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基金课题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山西传媒学院校级青年课题“山西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中的典型人物塑造
王川川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摘 要: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打破了传统谍战剧“主题先行”的类型传统,以塑造王大花这一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丰富的视听手段、巧妙的情节设置,强调了人物自身的戏剧张力,最终传达出鲜明的主旋律价值观。
关键词: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王大花;典型人物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1-0038-01一、典型人物的内涵艺术理论观点认为,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形象性,也就是说,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表达艺术家审美理想与愿望的特殊形式。对于电视剧艺术而言,因自身的可视性与直观性,以及观众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影响,艺术形象更加具有可观性、现实性与思考性,更加能够深入人心,起到很好的教育指导作用。所以,当编剧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同时具备鲜明
个性和社会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时,这样的艺术形象就会被人们耳熟能详,我们把它称为典型人物。对于编剧而言,要创造一个能让观众喜闻乐见、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一方面要从生活中捕捉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另一方面,要使观众从人物身上获得思想上的启发教育意义。
二、王大花——典型人物塑造
电视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讲述了王大花从一个可爱可亲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爱国人士的故事。自2015年4月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创造了平均收视率2.09%、最高收视率2.28%的好成绩,名列央视2015年度电视剧收视率之
首。[1]
凭着这样的成绩,该剧获得了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这所有的一切都得益于对王大花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
(一)东北农村妇女的身份定位编剧在构建一个人物时,必然要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是能够使观众产生纠结的矛盾人物。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性格要真实深刻,复杂多面,立体饱满,才能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王大花东北农村妇女的身份设定便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原因在于:其一,东北妇女集合了人物矛盾性的各个方面,傻但是精明,过日子是把好手;爷们似的直爽,又很会撒娇。因此,这样
的人物设定会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其二,王大花这一东北妇女正是我党发动全民抗日的无数老百姓的缩影。那么,如何去展现这一人物身份呢?首先,人物造型。人物造型是视觉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要求准确传达出导演的意图。闫妮饰演的王大花,穿着花棉袄第一次亮相,便让观众大吃一惊。花棉袄是东北服饰文化的代表,具有很强的辨识性。同时,因闫妮出神入化的表演,将东北妇女的身份初步定位成功。其次,场景选择。场景设计是电视剧视觉效果形成的重要方面,更是为人物身份性格服务的关键因素。剧中,人物第一次出
场的地点是在热闹的集市,王大花熟练地做着鱼锅饼
子,当掀开热气腾腾的鱼锅饼子,氤氲的蒸汽弥漫在画面中,观众仿佛置身其中。(二)复杂多面的性格定位众所周知,电视剧中人物性格的复杂多变性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再加上喜剧元素的运用,对于传统宏大叙事的谍战剧来说,是一个创新。首先,剧中多次展现了王大花和丈夫唐季礼之间的情感状态。丈夫多次对王大花对于初恋的情感耿耿于怀,但也只是酒后吐真言。酒醒以后,只能装傻卖乖。当王大花送给刘队长电台,换取夏家河的性命,但是丈夫却被误杀,于是她大闹警察局。这些都是王大花直爽泼辣、敢爱敢恨的性格推动的情节段落。王大花为了生计,投靠三妹,路上遇到送货郎,电台被骗走,她假装自己是被送货郎嫌弃的妻子,将电台骗回。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王大花机智聪明的一面。之后为了继续潜伏下去,完成自己的革命使命,王大花经过特训,摇身一变成三花,继续潜伏下来。从前的豪爽泼辣的妇女变成了温婉、内敛、隐忍的官太太。总之,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不断推动着故事情节
的发展,通过小人物完成了对革命历史大故事的讲述。
(三)舍情爱国的思想定位
典型人物应该具有社会普遍意义,思想上起到引领作用。对王大花这一人物形象,我们不仅要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将其塑造成立体鲜活的生命个体,更要从多个侧面去反映特定时代的精神。作为一部富有创新性的谍战剧,它反映出的主题思想就是为了民族大义、国家利益,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王大花,起初就是一个卖鱼锅饼子的老板娘,她所关注的事情是能否在大连开个鱼锅饼子铺,丈夫是否爱自己的问题。家长里短、小家祸福是生活的重心。为了换取夏家河的性命,她把关系共产党命运的“戏匣子”送给刘队长,在她的心里,这只是一个救命的玩意儿罢了。直到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王大花亲眼看见共产党员送货郎被杀,爱国意识开始觉醒。随后的情节设置中,在夏家河思想引导、三花被日本人自杀事件的刺激下,王大花开始主动参与各项紧急任务,比如杀死苏共叛徒,炸掉日本运输钻石的货船,以三花的身份与山口周旋,等等。这时的王大花已不是单靠小聪明进行抗日的小人物,她已成为一个为了国家大义,为了抗日胜利,隐藏周旋于敌人内部的一把利器。她和夏家河之间的感情在革命中不断加深,因为两(下转第151页)
第9卷第11期
Vol.9 No.11151
(四)明确舆论监督关系,有效落实媒体责任
