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习模式探讨
作者:王冬梅 薛毫祥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09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习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会计专业实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创建会计模拟实习室,组织以学生目标管理为核心的校外现场实习,开辟校内会计实习基地等模式,构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实习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11803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习是高职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其缺乏长效的实训基地以及实习经费紧张等问题而以手工模拟实习代替校外会计实务的真正有效实习,有的高职院校干脆取消专业教学实习。针对会计职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要求,通过开展专门的会计综合
操作能力实习,以真实的票证、单证、账表再现企业主要经济业务,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要领和流程,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上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笔者通过对会计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作一探讨,以期对以后的会计专业实习及专业教学有所帮助。
       
        一、明确会计专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基础会计学的后续课程。采用课程结束后集中实习加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际从事会计工作和独立思考解决会计难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通过财务会计的集中模拟实习,可以系统地掌握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程序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分析,对此,须加深学生模拟实习的难度,选择的实习内容综合性较强。实习前,提出模拟要求,布置实习任务,要
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的程序进行操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实习时,会计程序的全部内容都由学生自己做,允许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通过不定期到教室给予辅导,对一些较难的经济业务作适当的提示,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每一任务期满时,参与学生讨论,分析产生错误原因并指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严重后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财务制度、正确核算、严格监督、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犯罪手法的识别能力。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而又比较重要的业务,如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我们详细讲解,耐心辅导,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总之,通过财务会计的集中模拟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识,提高会计理论水平,为毕业后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习目的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检验教学成果
        运用教学成果把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通过综合分析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企业生产运行过程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和监督方法,熟悉企业管理的基本环节,亲身体会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准备就业工作
        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以便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作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会计专业实习的基本要求
        高校应把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及时调整课程课时设置,增加会计实训课时,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基础课。还要进一步改革目前会计课程的考试模式,逐步过渡到以理论考试和实训操作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成绩各占50%。也就是说,会计考试成绩不能仅限于期末的理论考试,还应结合学生在实训课的技能训练技能成绩进行考核,然后加权,计算出学生的总体成绩,从而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适应会计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适应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达到既对学生负责又对社会负责的目的,才不会使我们的学生失去大好的就业机会。实习学生具有学生和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双重角。为此应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以主人翁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学生端正态度,工作认真,尽快适应环境,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积极了解实习单位的会计业务和会计流程,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同时要求学生从企业工作的全局出发,以旁观者的身份了解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会计人员的基本心态、财务管理的原则等,使学生在更广的层面熟悉会计,增强适应能力。要求学生在实习前确定一些调研课题,在实习结束后形成调研报告并按实习要求给予学分,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对会计专业实习模式的探讨
       
        (一)创建会计模拟实习室,进行集中式模拟实习
        会计模拟实习是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一次飞跃,通过采用企业的真实资料,按照会计核算工作程序设计,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模拟的记账活动,将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实际操作一遍,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会计模拟实训教材在会计实习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习的基础和条件。实训教材是否完整、是否系统、是否新颖直接体现了实习的质量和效果,高质量的实训教材应是内容完整、系统、新颖、清晰、可操作性强、贴近企业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应加强对会计实训教材的研究、建设,促进教材的共享,并根据企业实务的发展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因为会计专业作为经济类的主要专业之一,其教材更应与国家当前的政策、法律、规定相吻合,当国家相应的会计法律、法规、准则等发生变化时,教材应及时修订,反映最新内容。要在原有的产品制造业会计实习项目基础上,多开发一些譬如商业、房地产开发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旅游业、金融业、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的会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能
根据未来就业方向选择相关的实习内容。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的经营范围、类型等涉及面极广,而从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情况看,有相当大的比例并非在工业企业,故在教材建设时不仅要体现真实性和适用性,还应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各方面的适用人才。
        要组织好会计模拟实习,确保实习效果,要求整个模拟实习真实、具体,并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实习范围。实习中发放的大量原始凭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编写、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达到了解会计实务,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水平的目的。
        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结合财务会计的模拟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使学生在掌握电算化会计处理方法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核算技能的理性认识。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内容拓展为资金筹集管理、生产经营决策、风险防范等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汉字系统和会计软件的推出与完善,使电算化会计工作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会计专业不但在理论教学中应开设有关计算机知识和电算化会计等课程,在实践教学中也要体现这一趋势。
       
        (二)创建以校外现场实习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分散式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缺乏教学实训基地,许多高职院校只能通过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造成学生的实习环境差别较大,有的能起到实习的作用,有的则很难保证实习效果。同时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加上财会工作的特殊性,一般单位很难让外人插手会计工作,学生从实习单位回来后普遍反映实际接触的会计业务不多,大多只做了些凭证的填制工作,而登账、编制会计报表以及进行财务管理与分析则接触较少。
        分散式校外现场实习不同于集中的模拟实习,指导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事中控制不是分散实习的核心,其核心在于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事前计划和事后考核来引导和约束学生。
        事前计划主要是通过制定详细的实习教学大纲和实习日记,笔者认为,大纲可以从以下
五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要求学生了解该公司的性质、所属行业、组织形式、发展历史、组织结构、规模大小、产品类型及产销情况、关联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会计岗位设置及主要职责等基本情况,并通过调查表的形式,拟定调查提纲,制订调查计划,记录调查结果;二是在上述基础上,要求学生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和会计政策、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运用、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三是根据前两步了解的情况,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自己所学与实际的差距以便今后补充学习;四是发现企业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五是要求学生根据实习报告的格式撰写实习报告。其中第三个环节是大纲的重点,也是学生实习的重点。这部分大纲可以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会计主干课程为核心,按几大模块分别设计,并细分为更多的小模块,设计相应的思考题、调查表等。学生对哪个模块感兴趣,就选哪个模块作为实习重点,这样实习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至于感到无事可做。
        现以财务管理模块为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实践的角度了解该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并总结实习的收获与体会。事前可对学生作出如下要求: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公司财务管理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公司资金运动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参与实习单位一项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分析实习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
因,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从实习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内容出发,剖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完成一篇以《××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等为主题的实习报告。
        事中控制难度较大,可以要求实习单位协助指导、管理和考核,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日记,以建立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
        实习结束后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是重要的事后监督环节:一是要求学生提交所在单位的实习综合鉴定一份,以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二是要求学生提交实习现场记录和实习报告各一份;三是进行实习答辩,畅谈实习体会的过程,在答辩中师生共同探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四是总结评定,确定成绩,并进行实习总结。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效果、问题进行归纳,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定性结论,以改进今后实习指导工作和理论教学工作。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次的分散式校外现场实习,有利于学生适应单位岗位的需要,并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主动争取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扩大学生就业通道。
        (三)开辟校内会计实习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实习资源
        随着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各行各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和财务管理工作已逐渐规范化,高职院校规范的财会工作和丰富的会计核算内容,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奠定了坚实可行的基础。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内会计实习应在校财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有序进行,因此,取得财务处的大力支持是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此外,由于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应避开月末、年终等财会工作繁忙的时间,这既可以保证实习效果,又不至于对高职院校会计工作造成大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