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ATION SCOPE VIEW
368
www.sjgzzs
干部驻村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有效实践
何芬
(中共荔波县委党校,贵州,黔南州  558400)
摘    要:驻村干部把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牢牢地“扛在肩上”,把真抓实干的求实作风实实地“系在腿上”, 他们把心“驻”进农家,把脚印“印”到村里,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关键词:干部驻村;践行;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党开展众工作永恒的主题,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继续团结带领人民众创造美好生活。为实现这个初心,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选派党员干部驻扎到偏远的山区贫困村,扛起驻村帮扶重担,成为贫困村寨带领众奔向美好生活的领头雁。选派干部驻村既是让这些同志发挥聪明才智、发挥技术特长和见多识广的优势,帮助村里搞好建设,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又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有效实践。
一、思想融入众
驻村干部来自机关单位,大多数是城里人,对农村不了解,对农民不熟悉,加上他们的学历高,有的还是单位里的骨干或领导班子成员,正因如此,有些干部以“上面来人”自居,自认为“能说会干”,殊不知,驻村之初,他们面临着很多困惑,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着手,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理想与现实太大,不免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有的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存在为工作而工作,为应付检查而敷衍了事的思想。随着驻村时间的增长,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通过基层磨练逐渐到基层工作方法和路径,深刻认识到作为奋战在基层一线的驻村干部,背负历史使命,肩扛千斤重担,要始终密切联系众,方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与众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工作中学会了修炼自己,思想上摆脱了“三气”融入到众之中。
1.摆脱躁气,踏实敬业
组织选派干部驻村,大多以年轻人为主,驻村后急于干出成绩是他们共同点的责任心,但农村工作却不象机关里上传下达、办文办会那样程式化,而是涉及到人、事、物等多方面,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经过实际工作的考验和磨练,他们学会了与众打成一片,戒除轻浮躁气,踏实为民办事。
2.摆脱娇气,吃苦耐劳
驻村干部到农村基层开展工作,告别了昔日在机关太阳晒不着、雨淋不着、泥土粘不着的舒适环境,天天翻山越岭、跨沟迈坎、走村串寨,与农民、黄土地打交道,任凭风吹日晒。经受农村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 ,他们摆脱稚嫩的娇气和扭捏的习气,做到不怕脏、不怕累,敢于吃苦,善于吃苦,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
3.摆脱官气,躬身下沉
大多数驻村干部在单位是骨干或领导,到了村里变成人民众的“勤务兵”,角的转换让他们放下“架子”主动
走村串寨进农家,在具体工作岗位摸爬滚打中成熟自己,在解决复杂矛盾和问题中增长本领,不断提升自己的“长宽高”,考虑问题、开展工作符合实际、贴近众,赢得了民心。
二、行动深入众1.身入
常言道,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众越走心贴得越紧。驻村干部下到农村沉下身子主动融入众,改变了以往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形象,身上不再是西装革履、脚上不再是油亮皮鞋、手上不再提锃亮皮包,而是穿“土衣土鞋”背“土包”,进村入户不再是小车而是步行或骑着半旧摩托车,缩小了“官民”距离感。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村里安营扎寨把进驻点当成第二个家,每天与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他们“身入”实地、“身临”其境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众的愿望诉求,深受众欢迎,消除众隔阂,真正和众变成了一家人。
2.心近
当下,有些干部在工作中习惯眼睛“向上看”,只有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到基层走访慰问众,象征性地提点“慰问品”与众拍个照合个影,几句客套话后便“打道回府”,这样来去匆匆的联系众工作方法拉不近众的心。而驻村干部真蹲实住在村里,把驻村工作当作“家事”,把贫困众视为“家人”,做到与村民拉家常,嘘寒问暖,建立友谊,认认真真倾听众的心声。
真心了解。驻村干部时常深入众中面对面地与众交心谈心,一是充分了解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关心众大事小事,与众有共同话题,拉近关系,便于融入众中。二是多走多看,把帮扶村的众地图刻在心中,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为准致富路打好基础。
真诚沟通。沟通是驻村干部开启村民心扉的,为让这把连接干部与众的心,驻村干
部把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及监督方式等基本情况张贴在村委会、众的大门前、发放服务联系卡告知众,同时,记录众的、家庭情况等,让双方的信息对称,亮明身份,便于沟通交流。在工作中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政策、法律法规向众说清楚。同样,众有什么事情,只要一个电话,驻村干部在第一时间解答、办理或指导,为众排忧解难。
3.真干