当前部分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过程中更愿意关注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却很少关注那些关系到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的根本性难点问题。那些容易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普遍关注,而难点问题却成为舆论监督的盲区。因此,主流媒体应该明确舆论监督中各个主体的作用和关系,重点关注社会难点问题,强化媒体报道强度与报道效果,为问题解决提供有效支持,避免舆论监督陷入发展误区。另外,媒体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不实报道,将真正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内容报道出来,引领社会发展。主流媒体要积极落实自身的责任,有效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作用,明确自身在舆论监督报道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升自身的地位。(五)明确舆论监督目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媒体的舆论监督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发挥媒体自身的价值,推动整个行业良性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主流媒体的宣传效果,确保舆论监督能够有效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广大人民众提供表达自身观点与想法的平台,推动关系到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有效解决。主流媒体不仅要深入
剖析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更要积极为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建议,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作用,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为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作出自
己的贡献。参考文献:
唐季礼
[1] 周文静.浅论争议性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的社会责
任——以《新京报》对雷洋事件的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6):87-88.[2] 靖鸣,郭艳霞,潘宇峰.“魏则西事件”主流媒体与社交
媒体舆论监督的共振与互动[J].新闻爱好者,2016  (07):22-27.[3] 来颖杰.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在建设性舆论监督中的
作用[J].视听纵横,2015(06):6-7+1.作者简介:赵忠成(1983—),浙江杭州人,男,本科,中级职称(记者),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今日聚焦》栏目记者,研究方向:舆论监督。
(上接第38页)人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有着相同的观念——“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最终,小人物的情感在革命战争中得以体现,并将主旋律的价值观隐藏在小家的情感故事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了体现与宣扬。
三、结语
电视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对谍战剧未来的发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避免扁平概念化的类型人物近几年,为了宣传主流价值观,思想上起到教育大众的目的,传统的谍战剧在不断地创造一个个英雄神话。裤裆里藏、骑车可以翻山越岭等雷人的情节让英雄成了神一样的存在。这样的人物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是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的。就如习总书记所言,一千条一万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但《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中对于青木等日本人的塑造,和传统谍战剧雷同,他们都是愚蠢、头脑简单、没有人性的单一人物。
(二)注重故事情节的细节处理
细节决定成败。合理的情节编排是为人物身份服务的。本剧中,部分情节编排有些许欠缺,情节内容简单直接,过分追求娱乐效果。故事的发生地是被日本统治多年的大连,日本人的势力盘根错节。王大花艰难地在夹缝中求生存。但编剧却安排了简单直接的解决矛盾的事件情节,比如王大花偷盖通行证这一事件。青木的办公室和厨房竟然是相通的,并且在得知青木没有吃鱼锅饼子的时候,她直闯办公室。虽然表面上符合人物性格特征,但在当时的中日关系极度恶化的时代背景下,显然和实际情况是不符的。虽然有一定的巧妙性,但不免过于简单,落入俗套。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将王大花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作为叙事基点,展现了一个平凡小人物的革命史,将主旋律的价值、爱国的情怀融入平凡的爱情故事中。虽然没有宏大的叙事情节,只有小人物的斗智斗勇关乎生活智慧的情节设置,但这样的电视剧作品必然能够经受住历史和众的考验,成为谍战剧中的精品和典范。参考文献:
[1] 陆彤.《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捧回第28届“金鹰奖”优
秀电视剧大奖[DB/OL].大连晚报,http://www.dlx-ww/news/content/2016-10/18/content_1839406.htm,2016-10-18.作者简介:王川川,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上接第112页)话语是夹叙夹议的,只有这样的评论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主持人在听取事件各方的论点之后,以评论性的方式对事件细节进行加工和表达,将自己对整个事件经过的思考观点完整地传达给观众,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播报效果。第二,在评论新闻事件的过程中,记者型主持人通常会选择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内容,评论一般采取直接揭示主题的方式,其评论性语言不但能够使其观点得到充分表达,而且能够对整个事件进行完整概括,从而使观众能够透过事件现象窥探到其本质,这种深度播报方式对主持人的能力
有很高的要求。
[3]
四、结语
本文集中研究了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传播方面的行为特征和行为策略,认为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
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在行为策略上做到利用描述性语言引入新闻话题、利用疑问性语言把握节目节奏、利用评论性语言强化节目深度等新闻播报方式。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更多的新闻媒体人,对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产生更深入的认知和了解,并以此来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参考文献:
[1] 艾晓旭.锻造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J].记者摇篮,
2014(03):66.[2] 程雅堃.记者型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行为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3.[3] 吴胜楠.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角研究[D].东北师范
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