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工况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的研究
现代民用建筑中使用的空调系统一般都采用舒适性的集中式空调,一般来讲都采用全空气系统或者是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如果空调系统的风盘管在干工的条件和环境下运行,那么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湿工环境中运行产生的各种问题,对于室内的空调状况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文章对干工况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期望能够全方位的认识干工况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促进该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快速发展。
标签:空调干工况;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冷负荷;能耗
1 干工况下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特点
1.1 低温送风机组的应用
干工况下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采用低温送风组,室内的所有湿负荷以及部分热负荷主要是由新风承担,系统中的风机盘管机组的功能是承担部分空调系统中显热负荷。这种将湿热分开处理的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系统引起孔内空气中湿度不稳定的状况。
1.2 空调系统中新风采用的是小风量、大温差的方式
干工况下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小风量、大温差的送风方式,由于干工况下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的新风机组规模相对较小,这就使得机房的占地面积大大的减小,进而使得整个风道规格发生变化,占用的吊顶空间大幅度的减小,进而能够保证空调系统在较小的噪音中运行。
1.3 冷水进水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
干工况下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中风机盘管的冷水进水温度要远远大于室内空气的温度露点。这种方式使得其相对于湿工况条件下空调系统的性能要好。在这种状况下,冷水的温度大大的提高,这就会使得风机盘管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明显提高。
2 干工况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实例研究
干工况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已经成为目前空调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章选取A公司空调系统对其进行了实例研究。
A公司办公室尺寸为9m×6.3m×3.3m,办公室总面积约为57m2。南外墙面积17.55m2,南外窗面积12.15m2公司办公室在2011年对空调系统进行了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将空调系统
中的风机盘管系统保留,将原风机盘管(湿工况)加新风空调系统改造为风机盘管(干工况)加新风空调系统,同时在改造的过程中,根据公司办公室的需要,改变了原有新风机组,将其变为一套与干工条件下相符的一种机组,用来承担办公室内部的一部分冷负荷,同时承担办公室内部全部的湿负荷。
天津地区空调室外计算参数为:干球温度为33.4,湿球温度为=26.9,比焓为84.44kJ/kg,含湿量为=19.82g/kg。以人均面积6m3/(h.人)计算,室内共有10人。新风按30m3/(h.人)计算,原有风机盘管的送风量为1000m3/h。
公司办公室内部除了正常办公的人员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在室内计算干球温度升高时有所增加外,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人员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以及整个办公室内部的冷负荷都会随着而降低。因此,在满足办公室内部对空调系统以及对空气湿度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室内干球温度就对空调系统运行的造价以及整个空调系统运行的成本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办公室内部的需要计算出适合办公室内部需要的干球温度。根据目前相关的研究,一般来讲,室内干球温度在26左右,这一温度是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干球温度,在满足办公室需求以及空调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在选取这一温度时,办公室内部的相对湿度对整个空调系统在各个方面的影响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6的条件下,相对湿度为60%,此时空调系统的风机盘管就承担着空调系统中大部分的冷负荷,但是在这一条件下,其进水温度相对比较高,达到了18,进而导致其制冷量仅仅为1.125W,这一数据根本无法满足整个空调系统的要求。但是当干球温度设计26为,同时相对湿度为40%时,从上表中就可以看到,这一条件下是整个空调系统运行最优的条件,这一条件不仅仅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在改造之后能够在设计要求之下很好的进行设计和运行,同时能够保证办公室内部环境的舒适性。
根据相关的计算表明,较为合理的空调室内参数应该是干球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40%,含湿量为8.37g/kg。露点为11.2,湿负荷为1.090g/h.在这一条件下,干工状况下的空调系统中的风机盘管机组负担的冷负荷基本上衰减了将近60%,其制冷量大约提高了80%左右。从各项数据来看,干工状况下的空调系统的性能在各个方面都要优于湿工状况。
3 结束语
从文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干工状况下空调系统运行的各种参数以及性能都相对较好,这也是空调系统改善和变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虽然干工状况下也会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干工状况下空调系统更加完善,成为未来空调系统应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因
此干工空调系统在未来空调系统的发展中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2]万建武,廖荣生.干工况风机盘管进水温度的确定[J].广州大学学报,2008,15(5):68-70、88.
[3]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等.空气调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殷平.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对空调经济性的影响[J].暖通空调,2009,32(2):21-25.
[5](美)Krirkpatrick A T, Elleson J S.低温送风系统设计指南[M]. 汪训昌,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空调1匹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