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张学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任职于江苏丹阳实验小学,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全国“名校联盟”秘书长。1997年获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2016年被评为小学语文“十大名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课堂内外》等杂志封面人物,全国语文教学改革先进个人。“中华语文网”总版主。丹阳“十大杰出青年”,“感动丹阳”十大教育人物。赴全国讲学千余场。赴马来西亚等国家讲学。江苏电视台教育频道《最赞老师》专辑报道其事迹。
语文教学已经进入“语用时代”。聚焦“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逐渐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依然存在许多困惑,拿到一篇文章常常不知道如何下手。那么,快速备课的奥秘是什么?拿到一篇文本,怎样才能迅速到“抓手”?
这个话题,恐怕还要从头说起。快速备课是有诀窍的,但是理念上的厘清,是一切的前提。
一、困境——语文教学的三大误区
1.纠缠于“课文内容”。语文老师最喜欢也最擅长的就是揪住课文的内容不放,最善于把课文的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问题抛给学生,然后学生从书上到答案一一回答,匆匆了事。所以很多语文满堂都是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教学,低级的问题充斥着课堂,效率从何谈起呢?
我经常建议,语文老师要向数学老师学习。数学老师的课堂总是先出示一个或者几个例题,然后推导出一条法则,或者说是数学规律。最后,老师设计各种各样的题目让学生练习,以利于掌握法则。简言之,数学课堂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例子、规律、练习。那么,这三部分中哪个才是最核心的环节呢?当然是规律,这是唯一不可改变的,也是最核心的。而例子和练习都是可以换掉的。反观我们语文教学,有例子吗?当然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篇篇的课文其实就是我们教学的样板,是例子。我们重点关注的不应该是例子本身(即课文的内容),而应该是规律(即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语言规律和表达手法),我们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是课文内容,而应该是语言学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最应该铭记的是六个字:用课文教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2.热衷于“思想教育”。中小学的语文老师很喜欢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进行思想教育。这最后五分钟的“临终嘱托”被老师们奉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试问,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这样结合的吗?这种“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有什么效果呢?语文课的人文,永远是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自然渗透自然发生的,学习语言和体会思想相伴同行,言与意共生,言与情共生。贾志敏老师讲过一个经典的例子:一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其中有一段话:“热气腾腾的老鸭汤端上来了。妈妈扯下两条鸭腿,一条放到我的碗里,一条
放到
课标——文本生长点选择的基本线
张学伟
文世界
教  师  之  窗
奶奶的碗里。”这段话有问题吗?好像没什么问题。贾老师说,你们家连一点规矩都没有?学生马上醒悟,应该是“一条放到奶奶的碗里,一条
放到我的碗里”。调换语序,就体现了“尊老”。贾老师又说,一条鸭腿“放”到孩子的碗里是对的,但是“放”到奶奶的碗里是不对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当妈妈把最好的东西第一个给奶奶吃的时候,奶奶总是会推辞一番的,所以,妈妈为了让奶奶吃掉鸭腿,就不是“放”到碗里,而是“按”到碗里,要奶奶必须吃下去。这一个“按”字,包含着多少内容、多少亲情!这才是真正的思想
教育。语文课上的人文,总是与语言实践相伴相生。脱离语言而架空的人文,毫无意义。
3.“缺少过程教学,多是结论灌输”。很多语
文教师总是把参考书上的答案搬到学生的笔记上,
这是搬运工的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最习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认为这就是教学的全部。很多老师的教学秘诀是两个:默写和做题。试想,学生总是不劳而获地得到答案,学生总是在做机械的练习,何谈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课标——生长点选择的切入点
针对语文教学的三大问题,怎么解决呢?两个字——“活动”。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用听说读写的手段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语文课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语文课,其实就是搞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搞语文学习活动呢?语文学习活动围绕什么展开呢?拿到一篇课文,怎样确定它最有教学价值的生长点(学生可以抓住这个点逐渐提高语文能力,所以称之为生长点)呢?有什么可以操作的方法吗?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确定文本的生长点,有一个重要依据:课标。课标是生长点选择的基本线。
我们化繁为简。简单地说,低段的教学,表达这一块主要是围绕句子教学展开的。简单的句子、复杂的句子、句的构成,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低年级如果要寻表达的生长点,一般以关注句子的表达形式为主,这是一个原则。中段的,
段落的教学是关键,各种段落的构成方式、段落中表达手段的运用,都是应该注意的。中年级以段为主。高段的,抓住篇章的组合、多种表达的
融合、多种结构的组合,生长点就大致不会出现偏差。一句话,依据课标,低段抓句子,中段抓段落,高段抓篇章。这似乎是老生常谈,实则是大道至简。
各举一例说明。1.低段例文。
画风(人教版二下)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
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
画了几只小鸟。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
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浮着。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呼呼地转。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这篇文章的生长点在哪里?我们首先确定是——关注句子。那么,哪些句子最有特点呢?我们来看两个比较长的句子。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浮着。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对比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对了,语序的不同。差不多的意思,第一句写“赵小艺”,是先“说”后“画”;第二句写“宋涛”,是先“画”后“说”。这就是句子表达的不同。至于为什么短短的一篇课文里,还要用不同的语
序来写句子,那当然是追求变化,节奏格式都要有点变化,这样文章才不至于呆板。这个,你懂的。
发现了这个“句子语序”的奥秘后,一切就好办了。先是让学生“改”—— 把“赵小艺”的先“说”后“画”改为先“
画”后“说”,怎么改;把“宋涛”的先“画”后“说”改为先“说”后“画”,又该怎么改。聪明的孩子们“依葫芦画瓢”,根本不在话下。然后是“编”——还有两个同学,小明和小红,他们也来画风,分别会画什么呢?请你用先“说”后“画”和先“画”后“说”两种形式表述。这个训练,既开启了学生对“画风”的想象,又锻炼了句子不同语序的表达。人文性和工具性,不是结合了吗?
