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设有⽆机⾮⾦属材料⼯程系、冶⾦⼯程系、⾦属材料⼯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程系、热能与动⼒⼯程系、材料化学系,拥有耐⽕材料与⾼温陶瓷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钢铁冶⾦及资源利⽤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等学校材料学实验教学⽰范中⼼、中央与地⽅共建材料结构与性能基础实验室、中央与地⽅共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实验室、湖北省耐⽕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湖北省中⼩企业共性技术冶⾦材料研发推⼴中⼼、武汉市耐⽕材料与⾼温陶瓷⼯程技术研究中⼼、武汉市钢铁⼯程技术研究中⼼,以及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精度轧制技术与新材料加⼯、材料表⾯与界⾯等三个校级重点科研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135⼈,其中全国师德标兵1⼈、全国教书育⼈先进个⼈1⼈、湖北省“五⼀劳动奖章”获得者1⼈,教师队伍中博⼠⽣导师24⼈,外聘兼职博导20⼈,“楚天学者”特聘教授4⼈,⾸席教授2⼈,教授39⼈,副教授29⼈,⾼级⼯程师13⼈,4⼈被评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选,2⼈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近20⼈在国内外各学术团体任职。
学院是我国在材料与冶⾦领域重要的⼈才培养与科研基地,现有冶⾦⼯程、⾦属材料⼯程、⽆机⾮⾦属材料⼯程、材料成型与控制⼯程、热能与动⼒⼯程、材料化学等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机⾮⾦属材料⼯程专业为国家特⾊专业建设点、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其所在的材料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程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耐⽕材料⼯艺学》被教育部批准为精品课程;冶⾦⼯程为
特⾊专业建设点、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其所在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钢铁冶⾦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材料成型与控制⼯程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冶⾦⼯程博⼠后流动站,材料学、钢铁冶⾦博⼠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程和冶⾦⼯程两个⼀级学科硕⼠授权点,等离⼦体物理理学硕⼠学位授权点,材料⼯程和冶⾦⼯程两个⼯程硕⼠授权领域。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2400余⼈,硕⼠研究⽣280余⼈,博⼠研究⽣60余⼈。学院注重营造⽂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环境,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社会资助,⿎励学⽣成才。学院设有总额为80万元的“濮耐奖贷基⾦”、“如星奖助学⾦”和“卫辉熔⾦奖助学⾦”,⽤于奖励在校的优秀学⽣和优秀教师、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完成学业。
学院在教学、科研与学术上⼗分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外多家⾼校与研究机构建⽴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美国密苏⾥罗拉⼤学、英国谢菲尔德⼤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学和弗莱贝格⼯业⼤学、⽇本名古屋⼤学、加拿⼤蒙特利尔⼤学、南⾮⽐勒坨利亚⼤学、韩国庆南⼤学、瑞典皇家理⼯学院、美国铝业公司、法国拉法吉公司、挪威埃肯公司、⽇本产业综合开发研究所等。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学术地位的提⾼。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及创新。近3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等奖1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9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1项,发表学术论⽂6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300
余篇。⽬前承担的科研课题涵盖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国家⾃然科学基⾦项⽬、省部级及地⽅政府项⽬、企业合作项⽬和⾃选项⽬五个⼤类。多年来,学院各学科已形成了⼀些具有特⾊优势及相对稳定的研究⽅向:
在⽆机⾮⾦属材料⼯程专业⽅向,以耐⽕材料为研究特⾊。在此领域,形成了包括冶炼新技术⽤耐⽕材料及相关基础研究,⾼技术陶瓷技术在耐⽕材料中的应⽤,耐⽕材料热性能及热应⼒的研究,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相对稳定的研究⽅向。在这些⽅向上,学术⽔平处于国内同⾏地位,在国际上有⼀定知名度。
