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理实习报告3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南京地理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开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根底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效劳。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开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展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根底上进展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开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根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辛奋斗精神。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为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立和开展的需要。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如下:
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根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南京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根底。
(一)实习方法
1、勘察法。通过对实习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的总体特征。
2、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地图法。利用自己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筑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展专业分析。
(二)实习工具
地质罗盘、地质锤、门塞尔比卡、洛阳铲、剖面刀、钢卷尺、土样盒等注: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1)在使用前必须进展磁偏角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个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2)目的物方位的测量是测量目的物预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假设用测量的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及时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展瞄准,读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
(3)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
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根本的工作方法之一。
(4)岩层走向的测定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盆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走向。走向可是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的数(因为走向是一条直线的方向,可以两边延伸)。
(5)岩层倾角的测定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得到的,言其他方向所测得的倾角使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要恒与走向垂直,而且可用小石子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在层面上流动。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的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此滚动或流动方向即为层面的真倾斜方向。
本次实习以了解自然地理知识为实习目的,与之相关的课程有:地质学根底、地貌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学、水文学气象与气候学等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的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特点、河流与地貌形成、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土壤类型与岩石间的关系。
本次实习主要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时间为期一周,自20xx年11月15日至20xx年11月21日。
本次实习时间为20xx年5月12日至20xx年6月2日期间的每个周六、周日,历时7天。实习地点主要为南京地区,包括南京老山、阅江楼、三汊河口、武定门节制闸、玄武湖、紫金山、中山陵景区、桂子山石竹林、镇江北固山、扬州蜀港、幕府山等地。参加的人员包括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市与资源学院1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城市规
划专业学生以及带队老师等共260人左右。
1.熟悉并掌握野外地理工作的根本方法和技能;
2.认识南京地区的地理概况,并对地理学有一个综合的认识;
3.掌握南京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水文状况、气候状况、人文状况和生态状况;
南京有几个区 4.了解与熟悉依据地理现象进展地理思考和编写实习报告的根本方法、内容和过程;
5.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底。通过本次实习,获得对主要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地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生态、人文等,运用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本次实习是一次广泛系统的地理学教学实习。
(一)地理位置
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下游平原,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
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东接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长江流经南京地区,同时还有秦淮河。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境内长约95公里。秦淮河全长103公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