低段的教学,抓住了句子,就把握了关键。
2.中段例文。
海底世界(苏教版三下)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这段话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很多老师会抓住“先概括后具体”来进行教学。其实,这个知识点学生早在二年级就有所了解了,把它作为教学重点,只能陷入泛化的教学之中——教师只知道自己已经“教”了,学生只知道自己“学”了,但是是否“会”这个最核心的环节很少有人关注。这个泛化的目标不应该成为教学的“生长点”。
那么,这段话应该教什么呢?当然还是应该围绕段落展开教学。这段话最有价值的点是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描写对象。在海底成千上万的生物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海参、梭子鱼等动物来写呢?这就是选择材料的奥秘。作者为什么选择海参来写呢?因为海参的行动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慢,它几乎是行动最慢的海底生物。那么,写完了最慢的海参,下面写什么呢?当然是最快的,首选就是梭子鱼,于是就写了梭子鱼。海参和梭子鱼
都是朝前走的,有没有朝后走的呢?有,就是乌贼和章鱼。还有没有自己不走靠别人走的生物呢?对了,贝类!最后写浑身发光的深水鱼。这些生物为什么会入选呢?因为它们“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在众多纷杂的选项中,如何确定描写对象呢?有一个原则,就是要选择各有特点的、相互不交叉重复的。这是一个看似浅显普通的选材规律,也是深刻的写作原则。在一个场景中,只有写出差异,才能构成丰满。当学生明白了作者选择描写对象的基本方法后,他就会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应用。写大扫除,学生选择描写对象时,就会选择干不同工作的:洒水的、扫地的、擦玻璃的……学生还会选择男的、女的、胖的、瘦的……写一个课间活动时,学生也会选择描写对象:打球的、跳绳的、做游戏的……描写因不同而丰满。
段落的聚焦,使中段教学有了落脚点。
3.高段例文。
全国十大名校一夜的工作(人教版六下)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
文世界
教  师  之  窗
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有两个主要的表达特:一是细节,二是抒情。
我们来做以下的分析。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这两处描写,一处写周总理办公室陈设的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突出其“简朴”。另一处写他一夜的工作之后夜宵的简单——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也是突出其“简朴”。这两处均是侧面描写。
再看周总理批阅文件的描写。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
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这是突出其“劳苦”,是正面描写。再看抒情。
一段文字是“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另一段是“想高声对全世界说”,这里有抒情的层次,感情的升华。
掌握了这些奥秘之后,“细节+抒情”就成了这个文本的核心生长点。于是,我拍了数学老师的办公桌的照片(以利于侧面描写)和数学老师改作业的视频(以利于正面描写)给学生看,让他们进行细节描写,然后模仿书中的形式进行有层次的抒情。模仿是学生的天性,这样的教学,
从课本向生活“迁移”,又紧扣高年级的表达目标,注重篇章,学习“细节+抒情”的融合表达。
以上三例,说明教学生长点选择最重要的原则是紧扣课标,这是我们确定生长点的基本线,把握住这些,才不至于偏离航道。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大量记诵一些古诗文,学生们可以感受祖国文化的厚重与丰富,增强文化底蕴。如何使学生热爱古诗词,如何使学生在有情趣、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开展诵读并养成诵读古诗文的良好习惯呢?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小学低年级“古诗文诵读三步法”。
第一步:准读句——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朗读,对字音
的要求很高,读准字音是首先要做到的,并要关注古今文化差异造成的部分音、义的差别。节奏,根据古诗文的特点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加斜线的方式进行提醒。这样,学生就能循序渐进地熟悉、感受古诗文,从而读准古诗文的节奏,理清古诗文的句读。
在教学《春晓》这首诗时,我设计了几个层次的读:初读古诗,借助汉语拼音的正音功能“读准字音”,尤其关注三声发满的问题;再读古诗,
小学低年级“古诗文诵读三步法”
孙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