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古代帝王的⾐服是黄⾊的,我们是炎黄⼦孙,那么黄颜⾊在我们的传统⽂化中有什么特别意义呢?
黄⾊原为佛家常⽤之⾊,佛体被称为“⾦⾝”,寺庙⽤黄⾊做主⾊,称为“⾦刹”,僧袍等⽤黄⾊,佛像也以鎏⾦、漆⾦为贵。因此黄⾊与以信仰为本、道德为尊的中国儒释道传统⽂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初祖为“黄帝”,华夏⽂化的发源地为“黄⼟⾼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为“黄河”,炎黄⼦孙是神的⼦民,肤⾊为“黄⽪肤”……约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中国崇尚单⾊。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红、青、⽩、黄定为“正⾊”、“上⾊”,并把五⾊与仁、义、理、智、信结合,运⽤于“礼”的形式中。黄帝之后⾄秦汉时期,帝王们根据“阴阳五⾏”学说依⽔、⽕、⽊、⾦、⼟之顺序,分别对应⿊、红、青、⽩、黄五⾊,选择各个朝代的⾊彩象征。中国古⼈认为,五⾏是产⽣⾃然万物本源的五种元素,⼀切事物的来源都是如此,⾊彩也不例外,并与天道⾃然运⾏的五⾏法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还根据春夏秋冬⾃然万象之变及五⾏学说选择服饰的颜⾊。
中国传统⽂化中儒道⽂化崇尚的“天⼈合⼀”,天代表着宇宙法则,皇帝为⼈王,其使命是秉承天道的旨意治理天下,奉天承运,所以皇帝虽贵为⼀国之君,但他只不过是“天⼦”,天的孩⼦,他上⾯有“天”来约束他,即天道的约束,并且他要施德天下,这种天道的约束,就是神权⾼于王权。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样才是“有道明君”。黄⾊被历代帝王所⽤,也代表了君权神授,⽆⽐神圣与尊贵。
汉代的皇帝认为汉代承秦朝之后,当为⼟德。五⾏学说⼜认为⼟胜⽔,⼟是黄颜⾊,于是服⾊尚黄。当时的星象学家还把五⾏学说与占星术的五⽅观念相结合,认为黄⾊为⼟,象征中央;青⾊为⽊,象征东⽅;红⾊为⽕,象征南⽅;⽩⾊为⾦,象征西⽅;⿊⾊为⽔,象征北⽅;⼜因为黄颜⾊位居五⾏的中央,是中和之⾊,居于诸⾊之上,最为贵,定为天⼦之服⾊。当时丞相佩有“⾦印紫绶”,也就是⾦黄⾊的印章和紫⾊的系印绶带,它是皇帝⼀⼈之下,万⼈之上的最⾼权⼒象征,佛家崇尚黄⾊,道家崇尚紫⾊,紫⽓东来,中华历史上不乏修道之⼈辅佐君王,表现在服饰上可见⼀斑,奠定了黄颜⾊与紫颜⾊在中国传统⽂化中的重要地位。
唐代是中华国⼒的⿍盛时期,万国来朝,重译款塞,佛道的兴盛更是达到了顶峰,黄⾊被⼴泛运⽤于⽂化和艺术的各个⽅⾯。中国三⼤⽯窟之⼀的敦煌⽯窟中,保存着⼀万多幅珍贵的壁画,⾯积达五万多平⽅⽶,但不同时期的壁画⾊彩也是不同的。如北魏时期主要⽤红棕⾊,配以蓝、⿊⾊。唐代则开始多⽤黄颜⾊,多彩多姿,明亮⽽华美,成为敦煌壁画中最辉煌的⼀页。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时,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为帝,成为⼀国之君。
明清两朝,定都北京,黄⾊更成为皇家专⽤⾊彩,平民百姓不得以黄⾊为⾐。“九五之尊”的皇帝,穿的是“黄袍”,坐的御车叫“黄屋”,⾛的路叫“黄道”,出巡⽤“黄旗”,包扎官印⽤黄⾊织物。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在红墙黄⽡的建筑中居住,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登临北京景⼭俯瞰故宫,⼀⽚黄⾊琉璃⽡屋顶,宫殿前后安置的鎏⾦⼤铜缸、铜兽与之交相辉映,灿烂之极,⾄⾼⽆上。
此外黄⾊还象征着丰收和富⾜,黄橙橙的稻穗压满仓,⾦灿灿的⽶粒遍地⾦黄。黄⾊带给了⼈们收获后的喜悦,带给了⼈们对未来美好⽣活的⽆限向往和期望。
>颜的意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