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炉热工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描述
课程名称:冶金炉热工基础
课程类型: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课程
适应专业:冶金技术技术
课程学分:4
总学时:60
二、课程定位
《冶金炉热工基础》是冶金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为校企合作开发的“工学结合”课程。
本课程主要面向钢铁企业各车间的冶金炉,以冶金炉热工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冶炼生产的热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高等数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与CAD》、认识实习。后续课程有:《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高炉炼铁生产》、《转炉炼钢生产》、《连续铸钢生产》、顶岗实习。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利方程式计算冶金炉常见的气体力学问题;
(2)能够正确设计烟囱;
(3)能够正确进行冶金企业常用燃料的燃烧计算;
(4)准能够监视和控制燃料的燃烧过程;
(5)学会分析冶金炉内的单一及综合传热过程;
(6).能够正确计算各种传热方式的传热量:
(7)学会选用常用的耐火材料;
(8)学会为不同冶金炉选用合适的余热利用的方法及设备。
2.知识目标
(1)学会气体力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定律;
(2)掌握气体力学有关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
(3)熟悉冶金企业沛用燃料的主要性能和用途;理解其燃烧过程;
(4)掌握燃料及燃烧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燃烧计算的目的及根据;
(5)学会传导、对流、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6)掌握影响传导、对流、辐射三种传热方式传热量的因素;及传热量的计算;
(7)熟悉耐火材料的分类及常用耐火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应用;
(8)认识冶金生产中余热利用的方法。
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艰苦岗位的职业道德教育、行为规范:
(2)热爱本职工作,锐意进取,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3)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5)具奋良好的环保和节能意识。
四、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冶金专业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面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整体水平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以促进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进行课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体现出教、学、做—体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例音像、多媒体、实例和图片等技术,从多角度、多层面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技术环境,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通过教师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师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以冶金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由全体专业教师及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研讨确定了,冶金炉实际生产及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热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
论;确定了课程目标,共同开发了基于工作岗位和学习任务的教学项目。
3.课程内容、要求与学时安排
本课程由冶金炉气体流动、冶金炉热量来源、冶金炉热量传递、耐火材料选用四个学习项目组成。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五、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
(1)教材选用建议
选用先进、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或选用由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的工学结合特鲜明的教材,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实训教材配套齐全,能满足教学需要。
(2)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但是,它应该比《标准》的要求更具体,更生动,更便于操作,渗透着编者对《标准》的领会,因此教材的编写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在教科书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等方面为实践活动的实施创造条件。在编写过程中,应该由企业专家深入参与,校企合作编写,并能体现出教材的科学性、适应性、前瞻性、特和创新、渗透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3)推荐教材
《冶金炉热工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王鸿雁主编
2.教学场地
表2教学场地及设施要求
3.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性质,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讲授法
教师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种教学方法。
(2)自学法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通读,自己查阅有关资料:课上精读,独立思考,对文中的关键词、段落大意、阅读感受、有疑虑的问题等做出标注,为参加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3)讨论法
在教师指导,由全班或分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4)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出明确的任务,学生以小纟Π为单位,自己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