在冶⾦⼯程专业⽅向,已形成了包括冶⾦过程数学物理模拟及计算机控制,洁净钢冶炼理论与⼯艺、冶⾦资源综合利⽤及⽣态冶⾦、⾦属材料的特殊制备⼯艺、炼铁原料准备、直接还原与等离⼦冶⾦、有⾊⾦属冶炼等研究⽅向。其中⾼炉过程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控制及等离⼦体熔融直接还原冶炼等⽅向的科学研究学术⽔平处于国内地位。
在⾦属材料⼯程专业⽅向,形成了包括新型⾦属材料、材料表⾯与界⾯、钢铁材料的强韧化机理及新钢种研究、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等研究⽅向,其中在溶质原⼦晶界偏聚、等离⼦体化学⽓相沉积、激光及离⼦注⼊等⾼能表⾯强化改性、纳⽶功能材料和⾦属基复合材料等⽅⾯的科研学术⽔平处于国内地位。
在材料成型与控制⼯程专业⽅向,已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材料成型⼯程,⾦属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计
算机控制等研究⽅向,其研究⽅向及科研⽔平在中南地区具有特⾊优势。在材料加⼯过程组织性能控制、形状尺⼨控制及表⾯质量控制研究成果居国内地位。在⾼精度板型控制轧机的设计上具有先进⽔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学院注重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相结合,与宝钢、武钢等国内多家⼤中型冶⾦企业建⽴了良好的稳定合作关系,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学校的发展规划已把材料学与钢铁冶⾦确定为重点发展的龙头学科。学院将通过积极进取、务实向上的⼯作,谋求学院学科建设的进步与发展,为我国培养从事材料与冶⾦⾏业优秀的⾼素质⼈才做出更⼤的贡献。
冶⾦⼯程
冶金专业 培养⽬标: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在德、智、体等⽅⾯全⾯发展,具备冶⾦物理化学、钢铁冶⾦和有⾊⾦属冶⾦等⽅⾯的专门知识,能在冶⾦及相关领域从事⽣产、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作的⾼级⼯程技术⼈才和管理⼈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属学及热处理、冶⾦原理、传输原理、湿法冶⾦原理、钢铁冶⾦学、连铸⼯艺、有⾊⾦属冶⾦学、钢铁⼚设计原理、有⾊冶⾦炉、冶⾦实验研究⽅法等。
⾦属材料⼯程
培养⽬标: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具有⾦属材料科学与⼯程等⽅⾯的知识,能在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成型与控制、材料组织结构等领域从事研究、技术开发、⼯艺与设备设计、⽣产以及经营管理等⽅⾯的⾼级⼯程技术⼈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属材料学、⾦属热处理、材料研究⽅法、材料⼒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表⾯⼯程学、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合成与制备、粉末冶⾦等。
⽆机⾮⾦属材料⼯程
培养⽬标: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具备⽆机⾮⾦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程⽅⾯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能,能在本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运⾏、⼯程设计及经营管理等⼯作的⾼级⼯程技术⼈才。
主要课程:⽆机材料物理化学、⽆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法、粉体⼯程、⽆机材料⼯学、热⼯基础与⼯业窑炉、⽆机⾮⾦属材料⽣产设备、耐⽕材料⼯艺学、材料合成与制备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程
培养⽬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全⾯发展,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基础知识与应⽤能⼒,能从事材料成型与控制⼯程领域技术开发、⼯艺和设备设计、⽣产及经营、管理等⽅⾯⼯作的⾼级⼯程技术应⽤⼈才。
主要课程:物理冶⾦学基础、材料成型⼒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加⼯CAD/CAM、材料成型数学模型、材料成型过程计算机控制、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成型⼯艺(⼀)、材料成型⼯艺(⼆)、材料加⼯原理、材料加⼯⼯程、材料加⼯模具设计等。
热能与动⼒⼯程
培养⽬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全⾯发展,掌握热能⼯程、动⼒⼯程、热⼯设备、⼯艺过程的热⼯理论和节能技术,能在热能与动⼒⼯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作的⾼级技术⼈才。
主要课程;⼯程热⼒学、流体⼒学、传热学、燃料及燃烧、热⼯仪表监测及控制、能源系统⼯程、⼯业炉窑热⼯及构造、新能源、⼯业⽣态学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