与“进入”更具真实感。在课堂中, 他们可以通过手机直播接触到远在大洋彼岸的NBA
赛场。而这种接触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与整个课堂的社会场景分离了, 在这个公共空间中形成了私人化空间。
4 结语
梅罗维茨通过对电子媒介时代信息流通、接触模式改变的分析, 深刻地发现了由其造成的社会行为变化。但他仍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把社会行为的变化归结为电子媒介所带来的信息系统的变化, 可以说仍未超脱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 只是将他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发展为了“媒介信息决定论”。媒介固然能够带来社会行为的变化, 但它绝不能主导社会行为。在网络时代, 网络的高速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随之带来的还有媒介地位的危机。网络时代人们的信息接触不再仅仅依赖于媒介,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自媒体的发展使他们的信息接触更加多元, 甚至他自己就能成为信息生产者, 信息的屏障正在进一步消除, 媒介地位也在被削弱。网络媒介也导致了社会行为的新变革, 比如, 场景的融合、公共空间的私人化, 但网络媒介同样带来了“地域重现”等问题, 因而对网络媒介的影响要更辩证看待。
参考文献
许晨.浅析“媒介情境论”语境下网络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新闻传播, 2010 (10) .
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余迎, 刘文君.媒介、场景、行为——从“消失的地域”谈梅洛维茨的媒介情景理论.学理论, 2010 (8) .
曾莹.新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6) .
周海英.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兰州学刊, 2009 (6) .
桂琳.媒介场景:文化研究中的新思路——读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文化与诗学, 2008 (1)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