贫困村,“贫”在基础,“困”在发展。驻村干部肩负组织重托,真蹲实住,工作中他们全力以赴,以苦干实干的精神让帮扶村彻底变了样。
369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社科文化
(上接第367页)
仔细对齐经纬线有图案的要拼对图案,最后用过滤纸做一次性吸水处理,待半干后进行平整。服饰类织物有两三层厚度,清洗后重量增大,先用毛巾进行吸水处理,待半干后移至平面工作台上进行平整。
2.纺织品保护的原则
纺织品保护首先也是一种文物保护,最为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四大原则:(一)最小干预原则。减少干预,能不动的尽量不动,能少动的尽量少动。尽量少用新材料,尽量少添加新材料。凡是添加的材料除本身要高效而用之外,还要寻对文物本身最小影响的产品,所有消毒、清洗、平整、加因、修复等都应遵照这一原则。(二)可识别原则。保护材料与文物本身应该有着可以识别的标志,但也应与文物现状相协调。不必也不应该隐蔽保护材料及老化变质的结果,甚至增加的材料都不应该被原文物自然老化生成的物质所守全遮蔽。(三)可逆性原则或称可再处理性原则。即我们所采用的保护处理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是修复后的文物,一旦需要更换修复材料或不需要原修复材料时,可设法除去并能使文物恢复到处理前的状态,不过事实上,这一可逆性不可能完全做到。因此,任何保护处理都必须慎之又慎。(四)不改变原状原则。“修复馆藏文物,不得改变馆藏文物的原状”。这里的原状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文物原有的形状、文物原有的结构、
文物原来的制作材料、文物原有的制作工艺技术,也就是说,所有文物原有的信息都应该尽量保存下来。
农村干什么赚钱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从我国文物修复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已经从原本的坚决禁止对文物采用损伤式的修复方法,变成了更加倾向西方文物修复中,更加灵活多变的理念。这种变化虽然能够降低我国文物修复和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快我国文物修复的效率和速度。但是对于长久而言,文物的保存来讲,是否值得,还是个有待确认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李静生.文物修复理念探讨与实践应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03):31-34.
[2]张晓彤.彩绘文物调查及修复技术和理念探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4(03):80-84.
[3]陈仲陶.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原则的探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22(03):87-91.
[4]李涛.文物保护与修复理念的沿革及对当今文物修复技艺的影响——《晚清八言联》修复实例[J].博物院,2018(02):128-136.
[5]张学慧.从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看博物馆VR 技术的应用前景[J].文物世界,2017(05):65-67.
抓基础建设。贫困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区,自然环境恶劣,道路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影响经济发展。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建成小康大局,为“改穷路”,驻村干部向上级申请、多方协调,以水、电、路、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改善贫困众生活生产条件。
抓产业发展。驻村干部把农民致富作为第一要务,他们认真研究当地的优势,与“村支两委”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路子,拟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通过抓产业、跑项目、引资金、育人才等办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众种植养殖,大力培育“一村一特” “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发展特经济,帮助众走出一条致富的路子。
促稳定和谐。农村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让众生活得更幸福历来是党的最大事业、最重的使命。驻村干部面对各种矛盾纠纷,能耐心疏导和协调化解,让众明白村事,深知乡村稳定和谐靠大家。为促进乡风文明,驻村干部与村“两委”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主抓手,帮助村民在自家院内合理规划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清除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的杂草杂物,为建设美丽乡村和谐新家园打下坚实基础。
驻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是联系众的桥梁和纽带,他们身入、心入、真干,以坚定的决
心、积极的态度、有力的举措做好各项工作,把驻村岗位当阵地守,把驻村工作当事业干,把奉献基层当本分看。他们把心“驻”进农家,用脚印“印”到村里,和困难众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参考文献:
[1] 宋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逻辑[J].校马克婴主义理论研究,2017(04):19-23
[2].杨赞红.基于干部驻村视角下的众工作方法研究[J].理论与当代,2013(04):24-25
[3].龚士东.沟通:驻村工作的[J].领导科学,2007(20):43
[4] 舟蓬.领导干部要戒除“四气”[Z].中国新闻网,2020-01-12
[5]蒋艳.年轻干部要“扎根基层”去“四气”[Z].共产党员网,2017-11-11
[6]贺艳军.真抓实干做好新时代驻村工作[J].新西藏,2020(02):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