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歌颂桂林的诗词
桂林,以其动人心魂的自然山水。引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的遐想和赞叹! 桂林的山水诗词创作,发端于南朝,兴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共有山水诗词近10000首。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黄庭坚、范成大、刘克庄、张孝祥、方信孺等大诗人、大作家,都留下了吟唱桂林山水的不朽之作。 由于地处岭南,远离中原,历代统治者把桂林视为僻荒化外之地。桂林自古处往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交汇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古代文化源于楚文化与百越文化的交融。唐宋以后,中原帝都大邑一些仁人志士屡屡被贬至此,又使桂林文化更多地接纳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较活跃的积极因素。到桂林任职或贬官谪吏,著名的有颜延之、褚遂良、宋之问、张九龄、李渤、吴武陵、范成大等人;有一些则是流放途中经过桂林,如柳宗元、李德裕、李涉、刘蕡等。这些从中原来的文人学土创作的山水诗词,为桂林山水增,使桂林山水成为“人化的自然”。 寄杨五桂州谭 杜甫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 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 江边送孙楚。远附白头吟。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想象中桂林的美好。 桂林即事 晚唐.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近何祷、箫鼓不曾休。 诗中不仅写出了桂林美好的自然环境,而且反映出当时的桂林已是一个很繁华的南国重镇。这是李商隐这位“忧伤诗人”被贬官途经桂林所作,诗中一扫诗人作品中常有的伤感,心灵是怡然的。 巡按自漓水南行 张九龄 理棹虽云远,饮水宁有惜。 况乃佳山川,怡然傲潭石。 奇峰岌前转,茂树隈中积。 猿鸟声自呼,风泉气相激。 诗人用白描手法记叙山水的奇秀、物候的特异,平淡中见清丽,耐人寻味。 宋之问被流放钦州路过桂林时遍游山水,著有不少诗篇。 下桂江龙目滩 宋之问 亭午出滩险,轻舟容易前。 峰攒入云树,崖喷落江泉。 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 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 挥袂日凡几,我行迁已迁。 暝投苍梧郡,愁枕白云眠。 诗人绘声绘地写出桂江龙目滩的特异景,最后几句融入被流放后的伤感之情,令人慨叹。 独秀峰 唐代诗人张固 孤峰不与众山俦, 直入青云势未休。 会得乾坤融结意。 擎天一柱在南州。 诗人在传神地描写独秀峰自然特征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独立不羁、孤高脱俗的人格。 唐代诗人李渤在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描写山水的诗句以御史中丞出任桂林刺史,他对开发桂林风景作出了很大贡献。隐山和南溪山风景是他任内开发的,他还率领民工修缮疏通灵渠,兴安秦堤四贤词内有他一席地位。后来他调离桂林,写了《留别南溪》和《留别隐山》两首诗。 留别南溪 李渤 常叹春泉去不回, 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 手种岩花次第开。 留别隐山 如云不厌苍梧远, 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 年年相望两依依。 两首诗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桂林的无限眷恋。 唐代著名诗人中有30多人写过桂林,其中桂林籍的曹邺、曹唐都中过进士,《全唐诗》中各收入他们的诗作百余首。曹邺对他的出生地阳朔的西郎山、东郎山、广福岩、东洲都有非常精彩的描写。他的诗流传最广的一首是《官仓鼠》。移居桂林后,他写了《寄阳朔友人》: 桂林须产千株桂, 未解当天影日开。 我到月中收得种, 为君移向故园栽。 至宋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来桂林的人多了,写桂林的诗也多了,诗中对桂林山水的评价也更高了。 黄庭坚写道: 桂岭环城如雁荡, 平地苍玉忽嵯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 奈此百嶂千峰何! 李纲则更进一步称赞:“雁荡武夷何足道,千岩原是小玲珑”。王正功高度概括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宋代诗人刘克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张孝祥“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范成大“旧说桂林无瘴气,今知漓水辟刀兵”,方信孺“雨脚初收鱼尾霞,满溪流水半溪花”等都是宋代诗人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 宋代写桂林山水较有特的诗有宋蓟北处士《水月洞和韵》:“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仅20个宁就非常生动地写出了月夜里象山水月洞的奇幻景象,仿佛深藏禅机的佛家偈语。 南宋赵夔《桂林二十四岩洞歌》是宋代诗歌中篇幅较长的一首。此诗于1154年刻于南溪山穿云岩。岩洞幽奇是桂林山水的一大特点,作者在“遍游诸景”后,抓住伏波岩、读书岩、叠彩岩等12个岩和栖霞洞、白龙洞、水月洞等12个洞的特征,分别予以描述和品评,是专咏桂林岩洞奇观的力作。 宋代诗人张孝祥曾收集前人诗句,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桂林集句》: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江南驿使未到,梅蕊破春心。 繁会九衢三市,缥缈层楼杰观,雪片一冬深。 自是清凉国,莫遣瘴烟侵。 江山好,青罗带,碧玉簪。 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 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 箫鼓夜沉沉、莫问骖鸾事,有酒且频斟。 这首词写出了桂林宜人的气候、美丽的山水、繁荣的街市、丰富的物产等各个方面,对桂林作了全面的礼赞。 元代诗人吕思诚有一首诗《桂岭晴岚》: 桂岭崇崇插绛霄,晴岚浮动翠云飘。 峰峦碧润轻翻縠,岩壑精荧深染绡。 晚霭忽开高突兀,余辉斜抹蔚岹峣。 缓行鸟径衣裳湿,莫说梅花万里遥。 桂林的山峰被作者写得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明清写桂林的诗可谓洋洋大观,其笔力之健堪追唐宋,尤其是对风土人情的描写最具特。如明代解缙《桂林大圩》一诗: 大圩江上芦田寺, 百尺深潭万竹围。 柳店积薪晨爨后, 僮人荷叶裹盐归。 清代著名诗人、学者袁枚所作的七绝《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堪称描写漓江景致的代表作: 江到兴安水最清, 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 船在青山顶上行。 全诗清新流畅,质朴无华、无雕琢之痕,将青山绿水的漓江风光和水中倒影生动地描绘出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清代张宝《叠彩山口占一绝》是描写桂林秋景的佳作: 奇石嵯峨古渡头; 訾洲红叶桂林秋, 洞中穿过高楼望, 人在荆关画里游。 近代著名政治家康有为两次莅桂,对桂林山水称赞不已,写了30多首山水诗作。其中有一首甚至写道“行将筑室老于是,天许桂海为衡虞”,表达了他热爱桂林。想终老于此的想法。 现代史上,诗人柳亚子、鸥外鸥等都到过桂林,并创作了大量诗篇。建国后,朱德、徐特立、董必武、叶剑英、郭沫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也为桂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陈毅的“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诗句更是众口相传。著名诗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以深刻动人的笔触,描绘了“神姿仙态桂林的山”、“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很得桂林山水神韵,享誉海内外。 桂林山水歌 贺敬之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