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治理相关问题研究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往往在财务内部治理上存在着诸如制度,意识以及筹资等方面上的诸多问题。而对于我国高校来讲,财务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发展前景的优劣。因而采用相应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来开展的,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分析研究问题原因,进而得出合理的优化方案,以完成论文。
标签:财务制度;财务管理;高校;风险
0 引言
对于我国今后的发展状况来看,其重要的战备资源之一就是大量具有相当高水平专业素质的人才。因而,提升以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专业素质人才为目标的我国高校的整体水平就显得日趋重要。目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改革阶段,改革工作如火如荼。而作为高校发展的保障的财务资金自然凸显了其在改革之中的作用。但是,我国高校在财务治理中存在着,许多可以解决当尚未解决的问题。因而,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优化我国高校财务治理结构,增强我国高校财务治理的创新研究,对加强我国高校整体水平,加快完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说,进行高校财务治理问题研究在当前背景下很有必要的。
1 高校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在高校财务治理中存在制度设置上的问题
其一,审批制度问题。
我国大学大多采用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学校将财务审批权分配给校内各单位负责人,而各单位负责人在施行被授予的审批权的过程中往往仅流于形式,对经济业务的本身关注度不够。因而一些合法性与合理性不足的经济业务也得到了审批,造成了经济责任履行的混乱。
其二,内部监督方面。
高校财务部门的监督部门,如纪委,监察办及审计处等,由于都是校内的行政部门,因而开展校内工作往往缺乏独立性。此外由于在编人员不足等原因,导致专业工作人员缺乏地更为严重。况且这些部门的工作不仅仅于此,还包括学校招投标会议、验收等众多日常工作。因而对于财务监督工作,很难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1.2 在高校财务治理中存在法律意识上的问题
其一,非财务工作人员方面。
高校的日常工作中(尤其工科高校)往往重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而不在意财务管理工作。具体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对经济结果的核算与管理不够重视,甚至包括许多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保障的日常财务工作;高校的非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几近漠视,视财务管理制度为其谋求利益的障碍。具体表现为完全不去主动了解现有的会计及财税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对已经了解的会计制度和财税法规刻意地不去理解乃至不接受。这大大地破坏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环境与工作质量。
其二,财务工作人员方面。
在高校财务工作中,有许多财务工作任务具有截至日期。但许多国内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存在听从领导意见,接受已经逾期的材料进行财务工作,不能不说,这是不仅开了许多不好的财务管理先河,也极大地违反了财务工作制度,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3 在高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筹集资金上的问题
其一,资金渠道方面。
高校办学经费的资金筹集渠道主要有四个,即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捐资以及银行贷款等。但由于我国近年来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国家财政拨款总额虽然在增加,单生均拨款额却在下滑,尤其是对于没有资金倾斜政策的非985工程或非211工程高校来说,其所得到的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远远跟不上发展高等教育的支出,在难以开通其他资金渠道的情况下,高校资金供求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985和211哪个级别高其二,财务风险方面。
由于高校的资金筹集的渠道匮乏,而且在主要渠道中,财政拨款与学费收入基本上属于定量,而社会捐赠为不可控制量,因而可视为可控变量的,因而为解决高校扩招后其生均资金不足的问题,大多数规划中的高校都都以向银行贷款为主要筹集资金的举措,致使融资负债飞速上涨,贷款数额不断创下新高。个别高校资产负债率达到几近八成的水平,甚至出现资不抵债以及学杂费收入不够利息支出的状况,基本是哪个依靠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方式维持高校正常运营的资金链,使得高校逐步丧失创幻债务的能力,并导致未来财务结构逐步恶化。此外有可能将风险转嫁给银行、政府、教育受益者等利益相关者身上,引发的信用危机和财务风险可能转化为财务危机,并由此波及财务战略与安全。
2 高校财务治理优化对策
2.1 确保经济责任落实,保障监督真实有效
完善优化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制,高等学校应根据行政管理级别分别建立起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院)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党政财务负责人和财务报账人员等若干个层次的各级经济责任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直联系到每一个基层经济单位。因此,经济责任制的内容就可以贯穿于高校财务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进一步规范校内财务工作,完善财务治理制度,进而保障了学校合法经济权益,促进了教学、科研事业发展。
同时,要高扩大诸如纪委,监察办及审计处等财务部门的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加强审计机构建设,扩充审计监督机构人员编制并多招收具有相当专业素质水平的专业工作人员,以确保审计监督工作能够在学校招投标会议、验收等众多日常工作进行的时候保持力度,做到在财务监督工作中起到真正的监督约束作用。除了扩大独立性,还要增强公开性,透明,公开各项财务信息,让财务工作在阳光进行。
此外,还要构造财务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首先来讲财务绩效考核机制,具体来说,就是把
工作目标任务、能力业绩及服务质量作为评价内容,将评价的结果和个人责任、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在高校中,可以通过绩效评价来连接科研活动于日常的管理活动,最终以此为手段实现财务管理。可以据此把效益与投入放在同样的高度,改变我国高校仅仅专注于投入的局面,让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公正以及可观 。而在高校内部建立财务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校内教职员工的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以及科研中的创造性,进而更有利于最大化学校的价值,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高水平专业素质的人才,让高校真正地成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添光加彩。同时可以改善学校内部治理环境提高学校声誉,为高校留住人才,同样倒逼学校改进环境和营造学术氛围,促使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趋于相对平衡。
2.2 优化财务管理环境,加强法律意识建设
其一,大学党政领导层应将高校依法理财工作列为高校党政工作的重点之一。具体可以通过如在宣传上加强对财务人员及各级其他教职工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在教育上应制定邀请相关专家讲座并财务人员定期参加财经相关法律法规的讲座课程的校规,总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手段提升全校教职工对于依法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
其二,财务机关及学校监察机关各部门应该联合对提升对校内各机关的财务审批制度监管力度。对经费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负责人和报账人员进行财经法规、财务规章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报销流程、指南等培训,并及时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来调节和增加培训课程批次,务必让相关人员熟知熟用财务制度与财经法律法规并遵守,并时刻洞悉会计制度方面的变化,已达到完成财务工作法治化与规范化的目标。
2.3 增進外部监督效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其一,应建立以银行为主的贷款外部监控体系。
我国的贷款机构主要为银行,银行对于向高校借款的资金安全性应该开展如同对其他法人企业的审查一般严格,严控高校对于向银行所贷款项的使用,杜绝铺张浪费,挪用他途以及盲目扩建等现象的出现,做好在外部方面风险监管人,保证高校能避免因负债过多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其二,应建立以高校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
高校内部工作人员由于他们跟尾熟悉学校的具体情况,因而相较于国家职能部门有这样的优
点,即能够更好地规划学校的发展与制定学校的计划等,也便于学校本身能够更好地执行与监控。弥补了高校与政府的依存关系造成给高校不独立性,减小了高校依托政府信用无限制贷款的财务风险。
其三,应建立以多种渠道为主体的高校筹资体系。
因此,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渠道筹资机制,高校应该通过跟丰富的手段来吸收财政拨款与银行贷款之外的资本,以便于在源头上增加高等教育资金,构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与社会基金多方结合的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确保高校在无需大量贷款的前提下,能够保证资金运转正常,且不会造成严重的财务风险。