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西班牙语中颜词汇的认知对比研究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以隐喻和转喻理论为基础,对汉语和西班牙语中的两种基本颜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明确颜词在中国和西班牙不同的内涵及象征意义,比较分析两种语言中颜词的基本语义结构。有助于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克服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
标签:黑绿认知对比文化内涵西班牙语一、引言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Palmer)说过:语言知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的体现离不开语言。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单纯的物理概念,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是语言、文化的重要部分。由于文化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们对颜有着不同的认知。不同民族的语言对颜词汇有着一致的部分,也有着不对应的部分。了解其对应的一面,研究其不一致的一面,对于我们掌握外语,深入研究对方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让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取更大的成功。
本文旨在比较汉语和西班牙语中两种基本:黑和绿,进行文化内涵和翻译的对比研究。
二、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
人类思维极其复杂,隐喻和转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对词语意义的生成和演变起着重要作用。隐喻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从一个认知域(源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基于认知经验中的临近性或思维中关联关系,为语言在表达层面上提供了许多常规共存关系,在思维中可引起自然、直接的联想。它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本质上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手段,对人们认识事物,以及概念的形成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是词义扩展的主要途径。在汉西两种语言中,人们都有对颜词的基本认知,可以称之为原义,这是其共性的一面。在不同语言中,以原义为核心,经隐喻和转喻的方法扩展,形成了每种语言中颜词不同的意义,这种扩展受语言、文化、历史、生活环境和世界观的影响,会呈现不同的语义。
三、汉西语言中基本颜词“黑”和“绿”的认知语义分析
在汉西两种不同语言中,“黑”“绿”两带有明显的语义特征。本文借由这两探讨两种语言中
的颜词如何在原义基础上,经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扩展出更多的语义;同时探讨两种语言中同一颜词如何受不同语言文化的影响而具有不同的语义。
(一)“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2002年增补本《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中,“黑”指“像煤或墨的颜”。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的《新时代西汉大词典》中,西班牙语“negro(黑)”的基础语义也是表示一种深、暗。这两种语言中“黑”都指具体物质的颜,是其共性所在。如:Pan negro(黑面包);cerveza negra(黑啤)。
“黑”常常让人感觉没有光亮,如“黑夜”“天黑”都是人的感知,而非前文提到的具体事物的颜。是由一种认知域到一种相似、相关的认知域的转变,从而引起了词义的转变。如:
(1)El cielo está negro.(天阴暗。)
例(1)中的“黑”被解释为“黑暗”“缺乏亮光”之义。这个“黑”常让人联想到见不得光,不光彩的形象或事物。因此有时“黑”又被引申为“秘密的”“非法的和不公开的”。这是隐喻认知的结果,由简单的视觉域转移到了道德域或法律域。如:
(2)Trabaja con un coche negro. (他用黑车做生意。)
(3)Luis hece negocios en el mercado negro. (路易斯做黑市买卖。)
黑往往让人产生苦闷、痛苦、不愉快的情绪。汉西两种语言中都有类似的用法,都是经过隐喻认知把表示颜的词义引申为情感词义。例如:
(4)Ema está de humor negro. (艾玛心情忧郁。)
“黑”在汉西两种语言中都可以表达“脏”“不干净”的意思。例如:
(5)Tienes las manos negras. (你的双手黑乎乎的。)
“黑”也可以通过转喻认知引申出其他的词义,在汉西两种语言中都有类似的情况:
(6)chico negro(黑人男孩);raza negra(黑人种)
每种语言的颜词义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社会历史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黑”在两种语言中不仅具有共性特点,还具有各自不同的语义特点。例如,在汉语中,一种特殊的,饱含
着眼泪或是愤怒的冷嘲热讽的幽默,中国人称之为“黑幽默”,西班牙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西班牙语中的“té negra”对应汉语的不是“黑茶”而是“红茶”。在中国民间,有时黑的食物被认为对身体较好,例如“黑猪肉、乌鸡和黑芝麻”等都比较有营养。这是通过隐喻认知把“黑”从颜词义引申到其他认知领域的词义转变。
颜的意义黑是不被西班牙人民喜欢的颜,在西语中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所产生的由颜词义隐喻得来的词义往往不用于汉语。如:
(7)Paco está negro. (巴科生气了。)
(8)estar o ponerse algo negro. (使某事复杂化。)
(9)Con la negra. (没钱。)
(10)Un día negro.(黑的一天,倒霉的一天。)
suerte negra(厄运。)
(11)Trabajar como un negro. (像奴隶一样劳动。)
由以上例证可知,经由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方法,可以把“黑”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中从原型词义——颜意义,引申到其他的认知域。语义结构特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二)“绿”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增补本《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中,“绿”常用来描述植物的颜,一般指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的《新时代西汉大词典》中,西班牙语“verde(绿)”的本义也是表示一种基础颜——绿。这两种语言中,“绿”都指具体物质的颜,是其共性所在。如:color verde(绿);té verde(绿茶)。
“绿”无论在汉语还是西班牙语中,一向都被认为是用来表达“无污染的”,如:“绿蔬菜”“绿旅游”“绿食品”等等。这是把颜域的词义引申到环境、环保领域。如:
(12)zonas verdes(绿化带)
“绿”通过隐喻认知方式可以引申为“准许行动”和“安全”义。在交通信号灯中,“绿灯”表示可以通行,“绿通道”是其引申义,意为快捷方便,一路畅通无阻。在汉语中,“开绿灯”和“绿
通道”后来衍生出“不通过正常途径,走后门办事的行为”之义。
(13)luz verde(绿灯)
dar la luz verde(开绿灯)
在汉语中,“绿”可以通过转喻认知,引申为“出生卑贱、地位低下、落魄”之义。元明两代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后来称人妻有外遇为“戴绿帽子”。在西班牙语中,“绿”表达的常用词义,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如:
(14)Hebas verdes.(新鲜蚕豆。)
(15)El proyecto está todavía verde.(这项计划还不成熟。)
(16)Un hombre muy verde aún. (还很年轻的人。)
(17)Viejo verde(风流的老头)
viuda verde(风流的寡妇)
chiste verde(下流的玩笑)
(18)Poner verde a alguien. (辱骂某人。)
“绿”的本义通过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的隐喻和转喻获得不同的语义。两种不同语言的人对“绿”的基本颜词义的认知是相同的,但由于社会背景、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隐喻和转喻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意义。
四、结语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探讨了汉语和西班牙语中“黑”和“绿”两种颜词的语义特征。在汉语和西班牙语中,存在两种颜词的本义。由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方式,本义会引申到不同的认知领域。对这一点的充分认识,不仅可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2.
[2]李旭,瞿艺.中法颜词的文化象征意义与翻译[J].湖南:长沙
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3]赵静.实用英语翻译——颜词的比较与翻译[M].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2005.
[4]Piersman,Y.& D.Geeraerts.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3):269~316.
[5]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7.
[6]常世儒.西班牙语口译理论和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8.
[7]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孙义桢.新时代西汉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